中国盆栽史-梁悦美

 

中国盆栽史...

每个人
都有一盆命定的盆景
再平凡的个体
内心深处都藏有一个
诗意生活的梦想
诗意生活
从盆景开始




中国盆栽史

中国的盆栽历史起源于古代的园林艺术,早在黄帝时建造的「元圃」就已列入记载,可见当时已具备园林之美。夏、商、周三代(公元前2205~公元前255年)更相当进步,成为君王游猎之地,如夏桀之「瑶台」,商纣之「鹿台」及周文王的「灵台」、「灵沼」。

周文王的「灵台」:根据诗经的记载,方七十里,曾导引湖水,兴建雄伟的「灵沼」,让鱼类、水禽恣意悠游水中;并大量种植奇花珍木,建囿造园,养百兽于其间。「灵台」上,白日可眺望远景,美丽山河一览无遗;夜间更可与星辰明月为伍,享良宵美景。

十八学士图 北宋
秦始皇造「阿房宫」:此为自古以来人人所熟知的史事。秦始皇为了炫示财富与权势,曾兴建了许多广大、华丽的宫殿与离宫三百余处。在宫、苑中广设庭园,种植名贵珍种树木,享尽园林山水之乐。汉旧仪也载:「茂陵富户袁广汉于北祁山下筑园,东西四里,南北五里,激流注其中,构石为山,高十余丈,连绵数里。」由此可知,假山的建造,远在汉朝(公元前206~公元221年)已有。

西汉武帝扩建「上林苑」:是当时典型的皇家宫苑。西汉武帝在位期间曾大败匈奴,镇压西域诸国,国威昌隆,建都长安,宫殿承袭秦的样式。其宫苑之一的「上林苑」跨渭水南北,广三百余里,兴建了离宫及苑七十所,采用苑中有苑,苑中有宫,宫中有观的方法;挖大湖六处,并分别由各地进贡了三千余株奇花珍木,种植其间以竞相斗艳。这些宫、苑、囿模仿自然,开池筑山,并使山、林、水相结合,规模相当宏大。

东汉迁都至洛阳,洛阳的地理环境很不好,因此造苑时需要筑山、辟流、建造洲、屿,种植奇木异草,饲养珍兽奇鸟,以人工的园艺代替自然美景。所以班固的「西都赋」有「灵莫冬荣,神木丛生」的词句。张衡的「西京赋」中也有「嘉木植庭,芳草如积」的描写。

公元1978年,河北省望族古坟发现五代后汉时期与盆栽有关的壁画中,上面已绘有种植红花的花卉盆栽,并有花盆六个放置于五角桌上;红花、花盆与桌子(树、盆、几)三者配合得宜,极为美观。

东坡试砚图  清代  吴友如绘
花盆出现

六朝文化时期,已经有高热度的彩陶的产制,也能烧制出极优美的黑陶花盆。

西晋因各地诸侯不和,战争频繁,国力衰退;异族入侵,首都洛阳沦陷而迁都南京,是为东晋。

东晋建都南京,拥有广大丰富的疆土。文人士大夫崇尚清淡,高逸遁世,居城市而又渴慕自然的山林野趣。所以不仅在城市中大造园林,闹中寻幽,并在宅旁辟地建园,创作盆景。同时也出现了中国早期的「寺院丛林」,真正享尽了田园牧歌的生活。

盆栽名词在中国文献出现

东晋有名的「归去来辞」作者陶渊明(公元365~427年)辞官归隐故乡栗里后,所作赞美野菊文章中,已起用「盆栽」二字,这也是世界上「盆栽」一词 出现最早的记载。陶渊明正是华南盆栽的创始人。由历代的记载中,可知东晋以前(公元317~420年)中国盆栽显然已受皇族雅士的赏玩。同时由以上历史记 载来推断,可知中国盆栽的形成已然较日本早上千年。

汉宫春晓图  明代  仇英绘
中国现存最古的盆钵

唐代(公元618~907年),盆栽以艺术的面貌朝向另一个新时代发展;将树木和山石组合,浓缩到盆钵中,升华为一种「山水盆景」,种「盆玩」,即现在的「栽景」。杜甫诗云:「一匮功盈尺,三峰意出群。望中疑在野,幽处欲生云。慈竹春阴覆,香炉时势分。惟南将献寿,佳气日氛氲。」当时的盆栽不仅在民间流行,在宫庭中也被视为珍品来观赏,同时盆栽用的陶瓷也非常兴盛,例如霍州窑、寺州窑、岳州窑等及其它许多烧制场,遍及全国:尤其北方荆州窑所烧制的「白瓷」与南方越州窑的「青瓷」,更是举世无双的名器,也是世界现存最早的花盆,现在北京博物馆尚存有这时期的古盆(依据日人松村谦三氏叙述)。

清手绘白瓷古盆
中国最早的盆栽壁画

公元一九七一年,在陕西干发掘的一座朝陵──唐高宗、武则天皇后之子章怀太子李贤墓道壁上,发现到绘有二位侍女捧盆景的壁画,其中一人所捧的圆形花器中,有假山和长着红果绿叶的树木。从宫人所捧持的形态,可知当时宫廷是非常重视盆景艺术的。章怀太子墓建于神龙二年(公元七○六年),壁画是当时宫廷生活的真实写照,足证中国在一千二百年前就有了盆景。此外,唐代阎立本画的「职贡图」中,有以山石进贡的画。画中玲珑剔透的山石置于一浅盆中,与目前的「山水盆景」相似。

职贡图  唐代  阎立本绘
唐章怀太子墓道壁画
中唐诗人白居易(白乐天),以美好诗句描绘「山水盆景」,诗云:「烟翠三秋色,波涛万古痕。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风气通岩穴,苔纹护洞门。三峰俱体小,应是华山孙。」又有一首诗,对盆景的「十德」赞赏万分,诗云:「养性延容颜,助眼除睡眠,澄心无秽恶,草木知春秋,不远有眺望,不行入洞窟,不寻见海埔,迎夏有纳凉,延年无朽损,升之无恶业。」(见白居易全集)

唐章怀太子墓道壁画
中国最早的盆栽书

中国杰出的盆景专业始祖郭橐驼,着有「种树书」三卷,详细记载盆栽培养、造型及繁殖的技术。当时有名的文士柳宗元所撰写的「种树郭橐驼传」中,极力地赞颂他的高超技艺。由「种树书」这本书的创作推断,更可知中国盆栽书比日本盆栽书早了千年。日本于江户中期(公元一六○○~一八○○年)的文献,亦将盆栽师称为「橐驼师」,并附日文注音。

盛唐时,日本遣派许多使节入朝学习中国文化、艺术,以便归国倡导,形成日本历史上所谓「白凤」、「天平」文化时期。根据这时期唐花牡丹及梅树移植日本的记载,可以左证推论日本使节把当时盛唐文人雅士观赏中国造树和盆玩风习,逐渐传到日本而使其发扬光大。据日本有关资料考证,日本关于盆景最早的证据是一幅七百~八百年前卷轴画「春日权现验记绘」,画中有盆景的出现。

选自《马骀画宝》
中国最早的盆栽图画

宋代(公元九六○~一二八○年),盆景艺术更趋完美。宋盆景分为「树木盆景」与「山水盆景」,在「洞天清录」一书中备叙详尽。当时盆景与雅石构图、设计都相当考究,作品满溢着诗情画意。其中以北宋所画「十八学士图」最负盛名,四轴画中的二幅有三盆盆景,有一盆盆松,叶偃枝盘,枝如屈铁,悬根出土,老干生鳞,俨然百年之物,种植于方形浅盆中。这是首次盆栽在画中出现,比起日本盆栽画的出现,也早了数百年。

宋朝著名文人苏东坡、陆游都喜爱山水盆景,并写下了很多赞美山水盆景的诗句。苏东坡有二首诗中写道:「试观烟雨三峰外,都在灵仙一掌间」、「五岭莫愁千嶂外,九华今在一壶中」;再如陆游的「菖蒲诗」云:「雁山菖蒲昆山石,陈叟持来慰幽寂;寸根蹙密九节瘦,一拳突兀千金。清泉碧罐相发挥,高僧野人动颜色;盆山苍然日在眼,此物一来俱扫迹。根盘叶茂看愈好,向来恨不相从早;所嗟我亦饱风霜,养气无功日衰槁。」对盆艺描述甚为感人。北宋末年「云林石谱」一书,详载各地的石产、特质、采掘法,以及盆栽配置、植树的方法,是早期有关盆景艺术的重要著作。

宜兴窑小品盆钵
宋朝花盆,以「青瓷」、「白瓷」单色美为主,是其特色。其中以河南的汝窑、钧窑以及江西景德镇的施釉花盆最为著名,现尚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日本则于公元一八○二年烧成。

元代(公元一二八○~一三六八年),有一位高僧韫上人,他曾云游四方,出入名山大川,累积了很多创作素材后,制作了「些子景」。「些子」之意是「小景」,也就是将石木花草和小桥流水、茅屋等共同栽植盆中,虽盆只盈尺,却气吞渤澥,小中见大,有如一幅气象万千的山水画。元代盆景逐渐往小型作品发展,大、中、小型盆栽均集于一堂;盆景以「松、竹、梅」为主,认为此「岁寒三友」是盆景中的高品。在刘銮的「玉石瓠」一书中,有详细的记载。

总之,唐、宋时代,玩赏盆景与雅石,上自皇室贵族,下至庶民,风气鼎盛。盆钵样式与种类也美丽繁多。

传统式庭院之盆栽摆饰
明、清时代(公元一三六八~一九一一年),盆景相当盛行。当时有很多的盆景著作,如明代屠降所著「考盘余录」一书中有篇「盆玩笺」;明末画家文震亨「长物志」的「盆玩篇」中,一、二卷有关庭园设计、造景,相当考究;王象晋「群芳谱」的「盆景」;清代陈淏子在「花镜」中的「种盆取景法」。清康熙年间,由诸升、王质、王概编绘的「芥子园画传」,于乾隆十三年(公元一七四八年)在日本译印出版,风靡日本,被绘画界奉为经典读物。由于这本书中的画法及其理论,引动了日本文人中的盆栽家,因而创作「文人盆栽」,充分结合了中国文化及日本刻苦耐劳和安和、脱俗的民族特性。

  富贵平安图  清代  吴友如绘
编辑:博雅盆景/boyabonsai

以柔为美 盆景之女人篇

2017中国(开封)“铁塔杯”盆景艺术展暨迎春花展

又是一年换盆季,你的盆景换盆了吗?

这个盆景园中有中国最大的盆景 已申办世界吉尼斯纪录

近100盆精品水旱盆景欣赏(值得收藏!)



每个人,都有一盆命定的盆景

诗意生活

从长按二维码开始吧

微信公众平台:博雅盆景/boyabonsai
盆景,造型,商务合作,请勾搭小雅:boyapenjing


    关注 博雅盆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