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大》 在美国这样学建筑

 

2012年秋季我从北大附中毕业,随后来到美国诺特丹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开始为期五年的建筑学习。这所学校与美国其他高等学府一样,它民主开放、兼容并蓄,来自世界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学生汇聚在此。...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科苑学子”


2012年秋季我从北大附中毕业,随后来到美国诺特丹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开始为期五年的建筑学习。这所学校与美国其他高等学府一样,它民主开放、兼容并蓄,来自世界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学生汇聚在此,不同的文化碰撞出异彩纷呈的思想火花,包容与博爱是它的底色。

(午后的圣母大学)
经典的教学模式




诺特丹大学建筑学院的西方古典建筑教学体系堪称全美最高水平。其中最令我感动的一点就是学校对于古典艺术的尊重及应用。在强调自我意识的主流文化下,在新奇造型的现代建筑界,诺特丹大学建筑学院的教学理念无疑是反其道而行之。在这里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建筑艺术不仅仅被当作一种静止的艺术或是历史来看待,更是一种应不断延续、反复创新的美学法则。学生学习的不仅仅是所谓的建筑“元素”或是“形式”,而是一种具有特殊语法、不断演进的“语言”和“方法”。在西方古典建筑当中,基本几何形的组合和建筑元素的象征性给设计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诺特丹大学的建筑教育重在将千年的西方文化、宗教信仰和艺术积淀融进设计规则和设计哲学,同时吸取古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建筑和城市规划作品精髓,再结合当代环境、人文特点,形成既实用、美丽又符合持续发展这一要求的建筑艺术作品。在这里,古罗马建筑大师维特鲁威提出的建筑三要素(Utilitas, firmitas,venustas即实用、坚固、美观)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整个大三学年我都在意大利罗马实习。罗马斗兽场附近一栋现代化建筑就是诺特丹大学建筑学院师生们的根据地,我们走遍了罗马市中心的各条街道,参观大大小小的教堂和古迹,切身体会古罗马、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还跟随老师前往意大利的其他地方进行参观,包括博洛尼亚、托斯卡纳及西西里岛等。从第一个位于意大利境内的古希腊殖民地到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参与设计的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老师带领我们在真正的建筑面前听取建造历史,拍摄照片,并作手绘记录。从一口搭在墙壁上的小喷泉到宏伟的庄园,每一处建筑对我们来说都象征着一个区域的历史和文化,他们很好地展现了建筑物对于建造地形的理解和建筑材质的应用。身临其境地实地考察也教会了我们怎样通过建筑解读历史,并把它们转化成对于当今建筑设计有参考意义的结构特点和美学价值。

除了生动的实践教学之外,建筑学院的学生们也有大量的学术讨论和实践机会,包括个人研究项目、国际交流项目,以及著名建筑设计事务所的实习机会。还有许多学生自发组织的社团,比如“古典建筑学生会”,“女性建筑师联盟”以及“少数民族建筑师协会”,等等。学院内还设有专门的建筑图书馆,几百年前的建筑图纸和稀有读本珍藏于此,静谧的午后置身其中,感受到的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的开明与包容。


(圣母大学主楼)
平等的师生交流


在这几年的学习生活中,最宝贵的就是与老师们的交流。他们不仅教授了建筑设计和哲学的知识,更是以身作则教会我如何与人交流,培养了高尚的人格和职业道德。虽然建筑系里的老师们大多来自不同的国家,以性格各异著称——有的温和谦逊,有的不拘小节,有的侃侃而谈,有的心直口快。但每一位教授都是真诚的,师生双方的交流是平等的。学习建筑学最大的乐趣之一,便是与教授们在一对一的交流中感悟到他们的设计哲学和精神风貌。在设计课上,教授们严肃地听取你的设计方案,并提出修改意见。在课间,他们也会在幻灯片上放一个幽默动画,引来学生们一阵欢笑。

设计中没有正确的答案,只有更好的答案。因此教授们很注重个性发展,鼓励从我们自身兴趣爱好来拓展知识。比如在设计课上,教授们最常提问的是“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还有什么其他的设计方法”。他们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勇敢探索研究,教会我们思考的方法而非提供单一的正确答案。很多情况下都是学生说服教授,将起初教授不理解的设计要点表达清楚,以获得支持。学校也经常请外校及外系老师来听取学生的设计汇报,要求学生穿正装汇报,模拟实战训练,这不但锻炼了学生在职业氛围中如何听取客户的意见,也教会学生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让对方认可自己的设计。教过我的六位设计课老师,不仅有出色的学术知识,更真诚待人,善于倾听。他们的教学方式以鼓励为主,在工作室里面常常可以听到“很不错”“棒极了”之类的词。但是对于不合要求的作品,批评也来得更加直接。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位教授与学生讨论设计前都会与其握手,就好像是真正的客户与设计师的交流,十分有趣。“这是我的企鹅,今天就画这个。注意它的大肚子的曲线。”B教授把那个圆滚滚的摆件放在作为静物的几本精装书和假花的中间,大一新生们脸上顿时泛起了千奇百怪的表情,作为助教的我仿佛想到了自己刚入学的模样。

课堂之外我也发现了不少教授们的小秘密。比如手绘课的教授家里养了3只猫,环境工程课的老师办公室里有一个用美发油机改装而成的现代雕塑,软件课的老师给已经死去的宠物狗做了一个雕像,B教授有一个好大的、朋友送的卡通企鹅摆件,院长先生很自豪自己儿子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虽然这看似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小事情,却是师生们相互了解、建立信任的基础,更是一种轻松、开放的交流过程。而这种开放的背后,是一种自信、正直、包容的学风和人格。在这样的氛围里,学生们直言不讳,敢于挑战创新,这将为今后的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秋天的圣母大学)
温馨的校园生活


学校历史系的终身教授,在学校约六十余年,现在已经八十多岁了。他非常喜欢与学生交流,并且正在撰写诺特丹大学的校史。3年前他还开设一门研究生等级的美国近代史课程。我和教授每隔两周就会一起喝咖啡聊天,从生芹菜的吃法到学校新建的宿舍楼都可以成为我俩的话题。一次寒假回国前,我俩又在一起聊天,那时他正在批改历史课学生们的论文。“你看,你们每人只需要写20页,但我却要看400页。”他指着堆在电脑桌旁一摞厚厚的打印纸打趣道。对面沙发旁的茶几上摆满了历届学生们的照片,大大小小的相框整整堆满了两个玻璃茶几,在靠近内墙的书架上面也挤满了各式各样的纪念品,其中有非洲的木雕,欧洲的玻璃制品,中国的剪纸等。其余的地方大都放满了书籍,从伊斯兰文化史到全球气候变化无一不有。教授喜欢以不同的视角透视历史,更愿意倾听不同的人对历史的不同解读。这仿佛回到熟悉的历史课堂上,他同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们一同探讨人类进化史,倾听来自不同国度学生们的理解与感悟,小到风俗习惯,大到文明古迹无不镌刻着历史的变迁,更渗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脉络。妙趣横生的历史课堂洋溢着彼此尊重、彼此包容的轻松氛围,更饱含教授对每一位学子深切而平等的关爱。

转载自《国科大》杂志


文     | 张晓韵(作者系诺特丹大学中国留学生)

编辑 | 高仕源

责编 | 高仕源


    关注 科苑学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