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讲工美人日常工作的纪录片 火遍了全国!

 

“最近身在工美圈的我们,被不是工美圈的朋友们刷屏了?朋友们都在我推荐一个部记录片,他们不吝赞美,语言间全是“...



最近身在工美圈的我们,被不是工美圈的朋友们刷屏了?

朋友们都在我推荐一个部记录片,他们不吝赞美,语言间全是“工匠精神、美学、极致”这样的字眼。


 究竟是什么片子呢?

这部纪录片叫《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央视开播以来,迅速走红全国 。
这部片子有多火?看一下数据就知道了。

在百度指数上,三月份开播以来,数值迅速飙升。原先不过,2000以内的关注数值,马上有一个明显关注上升,最高期曾经冲到18000点的程度。并且在百度搜索上,以《我在故宫修文物》关键词进行搜索,瞬间可以找到1080000个结果。


不仅关注度高,口碑也十分得好。有多好?看豆瓣网上的评分,9.4分,这比上一部爆款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还高。
 这部纪录片,讲什么这样火?



其实他讲的,只是一个工美人的日常。

纪录片中,故宫的修复师们,要把因看久残缺的文物进行修缮和还原。没有什么高科技的机器设备,就是靠一点点的手工,慢慢还原。整个纪录片透露出来的正是这种有条不紊、禅意十足的安静,有一种心驰神往、宁静致远的神圣感觉。正是有了他们的辛勤劳动,人们才得以欣赏到瑰丽无比的故宫文物。

1

王津

第一集中的王津老师,他是钟表修复师。16岁进故宫修钟表,一干就是39年。他修复一座乾隆时期的铜镀乡村音乐水法钟,钟顶是一个“农场”,有房子、有农户,有成群家禽、家畜及模拟流水,个个部件均能活动,构造极复杂。
“齿轮的咬合,就是几毫米的事儿,差一点都动不了。”修复中,每个自造零件都得和原配件吻合。为自制一个齿轮,王津需要用小细锉慢慢在齿上“找”,以求精确。“一个零件花几天、一周做,都很正常。”
在八个月之后,这座钟终于动了起来。
长年累月的坚持,只为攻克一个难题,几十年的勤勉和投入,只想做好一件事。坦率地讲,这就是工美人的“工匠精神”。不管这个时代,对这个词有什么解释,有什么新的释义。但我们真切的知道:

工匠精神是每个工艺美术从业者必须具有职业精神。它早就存在,并且一直存在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无论在故宫中,还是在江湖某个小工作台前,每个工美人的日常工作就是思考、创作、求证、重复,成功、再推翻重来。

2

屈峰

片中,毕业于中央美院的木雕佛像的修复老师屈峰,一边不紧不慢忙着手里的工作,一边说出了一番富有哲理的话:

“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所以我跟你说,古代故宫的这些东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过程中,总是要把自己想办法融到里头去。人在这个世上来了,走了一趟,虽然都想在世界上留点啥,觉得这样自己才有价值,很多人都一般认为文物修复工作者是因为把这个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有价值,其实不见得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方面。他在修这个文物的过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对它的体悟,他上面已经把自己也融入到里头。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干什么,要文物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让它传播文化,对吧。”


儒家思想里所讲的“格物致知”,在工美人和修复师的手下达到了统一。怎样创作一件好的作品?对工美人而言,用料最好,工艺最考究,形式最复杂只是面子,将自我融入其中,表达自己的审美,自己的品格、当下心境,对世界的看法,这些才是工艺美术的里子。只有把自我的文化修养提升了,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



我相信,每个工美人,看到这部纪录片都会有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因为,它所表现的,就是我们日常的生活。
那些每天缓慢,反复、小心翼翼在工作台前时间,一不小心就过了几十年。总是会想起师傅刚教我们学习手艺的时刻,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单调而乏味的日子。青春期最躁动的时刻都在工作台度过的。后来师父老去,自己成了师父,才意识到自己也在慢慢变老。每天与各种原材料打交道,久而久之,我们会更能看透石头、木材、金银翡翠,相反,我们会越来越对浮躁的社会越来越疏远。只有在自己的工作间,熟悉的桌台前,才会更加舒适和自在。
会越来越投入到创作当中,为了一个题材,一个姿态,一个细节,苦思冥想许久。可能想得而不得,突然间又来顿悟,豁然开朗。渐渐地我们就明白,灵感和天分,在积累和学习之外,也要看缘。

要怎样才能做一个好的手艺人,在这部纪录片里,修复师和工美人给了一个最直接的答案。



一定要安静,安静,再安静


    关注 福清黄檗文化促进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