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之家危机》

《分裂之家危机》 《分裂之家危机》

  • 书名:《分裂之家危机》:对林肯-道格拉斯论辩中诸问题的阐释
  • 分类:政治
  • 作者:雅法(Harry V. Jaffa)
  •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2007-9
  • 售价:39.80元
  • 装订:平装
  • 页码:513

《分裂之家危机》 内容介绍:

《分裂之家演说》是林肯在1858年竞选总统期间与道格拉斯进行论辩时的精彩演讲,所谓分裂之家危机,是指当时美国南部脱离联邦和内战之前的精神危机。该演说与《葛底斯堡演说》构成了林肯政治生涯和政治思想的枢纽。本书作者雅法教授系施特劳斯学派的重要代表人之一。他把柏拉图《王制》中苏格拉底与忒拉绪马霍斯的论辩设定为基本的参照框架,以“政治哲学”的路向来研究“林肯-道格拉斯”论辩,通过解析历史上的事件来研究林肯的政治哲学,进而探究什么是良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德性。 ———————————————————————— 目录 中译本说明(刘小枫) 芝加哥大学版序言 序言 鸣谢 引言 第一部分  导论 第一章    1958:历史判断的危机 第二章    1958:林肯对抗道格拉斯。其他选择 第二部分  道格拉斯的理由 第三章    奴隶制 第四章    昭昭天命 第五章    《密苏里妥协案》废除之一。联邦奴隶制禁令在准州的法律权力和实际无效 第六章    《密苏里妥协案》废除之二。《1850年妥协案》“替代”了《密苏里妥协案》吗? 第七章    《密苏里妥协案》废除之三。道格拉斯在1854年1月4日的意图。 第八章    《密苏里妥协案》废除之四。悲剧。极端压垮中庸。 第三部分  一个年轻辉格党人的政治哲学 第九章    有关政治拯救的教诲 第十章    有关政治节制的教诲 第四部分  林肯的理由 第十一章  奴隶制扩张的法律趋势 第十二章  奴隶制扩张的政治趋势 第十三章  《密苏里妥协案》废除的内在邪恶 第十四章  《独立宣言》的普世义涵 第十五章  现代世界政治自由的形式和实质 第十六章  人民主权:正确和错误 第十七章  平等的义涵:抽象和实践 第十八章  奴隶制扩张的“自然极限” 第十九章  共和党人在1860年选举后放弃了林肯的原则吗? 第二十章  昭昭天命的结局 附录 附录一 林肯-道格拉斯论辩的一些历史背景 附录二 关于斯科特判决的一些说明 索引 ———————————————————————— 中译本说明 雅法的《分裂之家危机》成于1958年,这本书研究的那场政治论争刚好过去百年——说得贴近些,就好比国朝学界有人写了一本研究晚清新政时期发生的一场政治论辩的书。显然,在我们这里,如此研究类型的书属于史学;但在我们这里,倘若谁真的写了一本这样的书,恐怕会遭到史学界的否定——这哪是史学做法! 我们的“史学”如今是按西方十九世纪开始形成的“历史学”来衡量和型塑的,早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我们的“新史学”已经很现代化——社会科学化;新时期以来,“史学”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也不慢,很快与人类学接上了轨。 …… 雅法教授当时就置身于这种现代“自由民主”决定论的史学氛围之中,为了与这种史学划清界限,他宣称自己是从“政治哲学”来研究“林肯-道格拉斯”的那场百年前的论辩——按雅法的博导对“政治哲学”的界定,如此研究路向显得就是要回到西方古典文史的路数,从而要通过解析历史上的事件来探究什么是良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德性。美国的历史很短,在研究“林肯-道格拉斯”论辩时,雅法把柏拉图《王制》中苏格拉底与忒拉绪马霍斯的论辩设定为基本的参照框架,无异于在走文史辅经的老路。 为了与现代的历史学相区别,古典的“史学”不妨称为“文史”学—— 孟子所谓“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其义则丘窃取之”。无“文”则无“史”,古来如此,不然何以有“辞多则史”、“文胜质则史”的说法?既然“捷敏辨给,繁於文采,则见以为史”,那么说到底,所谓“史”实际上原初就是一种书写方式。然而,夫子一出,为史之“文”发生了质变,成为一种高韬的、不同於纪事的“笔法”,即蕴涵“义”的“文”。我国的古典“史”(学)就奠基于这显“义”之“文”——“义者,宜也,舜之所察,周公之所思”。雅法把苏格拉底之所察、柏拉图之所思用于“文”林肯-道格拉斯论辩之史,就好像是在学咱们的夫子把“义”用于“文”史,从而致力于“先正王而系万事”。“义”恐怕不能被等于西文所谓的natural right,因为“利者,义之和,变而通之以尽利”,需要“察於人伦”;但“义”又不可能与所谓natural right完全没关系,毋宁说,“义”把natural right与春秋“万事”连接起来,倒相当於political right。 取“义”的“文史”自古相当“难言”——“难言”之处并非首先因为要对君王说清楚什么是“义”很难(当然很难),而是因为,良好的政治生活秩序实际上很难,这个“难”中西方有史以来概莫能外。既然现代-后现代史学自以为解决了这个“难”或者因为太难而放弃了这个“难”,雅法也就不便再与历史学专业的史学大师们无谓纠缠,他干脆说,我搞的不是“史学”——尽管如此,美国史学家协会的好些成员还是看不惯,雅法毕竟是在解析一个美国的历史事件呵。 尽管遭到一些史学家们的白眼,雅法的这本“文史”大著仍然成了美国大学中美国史的重要教材之一。文史和文学经典当是大学通识基础教育最基本的读本,亚里士多德、笛卡儿、康德、黑格尔及其后裔的哲学书一类反倒不是。在如今的大学,更多教学生读文史和文学经典还是教学生们读康德、海德格尔,涉及到教养教育的成败——然而,即便我们已经清楚认识到,大学教育应该把青年学生们普遍引向文史和文学的甘泉,而非音像“思辩的荒漠”,问题还在于,我们有这样的教材吗?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雅法这部解析美国政制史上的一场重大论辩的书会纳入我们的“经典与解释”系列(关于雅法与古典解经学的关系,参见森特那<哲人与城邦:雅法与施特劳斯学派>,见《经典与解释9:美德可教吗?》,北京:华夏版2005,页25-26)。 晚清以来,我国经历的重大政治论争还没列数清楚过——毛泽东与梁漱溟在延安论争了三天三夜,争的就是:谁更清楚何谓现代中国的好政治生活秩序——文献材料都摆在那里,却看不到我们的“文史”……古希腊经典文史家的笔法所及,无不是他们自己的“现当代史”;雅法的这部文史大著无疑承接了西方古典文史的这种“当代史”的政治关怀传统,而我们的当代史学却在与连篇累牍的清宫电视剧共跳探戈。在需要重视新传统的今天,雅法的“文史”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视界呢?如果把本书与其姐妹篇——雅法写的林肯传《自由的新生》(华东师大版2007)连起来读,可能会更为明朗。 译者韩锐在大学讲授美国史多年,今在香港大学攻读政治学博士学位;校订者赵雪纲博士(法学)今在中山大学做政治哲学博士后研究——本书既涉及“史”、又牵动“义”,十分难译,谨此感谢译、校者为此付出的辛劳。 书中林肯引文的中译,多半采用了朱曾汶老先生信达雅兼具的译本(《林肯选集》,商务,1983年版;《林肯集》,北京三联,下卷,1993年版),偶有脱漏或不合者,据雅法提供的文本迻译,特此说明。原书用斜体强调的,用楷体字标出;原书用大写强调的,用黑体字标出。 刘小枫2007年5月於中山大学哲学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实践篇)

《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实践篇)》

谢亦森.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2

“做官是一门技术活,公文写作更是一门技术活。本书就是这门技术活的集大成之作。此书不是低层次简单的学习公文格式的条条框框,而...”

国际关系分析

《国际关系分析》

阎学通,杨原.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25

“这是一本内容广泛且简明实用的国际关系分析教科书,主要介绍了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以大量实例向读者演示了如何运用这些...”

The Great Rebalancing

《The Great Rebalancing》

Michael Petti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3-1-22

“China's economic growth is sputtering, the Euro is under thr...”

经济人的末日

《经济人的末日》

[美] 彼得·德鲁克.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8

“《经济人的末日》是彼得•德鲁克的第一本书,也是他的成名作。 1933年,在希特勒上台前的几个星期,德鲁克开始动笔。193...”

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

《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

甘怀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5

“本书共分三篇,分别为上篇「礼观念的演变与儒教国家的成立」、中篇「政治制序与经典诠释」及下篇「礼制与『东亚世界』的政治制序...”

打铁还需自身硬

《打铁还需自身硬》

金灿荣 米兰.现代出版社.2013-6

“本书是著名美国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数十年来国际关系研究的总结之作。作者以30年对美国、中美...”

中国的军阀政治

《中国的军阀政治》

齐锡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

“本书是众多海外中国研究独树一帜的政治史力作。其原创性贡献在于,并未囿于传统的史学描述范式——把“军阀政治”视为由拥兵自重...”

三封寫給獨裁者的信

《三封寫給獨裁者的信》

費南度.阿拉巴爾(Fernando Arrabal).允晨文化.2013-9

“內容簡介文學大師 米蘭‧昆德拉 貝克特 專文推介 二十世紀歐洲超現實主義運動碩果僅存的大師 歐美文化界最後一位橫跨文學、...”

政治学说史(下卷)

《政治学说史(下卷)》

(美)萨拜因(Sabine,G.H.),(美)索尔森(Thorson,T.L.) 修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

“在《政治学说史》一书中,萨拜因不仅对政治学说从理论上做了探讨,而且从历史的角度对古希腊以来政治学说的形成、演变和发展做了...”

阿奎那政治著作选

《阿奎那政治著作选》

[意] 托马斯·阿奎纳.商务印书馆.1963-4

“《阿奎那政治著作选》主要内容::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as,1227—1274)是西欧中世纪一个重要的...”

致命系列

《致命系列》

杨恒均..

“大学毕业后分配在上海国家安全局,广东省政府和酒泉导弹发射基地的老同学接二连三地因泄密和间谍罪被国家安全机关收审,杨文峰自...”

理解国际冲突

《理解国际冲突》

小约瑟夫·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0

“序/1 前言/1 第一章世界政治中存在着永久的冲突逻辑吗? /1 什么是世界政治? /3 伯罗奔尼撒战争/15 道义问题...”

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

[美] 詹姆斯·克里斯.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2

“本书研究了社会控制领域的诸多理论;探讨了个人、司法组织和医疗系统在规范人类行为方面的方法和细节;用大量丰富的事例来阐明社...”

哲学的政治

《哲学的政治》

戴维斯.华夏出版社.2012-1

“本书是对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的讨论和分析,进而阐明“政 治与哲学”的关系比人们通常所见更为密切,甚至密不可分。”

访与思

《访与思》

邱震海.东方出版社.2013-7

“中国发展之快有目共睹,但心灵的虚无和迷茫却让人吃惊。当财富日益丰厚,中国人幸福感的提升却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在这片土...”

掠夺之手

《掠夺之手》

安德烈・施莱弗,罗伯特・维什尼,安德烈・施莱弗,罗伯特・维什尼,赵红军.中信出版社.2004-8-1

“安德烈·施莱弗(Andrei Shleifer),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现为哈佛大学经济系琼斯讲座教授。1982年获哈佛大学...”

大国作手

《大国作手》

萨苏,雪珥.金城出版社.2013-9-1

“清末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改革进入深水区,风起云涌,大鱼皆出。从既得利益集团皇族贵胄,到曾经是天朝中流砥柱却最...”

古代世界的自由与和平

《古代世界的自由与和平》

林国华,王恒 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2

“本书为海国图志系列第三辑,主打专题为意大利古典史学家莫米利亚诺的若干重要研究论文。本书每年推出2-3辑,以华夏出版社的“...”

大国政治的悲剧

《大国政治的悲剧》

(美)米尔斯海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04

“《大国政治的悲剧》于2001年10月在美国出版以后,便在国际关系理论界和新闻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在冷战后理论界一片“历史终...”

从贝鲁特到耶路撒冷

《从贝鲁特到耶路撒冷》

[美]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

““本书是近年来西方描绘阿以冲突和黎巴嫩内战的一部有影响的作品。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是美籍犹太人,通晓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