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

《旅行者》 《旅行者》

  • 书名:《旅行者》
  • 分类:法国
  • 作者:(法) 阿兰·罗伯-格里耶
  •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 出版年:2012-2
  • 售价:73.00元
  • 装订:平装
  • 页码:717

《旅行者》 内容介绍:

罗伯-格里耶晚年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下诺曼底首府Caen的乡下城堡度过的。在那里,他回忆、写作,同时也照顾他心爱的热带植物。离城堡不远有一座修道院,现在是法国当代出版纪念学会,简称IMEC,罗伯-格里耶生前已经将所有手稿, 包括绘画和照片,交给它永久保存。学会的负责人奥利 维耶·科尔佩先生特别珍惜自己的特权,他让罗伯-格里耶感到IMEC好像就是为他而建立的,并为他做了一切,其中就包括选编《旅行者》,它出版于罗伯-格里耶八十寿辰的前一年。 《旅行者》中文版上卷的文章虽然是作者写下的或校订的,但不包括60年代出版的《为了一种新小说》中的任何篇章,部分甚至超出了文学或新小说的范畴。为了弄懂作者的一生,接触这些材料——尽管其中不少内容经常重复——是研究者必要的功课。 无疑,不管在什么场合,罗伯-格里耶总是喜欢谈论自己,并不失时机地批评自己的同伴,这使得喜欢他的人和厌恶他的人一样多。通过编选这个文集,奥利维耶·科尔佩从正面评价了占据我们思想空间的这个“午夜的魔王”:新小说最具旅行者形象的代表,同时也是最重视与人们分享新小说要求以及持久进展状态的人。 《旅行者》中文版下卷中所收集的对话涉及罗伯-格里耶四十年中的每一个时期,虽然并不是作家一生中的全部,但已经够丰富了。读者必须有足够的耐心面对其中内容的重复,因为是媒体的性质和作家的性格决定了某些重复的必要性。无论是宣传自己还是评价别人,罗伯-格里耶始终是作为思想者在发言。所以,重复以及每一次增加的少许新内容,都必然构成现代文学或者新小说的思想宝库。(陈侗)

《旅行者》 目录大纲:

旅行者(阿兰·罗伯-格里耶) / 1
介绍(奥利维耶·科尔佩) / 7

文章与讨论

在保加利亚的四天(1947和1978) / 3
关于娜塔丽·萨罗特
现实主义,心理学和小说的未来(1956和1978) / 29
关于“娜塔丽·萨罗特”小辑的介绍(1983) / 41
让·德·贝格《图像》序言(1956) / 45
关于《去年在马里安巴德》(1961)/ 49
文学与政治(1963) / 63
描绘、再现、运动(1963) / 69
作家,从定义上说,不知该走向何方,他写作是为了试图明白他为什么渴望写作(1964) / 77
关于描绘一个电影场景的简短思考(1967) / 81
秩序两面观(1967) / 93
在《伊甸及其后》之后(1970) / 101
一个不妥协的作家(1972) / 107
关于生成器的选择(1972) / 133
“老鼠的故事”或美德,就是引向罪恶的东西(1973) / 141
娱乐和享乐的权力(1974) / 151
电影与意识形态(1976) / 155
叙述的秩序与无序(1978) / 159
关于罗兰·巴特
为什么我喜欢巴特(1978) / 171
罗兰·巴特之党(1981) / 199
一个多余的罗兰·巴特(1995) / 205
大教堂,世界的记忆(1981) / 215
为了一种新电影(1982) / 223
身在中国,今时今日(1984) / 235
让幻象活下去(1985) / 251
克洛德·西蒙,葡萄种植者与骑士(1985) / 255
太满的世界,空无的意识(1985) / 263
萨特与新小说(1986) / 277
文学的解惑练习(1989) / 293
“我从来只谈自己,不及其他”(1991) / 305
从新小说到新自传(1994) / 321
我的韩国影子(1997) / 335
途中(1998) / 339
语言的混淆(2000) / 349

访谈

《快报》(1959) / 365
《世界报》(1963) / 379
《世界报》(1967) / 387
《文学杂志》(1967) / 395
《快报》(1968) / 433
《新观察家》(1970) / 471
《文学杂志》(1970) / 481
《活的艺术》(1974) / 495
《变焦》(1974) / 509
《世界报》(1978) / 523
《艺术快报》(1978) / 535
《新文学家》(1978) / 547
《解放报》(1981) / 555
《世界报》(1984) / 567
《艺术杂志》(1984) / 575
《文学杂志》(1985) / 591
《阿兰·罗伯-格里耶》,工厂出版社(1985) / 603
《人文科学杂志》(1987) / 621
《艺术新闻报》(1988) / 641
《辨论报》(1988) / 657
《摇滚怪客》(Les Inrockuptibles)(1998) / 671
《读书》(2000) / 687
《图书周刊》(2000) / 697

后记 / 711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做愛

《做愛》

Jean-Philippe Toussaint.寶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0427

“◎ 繼《浴室》、《先生》、《照相機》,圖森展現最動人的書寫。 ◎圖森《亞洲二部曲》首次曝光。 《浴室》驚艷我們的目光, ...”

在我母亲家的三天

《在我母亲家的三天》

[法]弗朗索瓦·威尔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8

“一位作家为了写完一本已经答应过出版社的名叫《在我母亲家的三天》的书,决定去看望他那住在南方的母亲,准备在跟母亲聊天、打开...”

法兰西思想评论·2011

《法兰西思想评论·2011》

高宣扬 主编.人民出版社.2011-8

“《法兰西思想评论(2011年)》以当代法国政治哲学为主题,集中论述及介绍当代法国政治哲学家的最新思想及其研究成果,为国内...”

纪德文集(日记卷)

《纪德文集(日记卷)》

[法] 安德烈·纪德.花城出版社.2002-1

“《纪德文集.日记卷》是法国著名作家纪德的日记作品集,安德烈·纪德是法国家喻户晓的著名作家,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纪...”

被伤害的空气

《被伤害的空气》

[法]彼埃尔·勒韦尔迪.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6

“勒韦迪与阿波里奈等人一样,是二十世纪法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几个源头之一,对后来的法国诗歌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他的诗歌作品包括大...”

皮埃尔或夜的秘密

《皮埃尔或夜的秘密》

米歇尔·图尔尼埃.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

清晨

《清晨》

让-雅克・桑贝.中信出版社.2003-1

“《清晨》所描绘的是梦怀醒的交界,那是意志和欲念、希望与失落共生的时间,那些起意识流动的画面和晦暗的情调剥离出的人,也许离...”

我的舅舅

《我的舅舅》

让-克劳德·卡瑞尔.新蕾出版社.2010-10

“于洛先生高个头,衔烟斗,穿长风衣,打一把大雨伞。走路时身子微前倾,笨拙、东跌西撞。任何场合,只要他出现,事情便被搅得一团...”

巴巴爸爸建新家

《巴巴爸爸建新家》

(法)缇森,(法)泰勒.接力出版社.2010年1月

“有了七个可爱的巴巴宝宝,巴巴爸爸原来的家就太小了。他们搬到了附近的一所旧房子里。没过多久,城市拆迁队来了,好多凶恶的大机...”

个体在艺术中的诞生

《个体在艺术中的诞生》

[法] 茨维坦·托多洛夫,[法] 罗贝尔·勒格罗,[比] 贝尔纳·福克鲁尔.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6

“绘画,可以通过一个身体、一张面孔、一个独一无二的眼神、生动地讲述不属于其他任何人的某个人的一生。然而,个体这个必须加以明...”

穿越岩石景观

《穿越岩石景观》

米歇尔·柯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

“本书是为数不多的、基于经验观察的关于艺术创造方面的评论研究之一,这种研究始于鲁道夫?阿恩海姆1962年的著名评论??《绘...”

法國藍帶的基礎料理課

《法國藍帶的基礎料理課》

法國藍帶廚藝學院.大境.20050401

“法國藍帶廚藝學院的學習範本 取得料理世界的護照 就從這一本開始!◎基礎的最基礎:3種代表性的高湯作法、18種醬汁詳細製作...”

文艺杂谈

《文艺杂谈》

[法] 保罗·瓦莱里.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5

“作为法国现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保罗·瓦莱里不仅以《海滨墓园》等不朽的诗篇赢得了永恒的声誉,他在文艺批评和诗歌理论领域同样...”

画的秘密

《画的秘密》

[法]马克-安托万·马修.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2016-1

“荣获瑞士谢尔漫画节最佳作品奖 欧洲漫画界最具实验性的概念型奇才、两届安古兰国际漫画节奖项得主马克-安托万·马修情感悬疑之...”

茨威格在巴西

《茨威格在巴西》

(法)洛朗· 塞克西克.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10

“荣登法国《快报》图书畅销榜三个月之久 天使湾文学奖获奖作品 被法国著名导演吉拉尔•吉拉斯改编成戏剧在蒙帕纳斯剧院上演 斯...”

影像背后

《影像背后》

[法] 达内.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8-1

“《影像背后》一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的电影创作手记,记录和分享了达内兄弟在构思创作《一诺千金》、《罗塞塔》等知名影...”

潜水衣与蝴蝶

《潜水衣与蝴蝶》

(法)让.多米尼克.博比.作家出版社.1998-01

“这是一部让人心灵震颤的作品,作者讲述了从肢体的疼痛到对生活的再创造,心灵的绝望到奇迹的发生……这是一个发掘内心深处的故事...”

兰波彩图集

《兰波彩图集》

[法] 阿尔图尔·兰波.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1

“《彩图集》(Illuminations)是一个谜。 《彩图集》中所有的诗篇,其灵感来源各异,但每一页都闪耀着兰波的诗歌特...”

马尔多罗之歌

《马尔多罗之歌》

[法]洛特雷阿蒙.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01

“《马尔多罗之歌》是一部浸透了法国整个文学史、整个文化史的作品。它采用歌的形式,分成长短不等、或抒情或叙事、表面上并无多大...”

电影符号学质疑

《电影符号学质疑》

[法] 让•米特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8-10

“本书对电影符号学进行了客观地认识和分析:从电影符号与表意,直接符号或“中性”影像,影像与被感知的现实物,电影镜头,图像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