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懂民俗常识》

《一本书读懂民俗常识》 《一本书读懂民俗常识》

  • 书名:《一本书读懂民俗常识》
  • 分类:中国风俗习惯
  • 作者:赵宗福, 梁家胜编著
  • 出版年:2015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将将之将

《将将之将》

曹聚仁.新星出版社.2016-8

“蒋百里(1882-1938),民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1901年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1912年出任保定陆军军官...”

中国风俗

《中国风俗》

杨秀编著..2010

“《中国风俗》内容简介:中国地域广袤,民族众多,民俗事象可谓包罗万象。民俗学领域早就对这些林林种种的民俗事象做了学科分类。...”

北京通

《北京通》

金受申著.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

“”

中国民俗文化

《中国民俗文化》

柯玲编著..2011

“《中国民俗文化》共14章,首先对中曝民俗文化进行综合概述,然后从服饰民俗、饮食民俗、居住民俗、交通出行民俗、交际礼仪民俗...”

另一个世界

《另一个世界》

林西莉.中华书局.2016-9-1

““在这部作品里,我将从另一个角度讲述在中国两年的所见所闻。当时我还是一个没有什么阅历的青涩的西方青年人,处于对所有事情都...”

纳粹德国

《纳粹德国》

(美) 克劳斯·P.费舍尔.译林出版社.2016-9

“本书讲述了德意志第三帝国从19世纪晚期的起源到20世纪中期灾难性毁灭的历史。作者以时间为轴线,详实阐述了希特勒的崛起、纳...”

堪舆

《堪舆》

鸿宇编著.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本书以大量生动、活泼、优美的文字,配以精美的图片,多角度、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现了神仙世界形成、发展的历史。全书以中国人神仙...”

中西早期历史比较研究

《中西早期历史比较研究》

赵世超.科学出版社.2016-6

“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研究中,有相当多的学者已意识到先秦时期的制度对于后世国家政权的重要意义。本书充分依赖文献记载和考古资...”

泰晤士世界历史

《泰晤士世界历史》

(英)理查德・奥弗里.新世纪出版社.2011-8

“《泰晤士世界历史》较第一版在内容上有较大的修订和充实,全书以全新的设计、更多的图片、重要的引文得到了国际学术和出版界的一...”

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德]雅斯贝斯.华夏出版社.1989

“”

全球史下看中国

《全球史下看中国》

翁启宇.译林出版社.2016-9-1

“▲国内新锐历史学者首部力作 ▲天涯煮酒论史点击量高达两百多万 荣登全站头条和历史类年度点击榜首 ▲在这里,被分割的世界历...”

百姓民俗礼仪大全 : 珍藏版

《百姓民俗礼仪大全 : 珍藏版》

冯逢主编.中国盲文出版社.2005

“在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今天,全国各族人民都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奔小康,我们有批判地发扬、整理和继承民...”

历史的慰藉

《历史的慰藉》

[英]罗曼•柯兹纳里奇(Roman Krznaric).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5-16

“《历史的慰藉:重拾往昔的生活智慧》是一本社科通识类读物。英国文化历史学家罗曼•柯兹纳里奇在书中饶有趣味地探讨了十二个具有...”

时光里的欧洲

《时光里的欧洲》

郝景芳.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4

“《时光里的欧洲》内容简介:作者带着简单的行囊,在欧洲的大地上,辗转于著名的城市,穿梭在巴黎、伦敦、柏林、罗马、维也纳等城...”

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修订版)

《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修订版)》

张鸣.东方出版社.2016-8-1

“一百年前,一代强人袁世凯洪宪称帝不得人心而病故,他身后留下的所谓北洋军阀,是始创于袁世凯小站练兵的一个军人集团。《北洋裂...”

中国民俗文化

《中国民俗文化》

王衍军编著..2011

“《中国民俗文化(第二版)》,本书共分十二章,第一章综述中国民俗文化的概念、分类及主要特征,后面十一个章节就中国民间交际礼...”

孤军

《孤军》

柯娇燕.人民出版社.2016-4-19

“《孤军》一书乃家族个案史与王朝兴衰史紧密结合的典范之作。全书以八旗贵族费英东的子嗣,即苏完瓜尔佳氏观成(约1790-18...”

麦考莱英国史/史家名著书系

《麦考莱英国史/史家名著书系》

(英)托马斯·麦考莱.Jilin Publishing Group Ltd..2016-6-1

“本卷主要讲述威廉处理两党的争斗,以及爱尔兰和苏格兰之间的争斗问题。非常国会拥立威廉和玛丽为共治君主,但仍然不肯给他们财政...”

德国天才2

《德国天才2》

[英] 彼得·沃森.商务印书馆.2016-8

“歌德说:“每当想到德意志民族,我常感到痛苦,这个民族的个体都如此值得称颂,但作为整体却如此令人神伤。” 自18世纪中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