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

《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 《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

  • 书名:《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
  • 分类:土地问题
  • 作者: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编
  •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2006
  • 售价:65.0
  • 装订:简裝本

《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 内容介绍:

人类通过土地利用活动改变地表覆被状况,由此造成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地表的能量、水分以及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变化。这在某时某地可能提高了人类的福利,但在其他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却可能损害人类的福利。协调人地关系,需要弄清环境变化中人类活动究竟起到何种作用,各种作用的影响程度如何?这种环境变化与资源、灾害及生态问题有怎样的联系?此时此地的环境变化对彼时彼地的环境有何影响?这些一直是自然地理学者关注的问题。在党中央提出以“五个统筹”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之后,社会对于回答这些问题的要求更为迫切。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和2000年春季北方地区的持续沙尘暴发生以后,我国在生态建设上的投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以“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三江源保护”等为主要措施的生态建设,同样是对土地覆被的改变。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是近年来我国自然地理学界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这一研究无疑会为生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奠定扎实的科学基础。为促进这方面的科研工作和成果交流,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联合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委员会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工作组、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山地分会、全国高等院校综合自然地理教学研究会及全国生物地理研究会等9个学术团体,将于2004年7月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土地变化科学与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自1962年成立以来,本着发展学科、服务社会的宗旨,通过组织研讨会促进学术交流。学术交流的作用,在于视野的扩大和思想的碰撞。此次学术会议召开之际,也正是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即将推出“全球陆地研究项目”(Global Land Project,简称GLP)规划之际。GLP项目从地球系统科学的框架出发,以土地和生态系统的变化为着眼点,以土地的变化、变化的原因、变化的效应为主线,重点研究区域尺度上的人地相互作用关系。区域性和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的两面旗帜,土地(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则一直是我国自然地理学界的研究主题与多年坚持的研究方向。相信我国自然地理学者将积极参与土地科学的国际前沿领域的研究。当然,我们也依然不会忘记服务社会的传统,将资源环境的冲突分析、情景分析与自然地理过程的模拟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出更大贡献。此次学术会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商务印书馆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支持,由青海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环境系承办。会议筹备组由李秀彬、张镱锂、申元村、刘峰贵、冉圣宏组成。文集编辑组由张镱锂、申元村、冉圣宏、王立新组成。本文集是从参加会议交流的130多篇学术论文中精选而成。内容分为5大部分:综述与方法探讨;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西部环境问题与生态恢复;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生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交叉学科的研究进展等。在论文的审选中,申元村、黄荣金、张荣祖、王荷生、李炳元、杨勤业、宋林华、励惠国、邵雪梅、李丽娟、谷树忠、陈田、张百平、刘彦随、罗天祥、石培礼、张雪芹、梁尔源、陈百明、王立新、吕昌河、摆万奇、朱会义、冉圣宏、丁贤忠、王秀红、徐继填、张洪业、张红旗、陈安宁、陈屹松、谈明洪、董文福、高鹭、李黔湘、李晓峰、刘新卫、孙宁、王秀芬、王兆锋、于伯华、张玮、王丽艳、丁明军等承担了大量的工作。张镱锂负责文集的统稿,汪树华和王晓静承担了文稿的编辑工作。对上述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衷心感谢。由于时间紧迫,有的稿件和编辑中可能存在某些需要推敲、商榷、遗漏之处,请读者见谅、指正。中国地理学会自然地理专业委员会2004年6月28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评论图书请先登录注册

你也许想看:

中国现代农业建设道路探索

《中国现代农业建设道路探索》

胡跃高著..2009

“《中国现代农业建设道路探索》内容简介:再也没有什么比确定一条无尽长路的起始方向更重要的事情了。世界农业在近300年左右的...”

中国土地整治发展研究报告 . No.1. No.1

《中国土地整治发展研究报告 . No.1. No.1》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编著..2014

“”

新农村能源发展与农户创新

《新农村能源发展与农户创新》

曾麟, 王革华编著..2009

“《新农村能源发展与农户创新》遵循农户行为、行为理论、社会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法、结构方程模型四大主题领域的研究惯例、规范,并...”

大学生 "村官" 成长之路 : 来自江苏的经验

《大学生 "村官" 成长之路 : 来自江苏的经验》

刘国中, 朱国云主编..2010

“《大学生"村官"成长之路:来自江苏的经验》写了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中国的农地制度、农地流转和农地投资

《中国的农地制度、农地流转和农地投资》

黄季焜 ... [等] 著..2012

“《中国的农地制度、农地流转和农地投资》利用大规模的实地农户调研数据,就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中的农地制度政策演变和实践效果...”

转型中的土地产权冲突与融合

《转型中的土地产权冲突与融合》

万举著..2010

“《转型中的土地产权冲突与融合》以城中村为具体考察对象,研究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二元土地产权利益冲...”

21世纪中国农民的社会保障之路

《21世纪中国农民的社会保障之路》

杨团, 毕天云, 杨刚著..2010

“《21世纪中国农民的社会保障之路》内容简介:如何对高度分散的小农户实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作者认真观察了历史的和现存的对小...”

博弈 : 地权的细分、实施和保护 : the Segment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protect

《博弈 : 地权的细分、实施和保护 : the Segmentation, implementation and protect》

张曙光主笔.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博弈:地权的细分、实施和保护》是在土地问题日趋尖锐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种博弈和争夺一方面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中国粮食安全发展战略与对策

《中国粮食安全发展战略与对策》

中国粮食研究培训中心编..2009

“《中国粮食安全发展战略与对策》在综合考虑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变化、市场化水平以及政策体制等因素的基础上,深入分析...”

中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耕地保护绩效研究

《中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耕地保护绩效研究》

张全景, 欧名豪著..2008

“《中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耕地保护绩效研究》主要内容:中国耕地快速非农化的现象,从表面看是由于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加快所致,...”

我国土地制度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我国土地制度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黄祖辉等著.经济科学.2010

“《我国土地制度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内容简介:土地是一种相对固定的(物理属性)基础性生产要素(经济属性),对于任何一个...”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 以西北贫困地区为例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 以西北贫困地区为例》

曹建民, 龙章月, 牛剑平著..2010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以西北贫困地区为例》内容简介:自从取消农业税和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费后,农民的医疗、养老、救灾...”

我国土地制度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我国土地制度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黄祖辉等著.经济科学.2010

“《我国土地制度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内容简介:土地是一种相对固定的(物理属性)基础性生产要素(经济属性),对于任何一个...”

农村社会保障

《农村社会保障》

许文兴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

土地生态利用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

《土地生态利用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

梁留科著.科学出版社.2006

“《土地生态利用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通过对我国土地利用的分析,并与德国土地利用进行比较,以求对我国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提出可行...”

土地政策与宏观调控

《土地政策与宏观调控》

范恒山主编.经济科学.2010

“《土地政策与宏观调控》分析了中国土地实施宏观管理的背景,从中国土地资源的自然状况、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区域差异特征和土地利...”

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研究

《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研究》

韩秀兰, 阚先学著..2010

“《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主要内容简介:科学发展观,既是我国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解决当前我国农...”

土地整合战略 : 乡村旅游土地流转模式研究

《土地整合战略 : 乡村旅游土地流转模式研究》

主编王德刚..2010

“《土地整合战略:乡村旅游土地流转模式研究》内容简介:土地问题永远是农村、农民的核心问题。在今天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模式研究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模式研究》

董景山著..2012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模式研究》是“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从民法视角看,“三农”问题其实际是农...”

中国的经济革命 : 二十世纪的乡村工业 : rural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twent

《中国的经济革命 : 二十世纪的乡村工业 : rural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twent》

(日) 顾琳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本书以河北中部的高阳工业区为研究个案,从该工业区20世纪的发展历程揭示中国乡村工业的发展面貌。本书把高阳工业区的发展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