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燕婴:三峡风雨测绘人

 

原职位:国家测绘局国土测绘司司长挂职职位:三峡总公司工程建设部副主任兼厂坝项目部副主任挂职时间:200...



原 职 位:国家测绘局国土测绘司司长

挂职职位:三峡总公司工程建设部副主任兼厂坝项目部副主任

挂职时间:2002-2003年

挂职,让我有幸参加了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都有名的工程。——胥燕婴
三峡,三峡,大江呼号。

即便已经过去了13年,胥燕婴仍然能把他在三峡的生活讲得一清二楚。

“那还是2002年,我在国家测绘局(2011年更名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以下简称国家局)国土测绘司任司长。有一天接到局里通知,说中组部点名,选派12人到三峡挂职,其中就有我。”

中组部点名选派挂职干部时正是三峡工程如火如荼之际。中组部前后选派五批青年干部到三峡挂职,胥燕婴一行是第一批。临行之前,时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组部部长曾庆红在中南海与这批干部勉励谈话:“三峡是国家最重要的工程项目之一,你们是第一批挂职干部,要为工程做出贡献,要为后来者做出表率。”

正值三峡关键期

胥燕婴去挂职的那个时期,正是三峡工程关键期。

“这个关键期指两方面,一是三峡工程建设的关键期。”三峡工程完成全部施工任务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实现大江截流,第二阶段是实现水库初期蓄水、第一批机组发电和永久船闸通航,第三阶段是实现全部机组发电和枢纽工程建设完成。而2002年到2003年,正是第二阶段的攻坚期。

二是三峡总公司转型开拓的关键期,市场运作、国外开拓、电厂运营等方面,在那个时间基本成型。12位挂职干部分别到工程建设部、计划部、财务部、电厂等部门任职,为三峡工程建设和公司转型助力。

“我在前线,在工程建设部,参加的就是现在三峡工程的两千多米的大坝和厂房主体建设。我们是三月初去的,五月一号,三峡大坝上游围堰破堰进水;同年十一月,实现导流明渠截流。”

按照工程建设计划,三峡工程将于2003年实现大坝下闸蓄水、永久船闸通航和首批机组发电三大目标。要实现三大目标,必须在2002年11月对导流明渠实施截流。而大坝破堰进水又是导流明渠截流的前提条件。
胥燕婴在工地上


挂职期间,胥燕婴亲历了三峡工程大坝、厂房建设一系列重要成就:3月17日,三峡工程首台发电机组转轮吊装成功;5月1日,三峡工程成功地实施了对上游围堰的爆破,实现大坝挡水;10月21日,三峡大坝最关键的泄洪坝段已经全部建成,全线达到海拔185米大坝设计高程;10月26日,全长1.6公里的三峡二期大坝全线封顶,整段大坝都已升高到海拔185米设计坝顶高程;11月6日,长江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合龙;11月7日,世界上最大的水轮发电机组转子在三峡工地成功吊装,标志着三峡首台机组大件安装基本完成,从此进入总装阶段。

一年中,胥燕婴和同事们与施工、设计单位共同组织协调,研究解决一个个问题,一起共享每一次成功的喜悦,也和同志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应当说,我们这批挂职干部的到来,既是参与,也是见证。”胥燕婴说,“我也很荣幸,通过参加大坝和电站厂房建设管理来为这个工程做出贡献。”

触动心灵的历程

从测绘行业走进水电行业,为胥燕婴带来了一场从观念到实战的“革新风暴”。

“我印象最深的是三个事儿,学到了三峡人的严谨、务实和担当。对我后面的人生都有很大的影响。”胥燕婴娓娓道来。

“我们到三峡挂职之时,社会上‘三峡大坝有裂缝’被传得沸沸扬扬。工程建设部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处理这个裂缝的问题。”原来,大坝的浇筑有着极高的要求,仅是水泥的温控就非常重要,“夏天要掺冰降温,冬天则要覆盖保温。温度控制不好就会出现裂缝。哪怕加冰的时候掉下去一小个冰块,到时候都会留下空点,危害大坝的质量。”因此,用塔带机把水泥从搅拌站输送到大坝上面浇灌的这个过程,都要按秒来计算。饶是如此,也难保不会出现问题。“当时确实发现了裂缝。几公分的裂缝,都要把它打开,灌进化学的物质。然后再焊上钢板、浇筑水泥,保证大坝的质量。”

除了严谨,三峡人还非常务实。“每周五开一次工程协调会,由工程建设部主任主持,总公司领导和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全部参加,对工程建设的形象、进度、质量全面把控。”胥燕婴说,只要工地上一有问题,设计、业主、施工、监理四方都要到场,研究解决问题。“每天建设工地和工程建设部大楼车水马龙,灯火彻夜通明。”
胥燕婴(左四)与同事合影


“人们都说测绘人辛苦,水电人也非常辛苦。”胥燕婴深有感触。水电建设工程大都处于深山僻壤,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建设周期往往长达几年、十几年。有句话说水电人“迎来一片黑暗,送走一片光明”。诚然,建设的时候都是在深山老林,建成之后又要往更深更苦的工地走去。“包括那时候工程建设部的几位老主任,当年都是从农村家乡打着赤脚去念清华、武水,毕业后背起行李又进到深山,数十年如一日,一辈子献身于水电事业。”

当然,三峡工程繁复浩大,从上马到建设都出现过反对的声音,其中不乏尖锐的批评和质疑:投资巨大、移民问题、环境生态、国防安全等是社会争论的焦点。1989年,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培源代表一百多名政协委员对三峡工程表明态度:“我们很关心,但我们很不放心!”

对这些持续多年的争论,挂职干部们已有所耳闻。直到深入三峡,胥燕婴等挂职干部看到了三峡人倾听意见、解决问题的能力:“每年的质量、技术、财政监督检查和审计不断,三峡人认真对待,发现问题就立即整改。”在一次工程阶段验收会上,三峡枢纽工程验收组专家组组长潘家铮指出:“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建好三峡。对你们的检验,最终是历史、是人民、是大自然。”有人问谁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他回答:“那些提出反对意见的人贡献最大。”

短短一年的挂职,让胥燕婴有了诸多体悟和收获。以至他在之后面对组织测绘重大工程项目的时候,都能从三峡的经历中得到灵感。

怀念三峡

回忆往昔,胥燕婴还时不时跟人聊起这段经历。

“刚开始并不明白怎么就选了我去,”胥燕婴笑笑,“有人问我是不是认识什么人,我说三峡一个不认识,中组部一个不认识。”

胥燕婴本以为过去之后会做工程测绘工作,但组织安排他参加主体工程建设管理工程。“一开始在厂坝部,厂房啊大坝啊之类的事情以前全都没做过,完全是一头雾水。”那段时间对他来说就是“虚心学,跟着走”,认真学习水电建设技术,研究工程建设文件和工程布置图,对工程建设业务做到心中有底;卯足劲跟着走,和厂坝项目部的同事们下工地、钻廊道、蹲厂房,促进度、查质量、保安全。

每天,他走过众多廊道,检查每一个浇灌的坝面,跟同事们一起研究图纸,一起在工地上吃盒饭。头上是蓝天白云,脚下是万里长江,满眼都是三峡好风光。

这段既紧张又新鲜的日子,成为胥燕婴历久弥新的回忆。直到后来,他到海南测绘局任局长,到偏远黎族村寨扶贫时见到农家使用的十二千瓦小型水力发电机,不禁感慨:“我见过当时世界最大的七十五万千瓦水电机组,今天见到了世界最小的水力发电机。”

15岁即到内蒙古插队六年,曾从事科研、出国学习、负责测绘生产业务管理、到海南任职,天南海北都留下了胥燕婴的足迹。“在三峡工程挂职,让我有幸参加了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都有名的工程,使我在精神、知识、能力方面都得到了提升和锻炼,是一种弥足珍贵的经历。”


    关注 中海达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