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理想的视觉引导师

 

我理想中的视觉引导师应该是一位真正的引导师,他在哪边画并不重要,他画的像不像并不重要,关键的是他是否起到了辅助引导-促动-催化-建导的作用。...



昨天上完两天的工作坊设计的课程,跟吴勤老师和李姝老师聊起视觉引导,很有感慨,于是有了这篇短文(以下想法仅供参考,伤及无辜,纯属无意)。

一、思维导图和视觉引导有啥区别啊?都适合做视觉同传吗?

思维导图可以将想法静态完整呈现,观众看到思维导图能很快清晰课程的学习框架和要点,但,遗憾在于看不出来老师授课内容的前后顺序(动态过程),除非标记符号,这种情景再现就就好比“照片”一张一张地过,没法跟“视频”(视觉同传)比较。还有,思维导图发散的根须状设计限制了它的呈现范围、呈现方式和视觉张力,小伙伴们如果不去打破思维导图的定式,很难去做视觉同传。



二、视觉同传和视觉纪录,哪个才算是视觉引导?

1.如果视觉纪录师拿着讲义一张一张画出来然后再贴出来,你会什么感觉,说句实话,我觉得比较搞笑。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几乎只能吸引眼球和转发朋友圈,我个人很不喜欢准备好的那种摆拍。不过,对于那些没有参加此次活动的人来说,看思维导图和视觉纪录是很有价值的,远远超过丢给你一大本笔记。

2.视觉同传老师获得的待遇比视觉纪录老师要好些,已经从犄角旮旯走到参与者旁边和前面了。有人说视觉同传可以照顾到不同阅读和聆听习惯的人,听起来很人道,现实是怎么回事呢,由于没有更大的屏幕把视觉同传的内容呈现给更多的人和真正需要的人,结果靠近视觉同传的人就“沾光”和“痛苦”了,到底是听前面那个老师喷呢,还是看这个老师画画呢。现实的状况还有一种,大家一下课了就跟进动物园一样,排好队跟视觉老师和视觉墙面拍照,更多时候,我觉得只证明了主引导老师是一个多么无趣的人,当然,出现这种问题,关键责任人是主引导师,因为他没有理解视觉同传的价值,没有把视觉同传老师及作品真正纳入引导的议程,简单粗暴点,他没把你当人看,而是把你当工具使了。



3.主体的视觉引导师应该是主引导师(兼任),如果主引导师把画面呈现完全让出去了,那就是对学员不负责任的犯罪(遇到这样的人,视觉同传的兄弟姐妹们要小心了,建议不要跟他合作,除非你想告诉大家你就是一个画画的)。不管我写的字多么潦草、画出来的图形多么不像,我还是勇敢而且厚颜无耻地呈现出来,这是为了让学员更好记忆、理解和应用。

三、视觉引导师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和位置呢?

1.我理想中的视觉引导师应该是一位真正的引导师,他在哪边画并不重要,他画的像不像并不重要,关键的是他是否起到了辅助引导-促动-催化-建导的作用。

2.如果只是完全呈现了现场发生的内容,我认为这不算视觉引导师,顶多就是一个同传或者翻译而已,我知道的是支付翻译的价格不大可能高于被翻译人的价格。

3.我理想中的视觉引导师可以50%遵于引导师的内容,可以50%有他自己的创造。引导从A-B点的过程其实就是从同而不和到和而不同的过程。因为有差异才会对话的空间,才可能催化出更多的可能性。

谁会是我心目中理想的视觉引导师呢?期待TA的出现。




    关注 引导的规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