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李庄》与《消失的学术城》

 

香樟豆,圆又圆。研究学问不值钱。来到李庄四年整,没人问俺热和冷。光身汉,下决心,娶个太太待俺亲!山茶花,朵朵...



香樟豆,圆又圆。研究学问不值钱。

来到李庄四年整,没人问俺热和冷。

光身汉,下决心,娶个太太待俺亲!

山茶花,朵朵红。三院学士最多情。

折一把茶花求婚去,第一个成功是逯卓亭。

山茶花,年年开。戴一朵茶花下山来。

自从大桥会一会,李光涛相思苦难挨。

拿起笔,写封信,要给小姐通音讯。

情书一束送上去,果然打动了小姐的心。

风吹竹叶颤簌簌,小姐在门前望情哥。

嫂问姑,你在那儿看啥子?我看那长丰轮客人恁样多。

张打铁,李打铁,买点礼物送小姐。

几次下山等长虹(客轮),又怕人说是把衣料接。

月亮光光,打水洗衣裳。洗得干干净净,穿着上仓房。

仓房头,有高楼。楼下歇,遇到张三姐。

三姐咪咪笑,喜得光涛双脚跳。

一跳跳到板栗坳,三天三夜睡不着觉。

八月十五桂花香,十六月亮明光光。

素萱光涛成婚礼。他们俩花好月圆乐未央。

这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在江边小城李庄,董作宾先生为学生李光涛婚礼而作的贺词“栗峰谣”。

李庄,一个地图上几乎找不到的地方,在四十年代“衣冠南渡”后曾接纳了中研院、中央博物馆、营造学社、同济等一大批机构。

傅斯年、李济、李方桂、梁思成等一大批在中国文化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曾在那里度过了人生中最艰苦又最有创造性的时期。词中逯卓亭即著名学者逯钦立,李光涛后为清史“档案派”大家。

感谢作者岱峻十余年间为“发现李庄”,不断努力在这片曾经消失了的地图上耕耘。

从2000年在《南方周末》上发表的报道,到2004年出版《发现李庄》到20009年出版《消失的学术城》,作者把“李庄”从地图上微不足道的小城书写成了文化史上难以忽略的重镇。



这些年学术史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对于中研院史语所等机构的研究也越发成为学界热点,立足于四十年代这样一个特殊的时空,李庄甚至成为相关研究走向深入十分重要的关节所在。

作者十余年间立足田野,通过辛勤的采访调研,掌握了大量一手档案、回忆等材料,相关论述深入、深刻、深情,读来让人感动不已,那些艰苦困厄中发奋著述的学术精神,那些积贫积弱中坚韧挺拔的人格操守再再让今人惭愧。然而唯一遗憾是两书中相关材料重合太多,两书读其一即可。

喜欢就点赞 同意就分享


长按二维码添加关注 或直接搜索“爱书爱智”

投稿及联系邮箱3045888397@qq.com


    关注 爱书爱智lovereadingandwisdom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