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家訓·淺析 第三輯

 

捧讀經典,細味古韻。‍(原文):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親邻,须加温恤。(译文):和做小生意的...



捧讀經典,細味古韻。





(原文):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

见贫苦親邻,须加温恤。 

  (译文):和做小生意的挑贩们交易,不要占他们的便宜,看到穷苦的亲戚或邻居,要关心他们,并且要对他们有金钱或其它的援助。

     肩挑贸易,这里代指做小生意的人,在古时做小本生意的人,大多异常辛劳,他们没有太多的本钱,只能靠着每日早起晚睡的,做一点东西拿到集市上去出售,指其能饱一家之食,如唐白居易所写《卖炭翁》便是写出了卖炭翁的幸劳。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同样你多给别人利益,反而自己养仁厚之心,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提高。更何况跟那些做小本生意的人家,本来利就不高,也许他就赚那么一点点,不能够去占他们仅有的便宜,要体谅他们谋生之难。

 



    贫苦亲邻,《说文》亲,至也。这里代指亲人,而何谓之亲人呢,古人讲九族这里的“九族”泛指亲属。但“九族”所指,诸说不同。一说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也就是《三字经》的说法“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儿之子(外孙)、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儿女);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从母子(娘舅);妻族二是指岳父、岳母。这九族也就是与自己最为亲的,也是与自己有血缘相关的。邻,指邻居;居住在一起,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人,古人说远亲不如近邻,人都是有感情的,相处久了自然而然的会产生感情,这情非其他,为最为纯真的情也。看见亲朋有难,我们不当挺身而出,尽力而为么?也就是能帮就帮,我幼时所居于乡下,同村之人朴实,前村谁家有个红白喜事,村里有人出人,有力出力的前后忙活,仿佛是自家之事一般,现在搬到城里来住,连对门之人姓氏都不知道,可见人情冷薄再也没有从前的感情了。



(原文):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

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译文):对人刻薄而发家的,绝没有长久享受的道理。行事违背伦常的人,很快就会消灭。

    刻薄,形容词,指待人说话冷酷无情,过分苛求,与刻薄相对的便是宽厚,宽厚是指气量宏大,在待人接物及日常交际方面宽容厚道,能容人。中国有句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意思并不是说人人都能当宰相,而是告诉人们要应培养这种胸怀和气量。我们应当像养育万物的大地一般,具有宽厚的胸怀,惟有宽厚的胸怀才可以兼容万事万物,要培养宽厚的美德,首先对待他人应该充分理解与体谅,不求全责备,要多看他人善良与友好的方面,做到宽以待人。所以《文言》主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如果刻薄对人,处处争利,唯对已有利之事则为之,不利则不为,那么这种人,又有谁愿与之相交呢?古言,吃得亏打得堆,近乎此意。

    伦常乖舛,伦常指,中华传统文化的中“五伦”关系,即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君臣有义、朋友有信。这是五伦大道,是人类存在的五种正常关系,出了这五种关系都是违背伦常的。乖舛,指谬误;差错;不顺遂。也就是说违背伦常,很快就会消灭,有些人觉得这是假的,带有浓厚的封建主义思想,但我想说的是三纲五常是教我们做人,如何做人,为什么要守诚信,为什么孝顺父母。等等,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故应忠;父子之间有尊卑之序,故应孝,兄弟手足之间乃骨肉至亲,故应悌;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应忍;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所以这人伦所讲的不过忠孝信悌而已。记住家和万事兴,无须终日口不停。爱惜我们小天地,永远充满着太平。相亲相爱同相敬,家庭才会有温馨。谦虚人人都仰慕,礼让个个受欢迎。



(原文):

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

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译文):兄弟叔侄之间要互相帮助,富有的要资助贫穷的;一个家庭要有严正的规矩,长辈对晚辈言辞应庄重。 

     兄弟叔侄之间要互相帮助,首先朱老先生这里说的是兄弟跟叔侄,何谓之兄弟,同母或同父称为兄弟,而叔侄即父亲兄弟之子,这些都是有着直接血缘关系的,在这些跟自己有着最亲最亲的血缘,在他们经济条件好的情况下,应帮助经济状况差的;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人的一家不是如现在单单的自己一家三口,而是一大家,凡一姓之人,自曾祖以下皆可谓之一家,如太原李家,河东谢家等等,这一家人口上千,古人讲清官难断家务事,所以便会在这一家之中找一个族长,且一族之中定有族规,凡违反族规者都是族长按族规论处。这一族之长也同一国之长一般,这便是一个小国,治现了这一族之好,再去治理国家也就相对容易了。而如何治理好一个家呢?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对待百姓必须庄重,守礼,对方自然对你恭敬。真心对待民众,对百姓仁慈,视之如子,人民就会尽忠。树立好的典范又去教导不好的人,人民自然会加倍努力。这里虽然说的是治理天下,然何尝不是治一家之法呢?《大学》中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所以一家不齐何以齐天下,一家不治何以治天下,这里也此家训之根本意义所在。



(原文):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译文):听信妇人挑拨,而伤了骨肉之情,那里配做一个大丈夫呢?看重钱财,而薄待父母,不是作儿子的道理。

    听妇言这里的“妇言”这里特指后妻的言语,乖是不和之意,也就是因为后妈的缘故,使得家庭不和,这那里是大丈夫所为呢?这种事从古到今都是有的。在《二十四孝》中的第一孝,孝感动天,即是讲舜的后妈和后妈的儿子鼓动舜的父亲,想置舜于死地,但舜都得以逃生并依旧孝顺最终感动天地。

   (原文)虞舜姓姚,名重华。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嚚,弟象傲。舜耕于历山,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陶于河滨,器不苦窳;渔于雷泽,烈风雷雨弗迷。虽竭力尽瘁,而无怨怼之心。尧闻之,使总百揆。事以九男,妻以二女。相尧二十有八载。帝遂让以位焉。
        队队耕田象,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意译)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历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后人有诗赞曰: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还有在《二十四孝》孔子的弟子闵子骞的后妈,在冬天给自己的两个儿子和闵子骞各缝了一件新棉袄,可闵子骞穿上一点不暖和,原来,后妈给自己儿子缝棉袄用的新布新棉花,给闵子骞却用的陈年旧布和芦花,虽然体积大,却一点不保暖。由此可见,人有亲疏之别,一个善良的后妈,应把母爱推及爱前妻的儿女。故而孟子说:“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就是像爱自己的儿女一样去爱别人的儿女。可作为一种理想中的假设,而要真正的做到却是太难,若真是人人如此,这天下大同矣。

    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此话是从反面来告诫人们,行孝道要及时,要趁着父母健在的时候,而不要等到父母去世的那一天,当你想回过头来行孝时,却发现父母已离我们而去,唯时光不可追,这世上也没有后悔药。故《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其第一就言父母俱存,兄弟无故,可谓人生之至乐。而当下人们,见父母有疾而不重视,或因不舍花钱而不肯让父母就医,实大不孝。前此时候听说有位老人,患有重病为了不扯累子女而自杀,对于父母来说唯愿子女安好,生活幸福,然而这样虽然减轻了子女的经济负担,却是将子女又置于大不孝之地。父母对子女之爱,最为无私实天下莫能及也,子女对父母之孝亦弗能及也。此句前面言亲子,后言考亲,此人世之大伦,若能行好此二事,当可称世之大丈夫矣。



(原文):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

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注释】: 厚奁(lián):丰厚的嫁妆。 

    (译文):嫁女儿,要为她选择贤良的夫婿,不要索取贵重的聘礼;娶媳妇,须求贤淑的女子,不要贪图丰厚的嫁妆。

     在封建社会,儿女的婚姻全凭“父母之命”,选什么样的女婿,娶什么样的媳妇,全由家长决定。家长的选择标准,关系到儿女的终身幸福。不少家长以权势财富作为择婿择媳的前提,形成买卖婚姻,葬进了许多青年的幸福。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当代的一部分地区,以山西为例,他们的聘礼一般在5-10万之间。在结婚之前,男方要准备好新房,并将房子装修一新,买新家电、家具。礼金是在这些之外的。礼金之外,还有女方的饭钱,一般5000左右;还有给女方父母的钱,以表达父母对女儿的养育之恩,一般2000-5000之间。也就是说其聘礼至少在十万以上,对于一些条件好的,聘礼就更高了。此风盛行已久,现已是风行全国,记得在以前,结婚时大多只谈谈其家境,说的最多的还是此人之人品如何如何,而今却更多的谈论男方家境,有多少车子,房子,存款,似乎养一个好的女儿成就手中的攀附权贵之资本,此与卖儿卖女有何异哉?人们所看重的不再是德高望重,不再是学识深厚,而是你开的什么车子,住的什么房子,用的什么手机,穿的什么衣服,我不禁想问除开这些,我们还剩下什么?曾经的亲情、友情、爱情都不再是那么的纯洁,没房子,谁嫁你?这不仅仅是一句话,更是一种风气。是啊,没房子,谁嫁你!“拜金”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然而我不禁想问,你到底是嫁给我的,还是嫁给车、房、钱的呢?似乎社会与文明越来越进步,然而这样的恶习却是越来越严重了,我不禁想问这社会是文明了还是退步了。



問作者安好,祝事事順心!!

愿眾安!!

PS: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害你的權益,請聯系我們!


    关注 竹林小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