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畅:中国民营太空探索之路,我想做个举旗人

 

“再不做,就被SpaceX垄断了。”...

|Xtecher 出品视频|
3分钟带你全面了解零壹空间
本文作者:张一甲

Xid:甲小姐
本文首发于xtecher.com


舒畅决定离职的时候,同事们都很意外。

彼时,85年出生的他已是联想控股投资VP,职场升迁顺利,同事相处愉快,施展空间极大。吃散伙饭的时候,几个MD把他围在中间劝:别走了,你看你,30岁的年龄、刚升职的工作、大好的平台、一岁半大的女儿……为什么要走呢?

于是,舒畅讲起了那个吸引着他离开的强劲磁石,那是他心中真正的皇冠:他要做火箭。

感谢SpaceX和Elon Musk,也许当我们今天讲起这个故事,在你看来,比若干年前容易理解的多。

下一个与SpaceX抗衡的民营公司,

最可能诞生在中国。

舒畅本科学的就是飞行器设计,即便如此,他过去也不敢想象一群小伙伴就可以造火箭。是SpaceX让他惊醒。

“人们以为它的投资很大,实际上从02年到08年,一共投资只有1亿美金。人们以为是NASA的支持使得它发展起来的,但其实在06年以前,在美国民营企业做这个无法承接NASA的发射订单,直到06年美国修改了法律……实际上,SpaceX在早期面临的情况很恶劣,当时,美国也是国家垄断,波音和洛克希德马丁两家掌握着最先进的技术,所以,SpaceX就成了典型的capital intensive(资本密集), long term investment(投资周期长)……”

正因困难重重,SpaceX的出现才显得充满神话色彩和英雄主义,重燃了很多人儿时的航空航天梦,国内的民营市场也开始摩拳擦掌。

首先反应在卫星市场。过去,卫星按军品管理,去年11月,政策明确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卫星市场,中国的卫星市场完全放开了——任何人都可以造卫星,申请发射,去太空,没有障碍。于是,国内民营卫星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这几年做投资人,舒畅自己就收到过不下10个卫星创业公司BP——可里面都在讲:“我要通过与spaceX合作”……

都做卫星,谁做火箭?总不能全世界的卫星都拿去SpaceX发射吧?舒畅不禁思考:下一个能够与它抗衡的民营公司,可能出现在哪个国家?

民营企业想做火箭,有很多前提条件:

  • 需要国家有工业基础,能买到各个零件。中国航天有60年积累,符合;
  • 需要市场要足够大。火箭是一个Niche market(细分市场),需要有足够多的卫星公司去支撑它未来的订单,中国的民营卫星公司如雨后春笋,符合;
  • 需要人力成本低。中国有远高于美国的工程师数量和廉价的人力成本,符合;
  • 需要政策保护。中美是相互独立的市场,SpaceX现在没有中国业务,因为两国都有政策要求,美国不允许SpaceX火箭运到中国来,中国的卫星也不允许去美国发射,所以就出来了中国的机会,符合。
  • 需要一个未来。SpaceX有一个很重要的订单,是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中国在2022年,会建成中国自己的空间站,这以后,需要不断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美国的国际空间站会在2024年退役,如果别的国家不去发展,中国就很有可能成为唯一一个有空间站的国家。


于是,舒畅做出了判断:下一个能与SpaceX抗衡的民营公司,最可能、最应该诞生在中国。

再不做,就被SpaceX垄断了。

拍出电影《终结者》、《泰坦尼克》和《阿凡达》的导演卡梅隆是好莱坞公认的魔鬼,也是一个对世界孜孜不倦的好奇者。1977年电影《星球大战》上映之后,卡梅隆说,看完后的感觉,像是被人在屁股后面踢了一脚。他在路边呕吐,那是兴奋,也是恐惧。他说,再不动手的话,神奇的想象都被别人拍完了。

舒畅聊起SpaceX,恐怕也是这种头顶炸响惊雷之感:“我们再不做,五年之后,市场就被SpaceX垄断了。”

这么判断不是没根据。SpaceX的火箭有3个型号:猎鹰一号1个发动机;猎鹰九号9个发动机;猎鹰重型芯级9个发动机,左右两侧分别捆绑1个助推,每个助推也是9个发动机并联,一共27个发动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SpaceX的发动机可以实现大规模量产。量产什么好处?可以批量采购原材料,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可以性能稳定,可以非常便宜。这样,SpaceX的生意模式就可以转变了:除了可以卖火箭,还可以卖发动机。“那时,SpaceX就可以对其他火箭公司说:发动机多贵啊,你别做了,你买我的吧!就像电脑中的Intel一样,电脑你可以联想造,你可以惠普造,但对不起,你的芯片都得用Intel。”

行业的格局,让舒畅很有紧迫感。选择现在出发,是因为当下还有机会:SpaceX目前猎鹰九号的成本是6000万美金一发,类似于中国的长征三号甲型号火箭。火箭运载能力差不多,价格也差不多。但是,舒畅非常有信心,中国民营企业来做,会比国家队便宜一半以上,通过引入商业模式和服务形态上的创新,国家队有所不为的地方,民营企业可以先行一步。

为什么民营企业做这个会便宜?

国家队是计划经济产物,很多东西分散在不同的院所去做。你做一套,我也做一套。比如火箭上要供电,有不同的系统,每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电源电缆,这是很低效的,如果只用一套电缆,就把重量省下来了。假如省下来100公斤,是什么概念呢?2万美元一公斤,是现在的发射价格,100公斤就是200万美金。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的民营火箭是很有前景与SpaceX竞争的。

“然而这只是目前。如果再过5年我们还没有做出东西来,SpaceX的成本还会下降。SpaceX的估值已经达到200亿美金了,每一轮都是几十亿美金地融资,它能够做出的事情,是我们不能够想象的。国家队如果火箭失败了,会丢乌纱帽,相比之下马斯克会少了这样的顾忌,就更能去追求技术进步,更敢于冒险。”

1962年,钱学森写了《星际航行概论》,他那时就预测,从目前技术来看,二三十年之内,人类可以实现在太阳系里面的星际航行。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没有进步。

“从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我们为什么还要继续等下去呢?”

紧迫感和使命感揉杂在一起,舒畅做出了决定。

2015年6月,舒畅在联想控股上市第二天选择了离职,放弃了价值数百万的股票,成立了“零壹空间”。

舒畅其人



本科在北航读飞行器设计,研究生在北大光华读经济学,读书期间,舒畅一直是个精力充沛的连续创业者:做过送餐平台、做过留学生教育、做过中学生夏令营、做过书店……几次创业,让舒畅小赚了一笔,也学到不少经验教训。不过,终归是学生时代的小项目,还谈不上是理想目标。“站起来就能够得着的,不叫目标。你得加速快跑,冲起来跳上去够得着,那才叫目标。我一直在寻找那样一个目标,something different, something big.”

毕业后,舒畅在航天产业基金里呆了几年,觉得自己“不落地”,“念念不忘,还是想创业,非常想知道大型企业到底怎么做”。所以当舒畅跳槽去了联想控股,他对领导说:“其实我是要创业的,我来是为了学习。”

到了联想,舒畅放下包就开始就去基层调研:两个月,四个省,一直忙到过年头一天,拿出的调研报告得到柳传志和联想高层的大力赏识。舒畅也曾带着20人的团队投近1亿美金的大项目,搭几十页的财务模型、做功能复杂的Excel,这些基本功都是一流。于是,舒畅仅一年便升到了联想控股的投资VP,也成为了领导同事们眼中一个“能打硬仗的人”。

再好的职场势头也没撼动初心。随着SpaceX不断传来令人鼓舞的消息,随着对企业管理和中国市场的不断了解,“做火箭”的想法清晰起来。舒畅的兴奋感和使命感来了——他知道,他找到了心中那个“something different, something big”。



火箭:太空的入口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我们感觉地球人的生命很长,但那只是地球生命的一瞬间,也只是太阳系中一眨眼的功夫。因为一次撞击,人类随时可能灭亡。人类应该实现跨星球的航行,来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

舒畅说,他有两个偶像:Elon Musk和刘慈欣。这两位都是坚定的相信人类应该实现星际航行。计算机只能改变世界,不能创造新世界。而太空探索,就是要创造新的世界。

火箭的意义,在于是“太空的入口”。把卫星送上天只是最简单的业务。SpaceX一直强调的是road to the mars,要实现火星移民。而我们童年时代幻想过的太空酒店、太空旅游,都需要动力帮助人类进入太空,这都是火箭的使命。

在组建团队的过程中,舒畅发现,越是优秀的人才,越容易被说服和感染。发展半年,零壹空间已经团结了十几位小伙伴,不乏火箭领域多年专家,和来自清华、北航的一流人才。12月24日,零壹空间宣布融到了春晓资本、联想之星以及哈工大机器人上千万元的投资。此举更是让舒畅接收到了铺天盖地的邮件,都洋洋洒洒表达着鼓励。甚至还接收到了一封曾有NASA工作经历的华人退休院士的邮件,热情洋溢地书写着对方对火箭的感情和支持。

“我在与两个合伙人聊的时候,就问他们,你们相信太空酒店可以实现吗?他们说当然。我说为什么呢?他们说‘我们想不到不能实现的理由啊,总不可能人类永远不探索太空吧?’”舒畅说,“愿意来的,都是心中想做点大事的人。我也是这样的人,我对物质的要求极低,我今年30岁整,我相信坚持的力量,我知道如果我们积累30年,会非常了不得。任何一个领域,都经不过意志力和坚持的冲击。”

“你一定要坚持下去”



“刚起步的时候,很长时间只有我一个人,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早上起来不知道去哪儿,看着孩子那么小,自己却切断了家庭的重要收入来源。”

选择创业时,女儿才一岁半。早期挖人的时候,火箭研究院在南五环,舒畅住北五环,多少个晚上,舒畅聊到深夜才从南五环返回家,到家妻子女儿都睡了。

作为一个创业者,困难是切肤之感,但长辈和朋友的支持,构成了舒畅内在最强烈的驱动力。“很多长辈都说,你需要多少?我说,两个亿。他们就说:两个亿就可以做吗?那一定要坚持下去,我们来帮你找钱。”

联想控股的老大定期约舒畅在森林公园暴走,定期给他打鸡血,说你这件事情一定要做下去。

“还有两次,在中关村这边,打出租车。司机问:你干什么的?我说我是无业游民。司机说,我不信。我说我是造火箭的。司机回头看我两眼,不开车了。司机问,你为什么想做这个?我把这个讲完,司机说:要不我也给你投一点?你还需不需要钱,钱不多,我给你投10万块钱行不行?还有一次打顺风车,一个陌生人说:我在3W咖啡听了一下午的项目,没有一个项目是像你这样的有感染力。他下车的时候说,你等一下,从后备箱拿出两箱牛奶,说我还没有女儿,你拿回去给你的女儿喝,我们有机会再聊,你一定要坚持下去啊!”

“你一定要坚持下去”,成为了舒畅近来反复听到的话,“这些事情,在我心里面,我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拿出来想一想。不能辜负他们。”

如今,零壹空间公司在亦庄,无论回家多晚,舒畅每天6点起床。“起晚了路上就要多堵40分钟,太耽误时间。”

舒畅说,做零壹空间,他的压力首先在于做好公司文化的建设,不能是一个人大股东,而一定是“合伙制文化”。像华为一样,任正非只有1.42个点的股份,但十几万科研团队人人持股。航空航天领域不会比通讯领域小,全球市场规模难以估量。

“马斯克坚定地要移民火星,相比之下,我可能不会像马斯克想的那么长远。现在中国民间的很多公司,都是做零件,卖给国家队,没有做成品的。坦白说,现在我们要做的不是引领世界前沿。六十年代太空竞赛人类就登上月球了,中国至今没有登上月球。我们11年发射火星探测器,用的还是俄罗斯的,最后失败了——我们的路还有很长。咱们务实一点讲,首先我们应该出现一家航空航天领域的‘华为’,然后再说引领航空航天技术。过去,路由器、通信什么的都是被老外垄断,但是华为不断研发、创新,现在很多技术做的比老外好,不断打入第三世界国家,打入欧洲……我们和华为的路径应该是一样的。”


不在意花在准备工作上的时间



舒畅谈到自己的计划,火箭研制分几个阶段。阶段一:总体方案。设计产品长什么样子。预计需要3个月。阶段二:细化。电路怎么设计,零部件怎么画,怎么加工。预计需要1年。阶段三:做实验。地面测试。这之后,再花3个月再做2发火箭。一发用做飞行试验,放模拟载荷,另一发才可以去卖。按照目前的计划,零壹空间的产品会在2016年11月份的珠海航展亮相;待真正拿出来第一款产品实验,预计要到17年下半年。

比起如日中天的马斯克和SpaceX“史诗般的胜利”,此时的零壹空间只是刚刚站到了起跑线。

“我还是有年龄上的压力的,我总跟我的朋友讲,我这辈子可能还能开三枪四枪,我非常珍惜每一次开枪的机会。我不会轻易开枪,但是如果我决定要开,对不起,兄弟们你们做好准备拉长战线跟我一起玩命。”

面对着年龄和市场的压力,很难不着急吧?舒畅谈起联想控股某位领导对自己的嘱咐:一定不要在意你花在准备工作上的时间。你把准备工作做的越扎实越好。

那位前辈说起了雷军的例子:“当时在辽宁大厦,每次都背个书包,背10个手机来找我。每一次都不厌其烦地问,这个零件从哪里买,那个零件从哪里买,前后找我不下10次,最后我都懒得见他了。他准备了一到两年,但是你看,他后来的发展速度惊人地快。你做这么大的事业,至少要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找到这个行业里最一流的人,用你的愿景去说服他,组成一个特别好的团队,这个事情才能够做成。你不要太着急。”

“不能急。”舒畅说,“创业,就像是在四环上开车,你不知道你排这条队和那条队哪一个会更快到终点。你可能会选择左右并道,并来并去,反而会出事故,那个不并的可能比你更快。如果你不去并道,日积跬步,一定能够到达终点。”

对比SpaceX,不是土豪,凭什么任性?



从起点来看,舒畅显然不能和马斯克相提并论。

SpaceX能够起来,绕不过去的原因是:马斯克首先成为了土豪。所以马斯克当然可以任性:“我一共有3亿美金,那么我拿1亿美金来做这个,赔掉了就赔掉了。成功的概率即使是10%,It’s OK。”

不仅如此,美国发动机技术工业体系更开放,政策更灵活,民企发展和商业运作也更加成熟。对比之下,舒畅的火箭之路——从资金,到舆论基础,再到政策环境,他任性不了。

坦诚讲,在这个SpaceX引爆舆论风口的时间点把自己的计划公之于众,是一件必须硬着头皮才能做的事儿——可不是嘛,舒畅要面对的不仅是创业之艰,更是马斯克深入人心之后的大众舆论审判:你拿什么去和马斯克竞争?

目前,零壹空间虽融到了一千多万,但对造火箭这件事,还是微不足道的起点。网络上除了鼓励,也不乏如“一千万就想造火箭,白日梦吧”的质疑声。而火箭这事,又不是三日五日就能给大众交一张答卷。即使是马斯克的火箭之路,也曾经历九死一生的挣扎和被当作疯子的闭门羹。

那么,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点把自己的理想公之于众?

的确,一千多万造不出火箭,当然还需要更多的资金,更多的人。可造火箭不是一个人的工程,若雄心壮志不为人所知,又以何凝聚更多的力量?

对舒畅来讲,太空探索这条路,注定是一场漫长艰难的旅程,起点就算再卑微,也必须要把旗帜举起来。

舒畅说,他随时欢迎有实力调配更多资金的大咖加入甚至带领零壹空间向前发展,而在这个阶段,他愿意首先做个举旗人。

归根结底,航空航天曾是多少人童年的幻想,长大后又有多少人放弃了这样的渴望。做了会成吗?不好说,可是,借用天涯上的一句话:“500年前,我们抱怨祖先放弃了大海。500年后,不能让我们的子孙抱怨我们放弃了星辰。”

也许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千难万难,舒畅仍要迈出这一步。等待着他的一定是接踵而至的奚落、难以预估的挫折、无休无止的劳顿,然而——日复一日,舒畅拿这个问同道人,也拿这个问自己:你相信人类会实现星际旅行吗?如果相信,我们总不可能永远不出发吧?



END.



本文作者:张一甲

Xid:甲小姐

愿注定成为斗战胜佛的人们,圣服之下仍是一只自在的野猴子。
| 文末福利时刻 |
舒畅想给Xtecher的读者讲讲火箭的故事。

如果你也对太空、火箭感兴趣

  1. 请你转发本篇文章到朋友圈或者100人以上的微信群
  2. 长按二维码进入“Xtecher 舒畅分享群”,发送转发截图,方可视为成功入群
  3. 成功入群后,即可与零壹空间创始人舒畅直接对话


如果你拥有高精尖科技创业项目,Xtecher将为你提供免费的视频拍摄服务和人物报道撰写服务,请将相关资料和联系方式发送至xtecher.public@xtecher.com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关于零壹空间的更多详情。


    关注 Xtecher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