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科学|饲料常用发酵菌种的菌落形态

 

饲料发酵饲料发酵中常用的几个菌种如芽孢杆菌(特别是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乳酸菌(杆菌类、球菌类等产乳...







饲料发酵饲料发酵中常用的几个菌种如芽孢杆菌(特别是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乳酸菌(杆菌类、球菌类等产乳酸菌的总称)、酵母菌(特别是产朊假丝酵母菌,非常适用于转化非蛋白氮,生成菌体蛋白,发酵力强),我们特别将这几种菌种分类培养于平板,让大家观赏学习。

枯草芽孢杆菌

营养肉汁琼脂培养基上30℃培养36小时,菌落表面粗糙,直径2~5毫米,不透明,无光泽,边缘不整齐有伞状皱褶,扩张,污白色或微黄色,分泌胞外酶是其特点之一。

枯草芽孢杆菌也是细菌一种,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也较难看到,非常典型的菌落形态,只能在平板培养中观察到。

从下图可以看到明显的枯草芽孢杆菌菌落形态,伞状、和皱褶的特点非常明显;



地衣芽孢杆菌

地衣芽孢杆菌是兼性厌氧细菌,产芽孢,而高温强酸强碱等环境,分泌抗生素是其特点之一,下图为营养琼脂培养的地衣芽孢杆菌:



大菌落为接触空气的平板表面长的菌落,极小的微小菌落为镶嵌在培养基内部产生的菌落,由于地衣芽孢杆菌为兼性厌氧菌,所以,在培养基内部缺氧环境中也能生长,只是长得慢和小一些而已,这一点与枯草芽孢杆菌有所不同。

乳酸菌

普通的光学显微镜是无法看得到乳酸菌这么小的细菌的,即使是在16(目镜)*40(物镜)的条件下,也只能看到大概的乳酸杆菌,而乳酸球菌更难看到,更不用说菌种鉴定了,即使是使用油镜观测(同时进行细胞染色处理),虽然可以看得更为清楚一些,但一是一般人无法操作,二是仍然不能准确鉴定。唯一比较简单的鉴定方法还是平板培养法,利用乳酸菌产乳酸的特点,在培养皿上形成透明圈的特点来鉴定它。

在乳酸菌专用培养基MRS培养基上,于30度培养72小时,菌落小,呈白色,形态有圆形(培养皿底部)和长条形(镶嵌在培养基中部),直径1.0,长度2.5毫米左右,无细胞色素。由于培养基中加入了碳酸钙,所以,菌落周围会开成一圈透明圈,而别的菌种不会形成透明圈。

透明图不容易看到,需要放在比较深颜色的桌子上看,或者看平板的背面,对着光线看,则比较容易看清楚:



下面是在深色桌子上看的结果:可以看到菌落的周围,是一圈透明的,这是因为乳酸菌产乳酸,把碳酸钙混悬浊液中和成可溶解性的乳酸钙的结果,这也说明乳酸菌发酵的糟渣饲料,或活力99生酵剂发酵的保健液等来喂养畜禽,可以提高饲料中钙磷和微量元素的消化吸收率。
产朊假丝酵母菌菌落形态

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上30℃培养48小时,菌落呈乳白色,表面光滑湿润,有光泽,边缘整齐或菌丝状;生长在培养皿底部的菌落呈圆形,大小5毫米左右,生长镶嵌在琼脂培养基中间的,则呈梭形、菱形、四角形等不规则形态,且菌落更小,只有3毫米左右。



注意事项特别一提的是:由于是先注入菌体悬液,后注入培养基,所以,大多数菌落都长在培养皿的底部,少数菌落长在琼脂培养基中间(镶嵌在琼脂培养基中间),极少数长在琼脂培养基表面,造成同一菌种可能菌落形态有所不同,如下:产朊假丝酵母长在培养皿底部的,呈乳白色圆形菌落状态,大小约5毫米左右;镶嵌在琼脂培养基中间的则往往呈梭形、菱形、四角形等不规则形态,且菌落更小,只有3毫米左右,但颜色都是乳白色;无论是长在培养皿底部的,还是镶嵌在琼脂培养基中间的,用接种环插入菌落中间,再涂布在滴有一滴水的载玻片上,用16(目镜)×40(物镜)进行观察,可以看到典型的酵母菌细胞(圆形或椭圆形大细胞)。



长按,关注

    


    关注 康源微生物之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