淙源散文|《谒“桂斋”》|闽都纪胜

 

​“桂斋”是民族英雄林则徐在清道光九年(1829年)手建的,与它毗连的原有同时修建的宋李纲祠。“桂斋”周围树木高大挺拔,蔚然深秀,层层迭迭地簇拥着这座古色古香的屋宇,游人稀少,鸟声啾啾,显得清幽而宁静。...

谒“桂斋”
淙  源


好不容易与挚友约定,同游福州西湖公园,本想领略时新的风景,畅叙心中的幽情,却偏偏尘心未改,不约而同地从西门入园,往谒“桂斋”,无端地惹出一腔思绪。

“桂斋”是民族英雄林则徐在清道光九年(1829年)手建的,与它毗连的原有同时修建的宋李纲祠。“桂斋”周围树木高大挺拔,蔚然深秀,层层迭迭地簇拥着这座古色古香的屋宇,游人稀少,鸟声啾啾,显得清幽而宁静。但是这古老的建筑却和李纲、林则徐这两位举世瞩目的伟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所以老远就让我们感到步履的沉重和呼吸的急促。

步人大门,穿过一个偌大的庭院,迎面扑来的是“宋李纲祠遗址”这六个令人肃然起敬的横额,横额之下竖一方石碑,碑记原为清代闽布政使程含章所撰、林则徐手书。当年,林则徐还为祠堂题写了一副对联:“进退一身关社稷,英灵千古镇湖山。”如今这副对联虽是后人所书,但仍然像一束火炬,烧得人心里发滚发烫,望一眼也陡增几分阳刚之气。

李纲是两宋时抗击金统治者南侵的民族英雄。北宋时期,他以尚书右丞、亲征行营使率领军民在东京保卫战中大败金兵;在南宋宰相任上,他主张修内治、整边防、讲军政,以两河军收复失地,重用宗泽等爱国将领,一时军民融洽,抗金军威大振。但他屡遭蔡京、童贯等权奸的排挤迫害,被昏庸无能的宋统治者一贬再贬,一生颠沛流离,最后才得以在福州度过寂寞的晚年。林则徐建祠奉祀李纲,表达对这位家乡先贤的仰慕之情,早已为世人所称道。

“桂斋”坐落在庭院的右侧,取李纲晚年在福州住所之名,横额原来也是林则徐的手迹。这是一座古拙质朴的三间排建筑,林则徐去世后一年,乡人遵其遗嘱,祀林公遗像于此。屋后的小庭院临湖,树木阴翳,遮天蔽日。靠墙建有半边亭,亭内墙上嵌着“林则徐读书处”的石刻横额和林公画像。虽然光线幽暗,所镌林公肖像的面貌神态难以辨清,但他伟大的人格之光,已在我们的心头闪亮。

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都永远不会忘记林则徐查禁鸦片的空前壮举。在为李纲立祠建“桂斋”之后19年,林则徐以钦差大臣在广州领导全民族的禁烟运动,第一次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列强侵略的坚强意志,这是否与他的崇敬并效法先代伟人李纲有一定关联?“桂斋”中不设林公生平事迹陈列室,对此也没有专门介绍,但林公高尚的道德情操,千秋万代,都深入人心。

古之中国,权奸当道,实属常事。伍子逢殃,比干菹醢,屈原自沉,李纲能孰视无睹?柳宗元独钓寒江,王安石半山掩扉,苏东坡只好唱大江东去,李纲会置若罔闻?对林则徐而言,除此之外,更有李纲等先贤的前车之鉴,难道不触目惊心?但是,他却怀着敬仰的心情,毅然为李纲立祠,还立下遗嘱,让乡人将自己遗像祀于“桂斋”,以期与李纲长久相伴!我想,这是因为他们在崎岖的仕途上,在动荡的生活中能认准目标,恒心持久地不屈奋斗。这目标,就是林则徐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亦如林公在广州任上与妻书中所述:“……予明知禁烟妨碍奸夷大利,必有困难。毅然决然不敢稍存畏葸之心者,盖以身许国,但求福国利民,与民除害,自身生死尚且付之度外,毁誉更不计及也。”这正是历代民族英雄的伟大之处,也是后人应当自省的。

步出“桂斋”,我们来到了儿童乐园。园中热闹非凡,游乐设施琳琅满目,其中的“疯狂老鼠”、“海盗船”之属,颇具匠心!问友人谒“桂斋”的感受,他久不作答,只念了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一句话——“做人的最大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如此而已!

(《福州晚报》1996年)



二黑哥  编辑


    关注 创世纪博览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