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姐说求职  葵花宝典在手,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不会Networking了(上)

 

[转载]虹姐说求职|葵花宝典在手,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不会Networking了...

前言

Networking被人问的太多了,虹姐攒了一集装箱的问题,怒码了一篇葵花宝典,希望把大多数的问题都回答到。吸取了大家给的反(bào)馈(yuàn),这次果断夹断分两周发。希望大家看的过瘾,用的顺手。

再啰嗦一句:虹姐的问答贴正在筹划中~目前问题还不是特别踊跃,虹姐表示很桑心。如果你有任何关于商科留学,求职,文化适应的问题,欢迎给虹姐的公众号直接留言,或者邮箱hongjieshuo@gmail.com发邮件。问题足够凑一篇了虹姐就总结统一回答。放心,问题会匿名哦~就等你来了哦亲~

常读求职经验贴的鸡血少年们一定不会陌生这样的话:“我的实习是通过networking找到的。”“我和这家公司的校友networking之后拿到了这个内推的机会。” 读起来就好像在读童话故事一样,好美好啊!好励志啊!好传奇啊!就是不知道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啊!!!你怎么认识这个人的啊!邮件怎么写的啊!人家怎么就回复你了呢!怎么就愿意和你喝咖啡了呢!怎么就变出面试和offer了啊!你倒是出来说清楚啊!

虹姐今天决定撸起袖子写一写这背后的故事,到底什么是networking最正确的打开方式。

我都不认识人家,直接联系合适吗?
这里有个中美文化差异需要大家脑补一下。在美国职场,攒人脉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即使互相完全不认识,只要有一定的关联(比如是校友,同参加过一次活动,属于Linkedin一个group),都可以成为认识的理由,哪怕你只是个学生, 哪怕你们没有中间人介绍。其中校友网络应该是最给力的一个了。美国人的母校情节很深,同一个学校毕业的大家都愿意互帮互助,让自己的校友更牛X,自己学校就显得更牛X,自己就显得更牛X。这就是为什么校友互相帮助的几率很大,童鞋们不要害羞,该出手的时候就出手。

有同学说,我不害羞,可是我发了邮件确实木有人理我啊!难道隔着邮件都能看出我颜值低没前途,直接被鄙视吗?

发了networking邮件从来没有人回复,只有可能是两种情况,一是发的不对,二是发的不够。虹姐接下来一步一步讲,大伙儿可以对照一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果你按照虹姐的步骤发了,但还没有发到50封,木有人理,也请不要来找虹姐借肩膀哭诉,墙角儿接着发去!相信虹姐,一定会有天使出现的。
那找谁networking啊?
如果你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不如从你想从事的行业的校友找起。注意,你去认识人家的目的,不是立马伸手要interview要offer,而是先建立联系,了解对方的行业,公司和工作,同时给对方留下大方得体孜孜善学的好印象。日后有合适的职位的时候,再出手要内推机会。一条人脉从建立到最终帮到你可能会花很长时间,所以不要因为没有立竿见影而灰心丧气,播下的种子需要时间去发芽。这也是为什么虹姐一直强调开始networking要趁早,不要等需要果实的时候才去撒种,那就只能活活饿死了。
他们在哪里啊?
Linkedin,校友录,行业协会,老乡会...

先说Linkedin。为啥让你尽快把自己的Linkedin建好呢?因为这时候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如果你不知道该联系谁,试试搜索一下你的学校名+你想找工作的城市+你想进入的行业。比如你想在芝加哥找金融方面的工作,你可以在Advanced Search里做以下搜索:

School = 你的学校名

Industry = Financial Services (Linkedin里面还有很多金融细分行业,比如Banking (银行业),Capital markets (资本市场)Investment banking (投资银行),Investment management (投资管理)还有Venture Capital and Private Equity (风险投资或私募基金),如果你对某个细分行业更感兴趣,可以选择这些,如果你还没有目标,可以从Financial Services开始。)

Location = Greater Chicago Area

然后你就可以一个一个点进去查看对方的信息了。

那是不是所有在搜索结果的人都要联系呢?千万别一次性联系太多,你可以从最感兴趣的1-2个人开始试手。那选哪些人啊?虹姐这里有个窍门: 通常那些自己的Linkedin建的很完善的人,使用Linkedin会更频繁,会更容易看到你的邮件,也就更有可能回复你。这种人也很好辨认,比如他的联系人有500+,比如他有好几个recommendation,比如他的每条经历都写的很饱满,这样的人一看就很用心的在打理自己的Linkedin,也就更可能回复你。相比有些人虽然title很大,但Linkedin上只有职位和公司名称,联系人也只有一两百人,那可能表示ta很少用Linkedin,你的邮件石沉大海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果对方公司现在不招人,那还有必要联系吗?
还是要滴。正如虹姐刚才说到的,networking是放长线钓大鱼的事,今天没有合适的职位不代表以后没有,这个公司没有合适的职位不代表对方不能把你推荐到其他公司。不要短视,尤其在你还没有什么人脉的时候,积极撒种日后才能丰收。
找到想认识的人了!怎么出击啊?
好多同学懒,就直接用Linkedin自带的那句‘I'd like to add you to my professional network on LinkedIn.' 就发了。咱从对方的角度想想,一个陌生人的来信,照片没见过,颜值也不高,名字不认识,信件内容没有任何信息。那我为什么要接受邀请啊?我忙的很,我可没时间去翻你的Linkedin profile看你到底何方神圣。

这么简单的道理,可惜的是99%的人都是这么做的。你的Linkedin invite应该让对方知道两件事:1. 你和ta有毛关系 2. 你为啥要联系ta。比如这样说:

I'm currently a graduate student at University of XXX majoring in Finance. I'm interested in a career in the ZZZ industry, and I saw that you graduated from the same program and currently work at company AAA. I would like to connect with you to learn more about your industry.
有人接受我的Linkedin邀请了!接下来怎么办啊?
恭喜你打怪过了第一关。接下来就是约人家聊天啦!

哎呀不行,虹姐我怕!

兄台,你多虑了,因为接下来这封邮件写不好人家也保证不会理你的。

虹姐在Linkedin接受很多童鞋的邀请之后,经常会收到热情洋溢的邮件,跟虹姐倾诉找到了一个校友如何开心,看到校友找到了工作如何受鼓舞,然后噼里啪啦拍5,6个问题在虹姐脸上:你能否给我讲一下你是怎么找到工作的?你的工作是做什么的?需要什么技能?你对我求职有什么建议?我简历给你附上了你能帮我看看提点意见吗?...

虹姐只能手动抹去一脸的吐沫星子,默默的把邮件窗口关闭了,当做这件事情没有发生...不是姐不愿意帮你,你要的臣妾做不到啊!你要姐给你写小说吗??

这种沟通是非常无效的。人家即使愿意回答你,谁有时间在邮件里回答那么宽泛的问题啊?心肠软的可能邀你电话聊,或者见面聊,忙点的绝对就直接忽略了。所以这封邮件的要点是 1)拓展说明你对对方所在行业或公司的兴趣,然后 2)发出一个非常简单利索的请求,比如邀请人家聊15分钟或者喝一杯咖啡。你可以这么说:

Thank you for accepting my Linkedin invitation. I am currently studying in the Master in Finance program at XXX University and will be graduating next June. I have a strong interest in equity research. I have taken multiple classes and participated in the valuation competition at school. I noticed that you graduated from the same program and currently work as a buyside equity analyst. I was wondering if you'd be able to give me 15 minutes of your time on the phone, or allow me to buy you a cup of coffee for an informational interview to learn about the industry and your company.

这封邮件一定不要长了,写成生平是不会有人看的,而且最后一定的request一定要干净利索脆。如果是约当面谈,也不要上来就约吃午饭/晚饭,或者去喝一杯,更不要约周末...午饭时间太长了,喝一杯太不正式了,周末是人家私人时间你好意思占用吗?毕竟到这个地步你们还是陌生人。

有同学问,为什么networking不能只发生在邮件里?为什么一定要见面聊天才可以啊?我口语不行怕暴露啊!

孩子,你见过有跟网恋对象结婚过一辈的吗?你的目的是得到对方的推荐,那你就需要让对方对你有足够深的印象,光几封邮件是无法判断你这个人靠不靠谱的。在美国,推荐一个人是很严肃的事情,关乎到自己的名声。如果不够了解你但盲目推荐,最后你面试一塌糊涂,那推荐人自己脸上多挂不住啊!所以一般人推荐都会比较谨慎,见过面打过交道是最起码的要求。你得给人家了解你的机会不是吗?

虹姐理解大家对口语不自信,怕见光死。这里的确有个英语基础的问题,但其实很多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准备来弥补的。不信?请听下次分解!


本文系转载于虹姐说,如想转载侵权请联系虹姐说


    关注 Offeright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