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车“空姐”冀改风

 

■科学导报记者耿倩通讯员尹雪婧文/图22载的春秋,桥机记录了她的点点滴滴,22年的光阴,...

■ 科学导报 记者耿倩  通讯员 尹雪婧 文/图
22载的春秋,桥机记录了她的点点滴滴,22年的光阴,天车(学名行车)陪伴着她的无悔青春。在拥有上万职工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她只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女工,在几百个工种当中她也只是个微不足道的行车女司机,但就是这样的她,在这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谱写着精彩的人生,把自己的花样年华无怨无悔地献给了炼钢事业,她就是被称为“车间空姐”的太重冶铸分公司行车女工冀改风。
冀改风走向行车操作室


1 柔弱?女子也能百炼成钢

1994年,18岁的冀改风怀揣着对人生的美好憧憬跨进了太重大门。当得知自己将成为行车司机,她勾勒出这样工作的愿景:穿着整齐的工装坐在高空中明亮整洁的司机室内,手握控制盘,偌大的铁家伙任凭自己摆布,像戏词里唱的:“大吊车真厉害,沉重的钢铁,轻轻一抓就起来”。

进厂的头一天,她的师傅指着工作现场对她说:“咱们每天就和这些废铁废钢打交道。”话音刚落,10吨电炉送电带来的震耳欲聋的响声把她吓了一跳。她从司机室外一看,满车间烟雾弥漫,想到自己将在这种环境中工作,她的情绪一落千丈。师傅看出了她的心思:“如今各行各业都有女性,行行出状元。”听了这话,她的情绪顿时好了许多。

行车工在操作行车这样的大设备时,精神必须高度集中,容不得半点马虎。要做到耳听六路、眼观八方,不仅行车之间需要相互配合,更要注意下方起吊货物的准确性,还要注重行车安全,稍有误动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一声哨响、一个手势,完美的配合才能让生产任务继续。

冰冷的钢铁、飞扬的焊花、火红的电炉,在炼钢厂这样男子们的天下,驾驭着10多吨的铁家伙岂是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具备精湛的技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几百次、几万次的起吊、下降,才换来她在工作中的点滴经验,才换来无数任务的圆满完成。她是弱女子,却在钢铁之中践行着对工作负责的诚信品质,她比其他男工友都刚强、能吃苦,在炉火中练就了铮铮铁骨。

2 苦乐,经历才能亲身知晓

为了保证生产任务的正常进行,她在行车上一待就是一天。时间一长就养成了不敢多喝水的习惯,生怕工作期间上厕所,耽误生产任务。尤其在夏天,室外30多度,可在电炉旁、在驾驶室里,却到了40度,汗水从头上流下来,蛰得眼睛生疼,不能揉、不能停。不能因为她的原因影响生产,当时她的脑子里只有这一句话。汗水把衣服浸湿了,贴在后背上,有的男工友热得实在受不了,就把衣服脱下来,光着膀子,而她只能忍着,实在口渴就喝一小口,直到工作完毕。

随着近年来生产任务的加重,产能大幅提升,大型及超大型铸件的合炉浇注已由原来的“偶然动作”成为现在的“家常便饭”,这使磁盘行车司机的工作量剧增,劳动强度也越来越大。由于磁盘行车不同于其他行车,手把控制器需要不停地来回操作,尤其是遇到镍钼钢切头时特别难操作,需要长时间的坚持才能完成,每吸一炉料需要工作2~3个小时。她的选择是坚持,她的选择是不断尝试,她的选择是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从上班一开始,她的工作作息就是两班倒,每天工作12小时。每天要起吊上千件废钢废料,上下、左右、大车、小车、磁盘重复操作成千上万次,眼、耳、手、脑并用,一天下来,手麻、眼花、脊椎痛。虽然她的工作有些闷、有些苦,似乎也创造不出什么奇迹,但是,谁又能说,太重那些惊天动地的奇迹里没有她的汗水与功劳呢?

见证!太重人的万吨梦想

2012年12月19日,这天是太重1.25万吨双柱式快速锻造油压机开工的第一天,披着红花的万吨压机夹着重达97吨的火红钢锭一下一下开始了锻造。

这时的冀改风坐在厂房上空的125T行车驾驶室里潇洒驰骋,移动、上下、起吊,动作完美流畅,平稳精准。从一人1台车到一人3台车,从旧系统的烟雾弥漫到现在新系统的干净整洁,她在厂房的上空见证了太重万吨压机梦的实现。

为了尽快实现预期产能,太重冶铸分公司决定选派一批素质高、业务精、技术良的行车司机从事新系统的生产工作,领导第一时间想到了她。接到任务的她稳稳地接住了这根接力棒,开始尽快熟悉新的工作流程。

新厂房所用的两台大行车分别是50T、125T桥机,大行车的驾驶室操作台上大车、小车是一个控制器,属于联动装置,对于常年操作10T磁盘行车的她来说,这两个行车不仅是“庞然大物”,而且自动化程度更高,从未接触过。她就跟着老司机上行车学习操作技巧,下班学习行车的原理和电气知识,慢慢摸索。

万吨压机所用的料罐体积大,且厂房的可运用空间又小,但这些都难不倒她,大车、小车相配合,起吊、转身完美配合,平、稳、快不仅是靠手法,经验最宝贵。几天之后,大行车就被她驾驭自如。上岗后,她就成为了万吨压机新系统中行车工段的唯一一位女性,成为万吨压机车间唯一一位女性,与一群大老爷们儿共同实现太重人万吨压机的夙愿。

20T磁盘行车装、卸料到50T行车添加辅助材料再到125T装废钢料,冀改风一人要相继开3台车。一炉钢从装原材料到出钢两个半小时需要装3个料罐,一个罐料按50~60吨计算,当班最佳出四炉钢合是720吨,这就是她的最高纪录,在她和其他工友的默契配合下,他们冶铸分公司最高月产量达到了12073吨钢水。

这22年间,车间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同期的工友也有相继转岗的,只有她,还在行车工这个岗位坚守着。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这样的坚守换来了全公司的肯定。2010~2013年她连续四年获得太重“十大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称号,2012年被评为“太原市五一巾帼标兵”,2014年被评为“太原市十大杰出女职工”,同时被授予“太原市五一劳动奖章”,2015获得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称号。

她没有空姐精致的软帽,只有头戴坚固的安全帽;举手投足间她没有空姐的优雅和婉约,却在钢铁世界中尽展女工的自信和从容,她是天车的“空姐”。


    关注 消费传媒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