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丨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样

 

京沪粤豫四地文艺名家,来洛对谈书香生活和文艺之美...





“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样,你从远处聆听我,我的声音却无法触及你……”

那一阵带着牡丹花香的中原风,已经吹过去好几天了,洛阳瓦库7号店的茶室里,似乎还回响着那动听的诗朗诵的声音。



01

四月洛阳,最宜读书
那天是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洛阳春光明媚、花香沉醉,在洛龙区望春门街边,一股清新的文艺风吹得路人面酥心痒。

这风已在郑州刮了两年,头一回刮到洛阳,这风是《河南日报》中原风读书会的风。

好风凭借力,邀君来洛阳。

这一场伴着牡丹花香的中原风,引来了好多文艺名家。

他们都是谁呢?

其中,有多位国内报纸副刊名家,如《人民日报》大地副刊编辑周舒艺,上海《文汇报》笔会副刊主编、作家周毅,《羊城晚报》花地副刊编辑部主任陈桥生,还有知名作家冯杰、何频、胡竹峰等。

他们相聚在四月的洛阳,一边饮茶,一边聊“书香生活和文艺之美”。

这场读书会,由河南日报社、洛阳市委宣传部、瓦库品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主办,《河南日报》中原风读书会、洛阳瓦库7号店、瓦库·茶舍精品酒店承办,《河南日报》洛阳记者站、《洛阳日报》和《洛阳晚报》等协办。

为什么约在洛阳?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副社长高金光说,因为四月的洛阳花香与书香共芬芳,是最适宜读书的地方。

在这个时候来洛阳,光读书可真是浪费。不是说“春天不是读书天”吗?事实上,与会的知名作家先后到新安县千唐志斋、丝路汉关,老城区洛邑古城等地进行采风。

遗迹古风,勾起了散文随笔作家胡竹峰的文瘾,回到酒店,他就在信纸上写下两篇游记。

文本配图均为网络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
仅此一张例外,即胡竹峰先生写在信纸上的游记,美哉


02
读书的形态在发生变化
作为一名副刊编辑,听了诸位副刊名家的话,真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广大读者也许更喜欢作家们的精彩发言。

何频,散文随笔作家,他的笔下草木情深。

“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在哪里?”何频自问自答,“你说动物不会思考,可你看《动物世界》,松鼠为了吃树里面的虫,会拿棍子捅它、吓它,远比乌鸦喝水复杂得多。在我看来,只有读书这一行为,人会,别的动物不会。”

何频是上海《东方早报》的忠实读者,今年1月,该纸媒停刊,已经看了好几年的何频,只好下载一个手机新闻客户端,继续看网络版。

“每天按照顺序,先看新闻,然后看上海书评,看艺术评论……”看了两三个月以后,何频有了新的习惯,每天早上对着手机进行摘抄。

“很多人说看纸质书的人少了,纷纷呼唤经典阅读,可我觉得,只是阅读的方式和形态在演变,阅读者其实更多了,文艺和知识的受众更广泛了。”



03
阅读,让自己变得通透
在读书会上,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三两本书,有的人听着听着,忍不住就翻起书来。

河南省作协副主席冯杰此时念了一首诗:“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冬有雪,收拾书本好过年。”

这当然只是一个玩笑,冯杰想说的是:“读书不一定是生活中的唯一,但是生活中必须有一种读书的心境。”

冯杰说:“读书从来都是少数人的事。”胡竹峰在这话里听到了一种悲观的态度,但他发现:“虽然我们感慨读书人越来越少,但是每次做读书会,一看,哇——人很多!”

“我想,读书这件事情,跟读书会这件事情是没有关系的。喜欢读书的人,像何频老师,不参加读书会,回去后还是会读书。不喜欢读书的人,参加十场读书会,回去后还是不会读一本书。”胡竹峰继续说,“我敬佩真正的读书人。我有幸认识一些前辈,他们从来不谈自己是如何阅读的,但他们把大量的时间花在阅读上,让自己变成一个特别通透的人。”

读书会后,胡竹峰聊起《四十二章经》,推荐身边的朋友读一读。这是一部不难读懂的佛经,可以帮你学习“人情练达,世事洞明”。

“现在这个社会蛮功利,一个人读了很多书,变得冷静一点儿,对烦扰的世界有清醒、冷静的认识,这就很好。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参与者,在阅读时则变成了生活的旁观者,有时候,生活需要旁观才能看得更清楚一些。”



原标题:好风凭借力 邀君来洛阳——中原风读书会首出省会,邀请京沪粤豫四地文艺名家,来洛对谈书香生活和文艺之美


    关注 晚报副刊精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