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讲堂】玉米苗期阶段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苗期阶段田间管理技术玉米苗期是指播种出苗到拔节这一段时间,此时正是生根、分化茎叶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在...





玉米苗期阶段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苗期是指播种出苗到拔节这一段时间,此时正是生根、分化茎叶为主的营养生长阶段。在一般年份春播品种需30-35天时间,夏播品种一般需要20-25天。

一、主要生育特点:地下部分发育比较快,地上部分茎叶生长比较缓慢。

二、田间管理的主要任务: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达到苗早、苗全、苗壮,为玉米丰产打下良好基础。

三、这段时间容易出现的问题:缺苗断垄、病害(苗枯病)、虫害(地老虎、蛴螬)、化肥烧种烧苗、除草剂药害等。

四、主要工作:查苗、放苗、补苗、中耕除草、防虫。

(一)板结、土块压苗。


(二)缺苗10%以上考虑补苗。

(三)中耕除草(打除草剂):注意除草剂药害。

(四)中耕松土。

(五)防病虫害:苗枯病、地老虎、蛴螬。

1、苗枯病

近年来苗枯病发生较为普遍,春夏玉米都有发生,有的比较严重,有的品种发病率达10%-20%,常造成缺苗断垄,有些病苗形成弱苗,导致严重减产。

(1)危害及症状

该病主要发生在玉米苗期,次生根生出之前,尤其是土壤含水量高的、土质黏重的地块。

最初,种子根或根尖变褐,后扩展成一段或整个根系,继而侵染到中胚轴,造成根系发育不良,根毛减少,无次生根或很少。一般从二叶一心开始,第1-2片叶的叶尖发黄,逐渐向叶片中部发展,严重的心叶青枯萎蔫。

到4-6叶时,出现叶片变黄,叶尖、叶缘呈焦枯状,心叶卷曲易折,随后,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干枯,无次生根或次生根少的则死苗,次生根较多的形成弱苗。

出现症状时,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将在茎的第一节间形成坏死环,引起茎部水渍状腐烂,次生根也逐渐变成褐色。严重时,症状逐渐发展,小苗枯死。

(2)预防措施

①选用抗病品种,实行种子包衣,特别是常年易发病的地块,要避免种植感病品种。使用成熟好的优质种子,避免种植不成熟的、霜冻过的、有机械创伤的、不适当的处理和贮藏的种子;

②合理配比施肥,增施磷肥,及时中耕松土,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植株抗病力。

(二)地老虎

(1)危害及症状

地老虎俗称土蚕,也叫切根虫,是重要的地下害虫之一,杂食性强,是农作物幼苗的大敌,2龄幼虫取食玉米心叶处,将心叶咬成针孔状,3龄后可将近地处嫩茎咬折,4-6龄为暴食期。头天晚上幼苗被咬食心叶,第二天中午就可发现幼苗心叶萎蔫。地老虎是一种日间钻进土壤,夜间出来咬食的害虫,防治难度较大。

(2)防治措施

①灭荒除草。杂草是地老虎产卵的场所,也是幼虫向玉米转移的媒介,所以播种前清除田间地头杂草可消灭部分幼虫和虫卵,同时铲除了产卵场所; 

②施用“敌杀死”。傍晚,按每亩用清水30kg,加入含量为2.5%的“敌杀死”药液(1500倍药液),搅拌均匀,满地喷洒。夜间“地老虎”幼虫出来危害幼苗时,正好与药物接触,即可中毒,次日清晨地里可见死虫,防治效果较好;

③“辛硫磷”灌根。可用50%辛硫磷乳油配制成1/‰的溶液逐株灌根,效果可达100%,在灌根时要注意不得将药液灌入心叶否则会出现“烧苗”现象;

④撒施毒土。把“地中宝”或“辛拌硫”粉剂渗细土或细砂,配成毒土,顺垄撒施在幼苗根际,每亩用毒土30公斤左右,防治效果也比较好;

⑤诱杀成虫。用糖、酒、醋液诱杀或黑光灯诱杀成虫;

⑥喷施毒死蜱。

(三)蛴螬

(1)危害及症状

蛴螬也叫核桃虫,其成虫为金龟子,是一种分布广,危害重的地下害虫,一般以幼虫越冬,它的发生以水浇地、下湿地为多。另外,土质情况对蛴螬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影响,壤土发生最重,黏土次之,砂土最轻。春播玉米出苗后,幼虫啃食根部,造成田间缺苗断垄。

(2)防治措施

①深耕整地,跟犁拾虫,以压低越冬幼虫密度。同时,在犁地时每公顷用50%辛硫磷乳油1500g拌细砂或细土375-450kg配成毒土,顺垄撒入地下,防治效果较好;

②播种时采用包衣种子;

③捕杀成虫。成虫盛期可利用其假死性进行捕杀。也可利用其趋光性诱杀成虫,效果也显著;

④人工捕捉。在田间发现幼苗叶片萎蔫,可进行挖根捕捉。另外,利用金龟子的假死进行扑打,保护树木不受危害,并减少土中蛴螬发生;

⑤灌根。灌根效果好,但工作量大。



    关注 新农有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