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勤奋无用:思考读书的意义

 

没有属于你自己的目标,你的勤奋属于谁?...



人总是会习惯一些事情。比如,我总是尽量把标题控制在16个字以内。比如,昨天发现自己已经两个月没有看其他公众号的文章了。比如,读一段时间的书之后我就会有“这样没意义”的感觉。比如,每当我试图做一些面向公众的事情时,我就会心跳加速口干舌燥。

习惯的出现是为了让人避免思考的痛苦。人总是惰于思考的,这是无数心理学实验证明的普遍规律。不幸的是,成长总是伴随着痛苦,这种痛苦首先是思考的痛苦,其次是改变的痛苦。即便某种习惯让我们感觉痛苦,我们也会习惯承受这样的痛苦而不愿面对改变的痛苦。

由于以上两个事实,很多人很勤奋地读书却没有什么收获。这样说肯定让爱读书的人心生不满,觉得我是个不怎爱读书的人,不知道读书的乐趣。事实当然不是那样。

我从小爱读书。我最早读到的是《天书奇谭》上册和一个迪斯尼人物画册,是最不爱读书的一个叔叔不知从哪里顺手牵羊牵到了家,然后送给了两眼放光的我。我的记忆不算好,但读书的点点滴滴都记在心头,或许随着时光流逝,记忆当中的感觉已经有所篡改,但基本场景都还在。小学一年级时的小满会上,表哥看到了《天书奇谭》,翻了翻,哈哈大笑,而我莫名其妙,书里有一句“元公说,你是从蛋里生出来的,就叫蛋生吧”,这很好笑吗?小学四年级参加竞赛回来,二表姐在我们家,翻开我的历史书看到徐悲鸿的一句话,“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她说她不理解这句话,父亲解释了一遍,她还是摇头。这样的小事我还能说出十几个。我总是如饥似渴地读书,也总是在读过书后怅然若失,因为我的周围有太多不爱读书、读不懂书的人。书里的世界距离我太遥远了,对我们很多人都太遥远了。书实际上是通向想象世界的一扇门,读书就是去到某个人或某些人虚构的世界里去游玩,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读书是很难对现实有所补益的。

在读书这件事上,我认同马斯洛的说法。他在《动机与人格》里面说,为科学而科学与为艺术而艺术一样,都是错误的。同样道理,为读书而读书也是错误的。读书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更好地生活需要不断成长。读书如果不能带来成长,也就不能带来更好的生活。

除了读书,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让自己成长,还可以选择其他途径。很多人希望从成功人士那里得到成功的经验。坦率地说,所有这样做的人,包括我,也包括你,都是想要走捷径。很不幸,那些功成名就可以指导别人成长的人早就忘记了成长的痛苦。事实上,只要最终取得了成功,有关痛苦的记忆便会迅速消退,丹尼尔·卡尼曼关于肠镜手术的实验以及冷热水的实验都揭示了这一原理。因此,无论怎样吸引人,这些人的经验其实与鸡汤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与其向成功人士学习经验,还不如带着点自虐的快感去不断地体验成长的痛苦。
——图片来自网络,戴小茹设计
如果读书而不能成长,你的勤奋就是无用的。这样的勤奋,并不比不读书好多少。

如果用一个公式来表述读书与成长间的关系,应该是这样:读书+好习惯=成长。

读书的好习惯由三部分构成,即读书前要明辨慎思选好书,读书时要眼到心到手到读好书,读书后要学而时习之用好书。

好书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从读书的收获看,好书是对自己当下要做的事有帮助的书,或者对自己将来的工作或生活有帮助的书;从读书的感受看,好书是能够让你受到震撼读两遍以上、做很多笔记的书,或者能够引起你的深入思考的书;从读书的功用看,好书是那些能够得到各领域牛人一致推荐因而能够培养共识的书,或者是那些能够教会你独立思考的书。

读书的方法非常多,核心只有四个字:消化,吸收。我读书较慢,以往读书很少读两遍以上,还自以为记忆得很清楚,有点自得。检验读书是否消化吸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去写书。一动笔,你就能发现自己是否真的理解并记住了你读过的书。有的书理解了,没记住,不能引用精彩句子,文章就会失色不少,有的书记住了但没理解,需要进行评述时就讲不出独到见解。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第一篇第一句。没有体会到这句话所说的快乐,读书多半没什么收获。好书值得一读再读,读第二遍,第三遍,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检验我的这种说法不用找本书读第二遍,如果你以前听过“人不可有傲气不可无傲骨”,那么,现在不妨再想象这句话的意思。年龄阶段不同,感受是不一样的。小时候,我的理解是“对人不可骄傲,但要有自尊要敢于维护自身尊严”,现在,我的理解是“不要对不如你的人表现出不尊重,也不允许别人不尊重你。”归根结底,做人还是要骄傲一点的,只不过最好谁也别惹谁不高兴。
读书带来的成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认识世界,认识自己,改变自己。

认识世界,一是尽可能多地增长见识,二是掌握这个世界的基本规则。书可以让一个年轻人有超出同龄人的见识,让好学者有超出同龄人的成熟。多数见识只是带来趣味,只有少部分见识能够转化为力量,因为书带来的见识与现实中间有一道阻隔,那就是你的经验。你的经验少,书中告诉你答案你也未必能够理解。比如刘墉的《我不是教你诈》,没有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过的人只能读出“毒鸡汤”。还有《圈子圈套》,没有同销售打过交道的人可能也体会不深。至于世界的基本规则,如果见识不足,你的理解大概只能停留在司马迁所说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性攘攘,皆为利往”这句话。但如果你了解一战、二战的背景,了解鸦片战争、中法战争背后的纠葛,了解港澳回归的内幕,你的理解肯定不一样。二战之后,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纷纷独立,这之后发生的很多事情也是非常有趣的,传销是从尼日利亚传出来,津巴布韦被美国“经济学家”忽悠得陷入严重通货膨胀,秘鲁出了一位干了很多实事的日裔总统(后来成为逃犯),委内瑞拉一度迫使美国不断让步,査韦斯死后却陷入混乱,很多人埋怨起了查韦斯,等等。中国的反贪也是很好的教材,帮我们认清人的贪婪。但是,这只是世界的暗面,明面上看,还是有很多为国为民的伟人存在。

认识自己,一是明白自己作为人的通病,二是明白自己作为人而具备的能够改变自己的天赋。作为一个人,我们有很多缺点。鸟类会将第一眼看到的动物视为亲人,这是习性学研究的内容,人类也有很多与这种反应类似的反应,《影响力》《超越智商》《思考:快与慢》《简捷启发式》等书都是在讲这一类反应。而积极心理学,《学习乐观》《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幸福超越完美》都是在讲我们改变自身的能力。

改变自己,一是想明白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二是去成为这样的人。不过,没有资历、资源却喊出口号要改变很多人命运的人总让人心生警惕。自己做不到或不相信的事情,是很难让别人相信的。盲目崇拜他人是非理性的,但不加思考地相信别人也很可怕。假如目标不合理,动机就会有问题,因而多半不能实现目标。比较合适的自我成长目标是从自己的优势出发,不必按照一万小时理论去刻意练习三年,很可能只要一年甚至半年时间就能小有所成。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写下一些非事件性的目标,对自己的思维习惯和错误观念进行校正。
在这个社会呆久了,说实话需要很大勇气。但是,实话很可能只是来自个人感觉的判断。因此,在自认为说实话的时候不犯极端主义的错误,需要大智慧。

昨天集中时间翻了翻其他公众号,引起注意的就是“勤奋”。很多文章说不能瞎忙。可惜,我没有看到究竟怎样才算瞎忙,怎样才能不瞎忙的可靠标准。我觉得,只要你觉得这一天是没有意义的,你就是在瞎忙。只要你没有目标,你就不可能不瞎忙。但这还不够。

现实当中,二八原则、马太效应都是客观的现象,赵丽蓉、巩汉林的小品《如此包装》也反映了现实的一个重要层面。有很多人通过包装自己,通过前期的大笔投入让自己成为“二”里面的一员,之后,其影响力就会自动增长。原理很简单,内行是少数,外行总是爱看热闹。

图书有畅销书排行榜,这个榜的形成也离不开策划。美国在20世纪之前没有版权保护,很多书都是盗版欧洲的书,而在20世纪之后,则出现了畅销书排行榜,引领世界图书潮流。新华出版社副社长要力石的《畅销书策划88法》提到很多图书出版行业内的事情,比如很多书是冒名出版,卡耐基大全集之类是典型代表。攒书稿,追热点,自媒体如今做的事情图书行业早就做过。

上面两段说明什么道理呢?如果观念上没有转变,勤奋的方式就不会改变,勤奋方式不变,有些努力注定会无效,——如果你不去推广自己,不对自己做的事进行策划,连申请科研经费都困难。功利思维不能忘啊!工作要快,要千方百计推进,生活要慢,要放松身心享受。这个道理很有用。读书,毕竟也是功利的事。既要看到书是被策划了的,不要轻信盲从,也要看到自己的真实需求,学会读那些真正让自己成长的书。

最后的最后,也做一个推广,我在千聊直播开了一个直播间,根据课程设置,转发后每增加一名学员可以得到课程费的一半。

请大家多多支持!可以直接点“阅读原文”跳转查看。


    关注 自我的成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