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不带走人成长的勇气

 

因为能鼓起勇气直面生活的无常本质,让时间在人身上发生作用,才能叫人真正地成长。...





林奕华被誉为“华人鬼才导演”,他的舞台剧作品大都以那些数千年来我们已经耳熟能详的故事为载体,去探讨当代华人社会中的成长、自我、时间和性别等议题。而在很多作品之中,都透露着他的“教育观”:直面生活的无常本质,让时间在人身上发生作用,才能叫人真正地成长。而教育,则要给人去成长的勇气。



从上个月开始,我最欣赏的舞台剧导演林奕华的第一部音乐剧《梁祝的继承者们》开始了再一轮巡演。于是我也拿出了那盒收藏已久的原声带,听着十八首曾经带给我很多触动的歌,回忆着剧场的情景,联想着当下的种种。

《梁祝的继承者们》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中国人上千年来耳熟能详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把他们从杭州的书院,搬到了现代的艺术学院。在这里,梁山伯、祝英台、马文才,甚至老师,都分别由十八个不同的演员来扮演,真正地消弭观众对“男生”、“女生”、“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区别,把他们还原成了一个个“人”,一个个“同学”。



生活就是不断的重复吗



古希腊有一个“西西弗斯”的故事,讲述西西弗斯因为欺骗了奥林匹斯山众神而被罚日复一日地推一块石头上山,而每次快到山顶的时候,石头都会滚落山脚,他只得从头来过。

音乐剧《梁祝的继承者们》排练照
戏里面的第一首歌,《为什么不能与父母谈生命的意义,只能谈生活的意义》有一段歌词:

上学 选科 不就是挑对象

毕业 找工作 不就是相亲

谈恋爱 不就是买房付头期款

结婚 不就是交屋 生小孩 不就是付房贷利息

小孩上学 不又是一次孩子当父母的开始



这些由我们制造出来的“人生规律”,让时间仿佛成为了一个闭环。

似乎,我们的生活和西西弗斯并无二致,一代又一代,我们每个人,都经过出生、上学、找工作、恋爱、结婚生子,然后我们的孩子再重复这一个过程。似乎,孩子的未来,就是我们的现在,我们的现在,又是上一代人的过去。我们喜欢过的四驱车、爆旋陀螺、yo-yo,我们吐槽过的老师、喜欢过的异性、逃过的课考过的试,我们的下一辈依然会经历。然后,我们会以“过来人”的身份叹息道:等你长大就知道了——正如我们的父母每天挂在嘴边的。

《梁祝的继承者们》排练照

杀死时间



更可怕的是,这份在一个圆圈里面循环的“时间”,可能还是“死的”,不会对我们产生任何作用。一如戏中这个在咖啡馆聊天的情节——

(演员两个两个对坐,说完两句交换位置,下面说台词的名字为演员本名)

黄俊杰:你喜欢聊天吗?

叶丽嘉:还可以,你呢?

(换)

叶丽嘉:我很喜欢,我可以跟你聊天吗?

王肇阳:好啊!

(换)

王肇阳:聊什么?

赵逸岚:随便呀!

(换)

赵逸岚:聊影集好不好?

郑君炽:《来自星星的你》你有看吗?

(换)

郑君炽:有!好好看喔!

彭浩秦:是喔,都教授好帅喔!

(换)

彭浩秦:是喔,好帅啊!

路嘉欣:聊完了,那还有什么好聊的?

(换)

路嘉欣:聊……哪里东西好吃?

赖盈莹:好呀,那里东西好好吃喔!

(换)

赖盈莹:是啊,超好吃的,下次一起去吃呀!

时一修:好,又聊完了。

……

这场戏里,林奕华让十几个演员同时饰演在咖啡馆聊天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聊两句,就交换位置,却让上一个问问题的人,在下一段对话里面变成回答的人。这样的安排,是导演在告诉我们,我们日常之中的很多“聊天”,其实只是自问自答,是为了填补时间的空隙所制造出来的无意义的声音片段的洪流。当我们再也制造不出这样的“洪水”时,我们便拿起了手机。

但是,和一个人的对话、发问,本来应该是一种“探索”的行为。探索,意味着我面对的对象,是未知的;发问换来的回应,是无法预料的;更意味着,所得到的结果有可能是我没办法控制的。更何况,听别人讲述自己的故事,还是一件需要负责任的事。所以很多人宁愿就这样“杀死时间”,把自己关在名为“规律”的牢笼里面,以期能度过安稳的一生。



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就和《三体》里边部分科学家提议把太阳系变成“低光速区”,用彻底消灭人类所有向外的可能性的方式来预防所有来自外星的可能攻击一样,所放弃的东西,比起我们获得的唯一的东西(安全)要来的更多、更宝贵。甚至,在面对不断改变的真实世界的时候,这唯一被紧紧抓住的“安全”,也会如同沙上建的城堡一样不堪一击。

时间的计量单位是情感



那我们该怎么走出这个困境呢?林奕华在他的另外一部舞台剧《贾宝玉》里面给出了他的回答。



《贾宝玉》的故事设定即和前面提到过的“凝固的时间”有关:经历了作为贾宝玉的一生的神瑛侍者回到太虚幻境,恢复了神仙的身份,却失去了自己作为贾宝玉的记忆。心有不甘的他,请求警幻仙姑让他再次下凡,重新经历这一切,交换条件是,即使他在过程中恢复了记忆,也不可以改变任何一件事的结果。(脑洞插:如果警幻仙姑是个科幻迷,她提出这样的交换条件大概是为了避免出现“祖父悖论”XD)

在“宝玉被笞”一场中,原著的描写是因为贾宝玉与北静王府的戏子琪官过从甚密,甚至鼓励她离开王府,由此惹怒了王爷。这事被贾宝玉的父亲贾政知道了之后,贾宝玉被笞打了一顿。这段情节到了舞台上,林奕华对它作了一个“后设”的处理:被笞打的贾宝玉,反过来抓起棍棒,打向父亲,大声质问他,为什么要为了区区“家族面子”就痛打自己的儿子。贾政坦白道:其实贾府早就外强中干,表面上还是一个名门望族,实际上却只是靠着家里有一点点非常疏远的皇亲,以及王熙凤在外面放高利贷来维持门面生活。如果这次得罪了王爷,那整个家族就会一起遭殃。然后,宝玉把棍棒交还给了父亲,自愿被笞,“结果”得到了延续。



在这看似重复的时间,没有进展的时间中,林奕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情感,或曰同理心。在他看来,时间不是用一秒钟、一分钟、一个小时来计算的,而是用情感。假如贾宝玉像时下很多流行的“复仇”故事那样,“推翻”父亲,从受害者变成加害者,其实其中的时间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因为“受害—加害”这个结构还在延续,只不过是换了不同的人,正如《梁祝》里边咖啡馆那场戏。

宝玉的成长,不在于他改变了“被打”这个结果,而在于他跳出了这个循环。因为他发展出了同理心,把自己的情感(而不是情绪)放进了父亲的位置,看见了父亲的身不由己和自己的有选择,然后凭着自己的自由意志作了一个选择。这一刻,他清醒了。

教育是不带走人成长的勇气



要像剧里的贾宝玉一样,去重新经历一次所有,去作后设的思考,最终打破板结在华人社会里的“凝固的时间”,觉醒和成长,到最后能够重新站在一个未知的未来面前,能够去探索,这是一个无人可以替代的很痛的过程,所以也是需要极大勇气的过程。(相比之下,做“职业生涯规划”简直易过借火)

而最不缺勇气的,可能就是孩子。教育家Ken Robinson曾经讲过一个故事:一位女老师带的小学班里,有个女孩平时总是很难集中精神,但是有一节美术课上,她很难得地长时间专注地画着画。
老师:你在画什么呀?

女孩:我在画一幅上帝的画像!

老师:可是从来没有人见过上帝,知道上帝长什么样子。

女孩:他们很快就会知道了

但是随着生理年龄的增长,我们越来越被要求“长大”,越来越不被允许试错,要遵循某些“人生规律”去做好“生涯规划”。

如果,我们的孩子从小就不用这样“长大”,而是被恰当地鼓励,在探索未知的过程中认识自我,慢慢成长,那么,也许他们就可以更顺利地长富有同理心和创造力的人,开创新的未来,而不用再去经历打破“凝固的时间”这个痛苦的过程了。


所以,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家,可能是Sugata Mitra教授招募的这一块“奶奶云”。(点击阅读原文可了解“奶奶云”)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A

BOUTEDUCATION

关于教育

我们认为教育应该是不带走人成长的勇气的,你同意吗?在你心目中,你觉得教育应该是怎么样的呢?你喜欢自己目前正在接受的教育方式吗?
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们
期待听到每一个真实的想法
--- DREAM NEEDS ACTION ---


    关注 DNA实验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