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老家,留不下的城市, 深圳我们都错怪你了!

 

点击上方深圳订阅◆◆◆◆◆内容|,图片|,编辑|本文由「深圳情怀」整理发布长按...




点击上方深圳订阅

◆  ◆  ◆  ◆  ◆


本月19日,本报《夫妻年收入60万还买不起学位房,卖掉深圳小两居回武汉买4套房感叹:终于敢花钱了!》一文引起全国读者的广泛关注。
那几天看到这条报道的你,
是不是有种心好累感觉!
于是很多网友开始不淡定了,高呼着
“我要回老家!”
可是你真的回得去吗?


潇洒果断的房姐“小鱼儿”让人羡慕不已,但深圳到底走还是留?每个人的选择都不同。

他们可能没有小鱼儿那样的“丰厚积累”,收入不高,甚至还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他们“艰难”地漂在深圳,却又对它难舍难分。

调查:其实更多的“你”回不去

“卖房离深,你愿意吗?”日前,有深圳媒体根据此前本报的报道发起了话题调查,在调查平台样本群中,男女比例接近7:3,年龄分布大多集中在22~42岁的中青年,本科以上高学历的白领占七成。



调查中,愿意用深圳一套房换二三线四套房的用户仅占21.56%,他们选择了“落叶归根,在老家舒舒服服无压力”这种生活方式。约有45.41%的人认为不能换,因为“深圳房价涨幅高于武汉”。剩余33.03%的用户则属于还在打拼的无房一族,他们选择了“换,但前提是得有房”。

调查数据显示,超过2成网友至少潜意识里愿意卖房离深。但事实上,如果真要走到离深那一步,更多的“你”是回不去的。

记者了解到,在深圳,如今有房一族以白领或中间阶层居多,这些人又大多为技术精英、公务员、生意人、金融界人士等,很多原因都让他们很难离开一线城市其中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回去你能干什么?

(1)真要回去靠做“房东”吃老本?显然很多人是不甘心的。

(2)回乡创业?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一着不慎就有可能耗尽你半生积蓄不说,既然创业为何要放弃深圳如此好的创业环境?

(3)回乡找工作?其实也没那么容易,很多人所从事的IT、金融等工作在内地的发展,某种程度上肯定是不如一线大城市的,工作机会自然也没一线城市多。
可见,在深圳,你其实更多的是回不去!!!

深圳的夜景有别样的美,
长留,长留,
我们不是一群可以长留的上仙,
只是人间手无寸铁的凡人!
深圳,我想抱抱你,
却感觉如此天差地远,再无可能!

我们是一名名默默无闻的打工族,
活在这个灯火辉煌的城市里,
进不来,出不去,一座围城,
就把我们困在了徘徊不前的尴尬深渊!
那么,打工者在深圳的生存状况到底如何呢?

打工者认为城市待不下去可以回老家,如果真的是这样,当初还会出来吗?

老家是将来想回就回得去的吗?
★  中国打工者的现状  ★




这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2014年全国打工者的人数为27395万人。

这是一个做出了巨大贡献的群体:

在这近3亿打工者中,8400万人从事着制造业,我们穿的、用的都是他们制造的;6000万人从事建筑业,我们住的房子、走的公路铁路都是他们建设的;2000万人从事家政工作,她们照顾着别人的孩子、别人的老人,却见不到自己的孩子……

这是一个付出了巨大代价的群体: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全国农村流动儿童达3600万,在农村的他们见不到父母,在城市的他们难以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权利……

当这些群体被问及:


深圳是想离就离得开吗?老家是将来想回就回得去的吗?

通过调查了解,一幅“拼图”展现出了中国新工人的并不乐观的现状:待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迷失在城乡之间。
★  待不下城市,回不去老家  ★


打工者在城市打工,但是他们的工作很不稳定,并且很多人没有社会保障。根据我的调研数据,打工者平均一到两年换一次工作,根据2014年国家统计局的数字,只有16.7%的人有养老保险,只有26.2%人有工伤保险。

打工者在城市生活,但是他们在城市买不起房子。一部分人支出了自己全部的积蓄、甚至借钱在老家的镇上买了房子,或者在村里盖起了房子,但是,那是一个回不去的“家”,因为必须在城市打工才能维持生活。

打工者结婚了并且有了子女,但是他们的子女很多不能在城市的公立学校入学,因而被留在老家由祖父母抚养照顾,有一些干脆长年学习和生活在寄宿学校里;那些有幸可以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们在城市被称为“流动儿童”,从名称上看就好像他们要重复父母的命运。



农业是人类的生命线,农村和大地是生命的根,如果没有了农业和农村的健康发展,任何城市的发展建设都是无根的、虚幻的繁华。但是,今天,中国的农村大地却是被我们抛弃的地方。

农业收入非常微薄。在我的实地调查中,收入最高的一户河南农民靠农业的收入只占打工收入的一半,而收入最低的一户四川农民由于受灾,收入只占打工收入的2%。并且,农业生态系统在瓦解,基层组织作用严重缺失。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打工者不是现在回到家乡,而只想着老了以后回去,那么老了以后,可能就更无家可归了。



打工只是为了养家糊口。调查结果显示,被问及“为什么打工?”时,大多数工友的回答是:为了养家糊口。

当我们的思想仅仅停留在自己可以养家糊口这个层次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只要使劲干、拼命干,命运就会改变,也许不会想到其他人和社会对改变每个人命运的关系。

更具体点儿说,其实无法维护自身谋生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权益。如果多数人是这样,那么可能到头来个人的愿望什么都实现不了,大家都很难养家糊口,因为大家的利益没有人去争取。



“过客心态”是打工群体迷失的最显著的特征。打工者生活在南方的工厂宿舍和北方的打工者聚居区,生活条件都非常差。但是,因为大家都认为打工生活只是暂时的,所以就可以将就和忍受。

在生活中的“过客心态”,会让他们不去争取很多的现实需求,比如,对居住权、对居住条件的要求。在工作中的“过客心态”,会让他们不去争取自己应得的权力,没有任何抗争的动力和谈判的合力。

事实上,从居住地的稳定性来说,打工者倾向于在一个地方落脚的趋势是明显的。很多在深圳打工的朋友也已经在那里“暂住”十多年,甚至二十多年了。

打工者的“过客心态”看似是一种无奈选择,其实却正是资本霸权的胜利,资本本来就是“过客”,它的目标永远指向最廉价的劳动力,而打工者的“过客心态”完全符合资本的逻辑,迎合和支持了资本的扩张和逃离。
★  打工者未来的可能性  ★


打工者的未来在哪里?或者,打工者子女会有比父母好一些的未来吗?可以猜测到两种可能性:一个是未来更加糟糕;一个是风云莫测。

打工者的未来,一是取决于自身的思想和努力,一是取决于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环境。

一个打工者苏浩民,他属于典型的“打工为了谋生”的类型,并且在自己的努力下,去年在湖北老家盖起了三层楼房,一共花了30多万,自己存款20万花光,又借了10多万。

另一个打工者王海军,是一个爱思考的青年。当然,为了生存,海军工作非常努力,而且贷款在苏州打工地买了一个小公寓,首付14万,贷款14万,每月还款1600元。



后来,听说两个人都后悔了。浩民说:“盖了房子也回不去,现在就后悔了,但是想卖也没人会买。”

海军说:“房子面积不够子女就地入学的要求,妈妈最近又身体不好,回老家才能照顾,每月要还贷就被工作牢牢套住,实在后悔。”

浩民和海军都属于深圳的技术工人,是打工者中收入稍高的,状况也是极不乐观。

所以说,当教育公平不能实现,当盖房子只是为了资本牟利而不是为了生活,无论打工者个体如何努力,都无法改变命运。

很多打工者辛辛苦苦打工,期望可以改变子女的命运。实际上流动儿童的情况很不乐观,小升初无法在城市入学就开始沦为留守儿童,不想留守的很多就早早辍学,再加上很多孩子在缺少关爱和学习乐趣的情况下,很早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  打工者未来的出路  ★
如果我们想要有出路,首先需要知道什么不是出路。




第一,如果身为打工者,却认为只有成为老板才有出路,那么就没有出路。这是因为,首先,老板一定是少数,甚至是极少数;其次,在这样的逻辑下,不仅不会去争取应得的权利,甚至会认同老板对其剥夺。

第二,自谋职业表面上的确自由了很多。但是,从劳动时间上看,很多时候是比在工厂工作更加严重的自我剥夺。

第三,当所有打工者打工的目的只是为了“养家糊口”的时候,可能大家都过不上好日子。

第四,当所有人都抱着“过客心态”的时候,我们不仅不拥有现在,也没有未来。

无论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前提是,我们要知道“我们是谁”和“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知道自己是谁”决定着个体的选择,而“做什么样的人”不仅决定了个体的命运,也决定着社会的命运。

如果打工者认同自己只是一个“打工者”,就接受了自己被“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命运,如果争取做新时代的“打工者”,直面现实,奋斗努力,就成为了主动争取自身和群体权益的一员。
★  后记:打工者的心路历程  ★


飘到外地多年了,发现身边有很多朋友、老乡、亲戚们身处在一种无根状态。很多人尽管在外地生活了多年,但总感觉自己还是个外地人,特别是没有买房的人,心中的这种想法尤为明显。

而另一方面,由于长时间离开家乡,家乡中的关系却也越来越来变得淡薄,有的人甚至是最后居家都飘到了外地,干脆到最后就很少回老家了。所以,每到春节等大的假期,这些人却感到无所适从起来。

回到老家,没有了曾经的激动和怀念,平淡如水,剩下的只是旅途奔波的疲惫。当然了,还有一些人是因为觉得自己混得不好、无颜见江东父老,都快可以成为“无家可回”一族了!



留不下的城市,没有得到认同感。对于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打工的人来说,可以说是一种真实的生活写照。尤其是在房价节节升高之际,让很多人都成了无房的北漂、深漂一族。这样,也让这些打工的蓝领、灰领、白领们心中多少有一种说不出的愤懑和彷徨。

留不下的城市,想留下确实很难。尤其是在今天,竞争激烈不说,还有更多社会上的妖魔鬼怪。所以,打工一族想变成当地人或是融入所在地城市,还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回不去的故乡,也没有了归属感。对于打工在外的人来说,有种鲁迅先生笔下那种‘近乡情更怯’的感觉,而更是有很多人,一点点地把故乡给遗忘在记忆里了。这真的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另一种成长的烦恼吧。

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尽管有点伤感,但的确是一种生活状态。而在这种状态之下的人们也会越来越多。特别是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加快,出外工作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而现如今,对于无家可回一族来说,在精神上的游离和失守可能是影响最大的。拿着微薄的工资、住着简陋的小屋、挤着水泄不通的公交车、还要面临时时失业的压力,对所有在外工作的人来说,在精神上寄托也就更为重要。

很多人可能倒下了,也有一些人为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在咬牙坚持着,其中也会有一些人经过拼杀终于有所成就。其实,这就是一种方式,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存方式。

对于故乡的眷恋,对于老家的留恋,我想这是国人骨子里的东西,也可以说是我们本土文化所熏陶养成的一种固有思维。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当时觉得这句话还是很有意思的,简单而上口。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在外生活时间的延长,对于家的距离有时却越来越远了。



很多人都会发现,过了多年,回家之后,发现有点物似人非的感觉,尽管自己离家的时间并不长。可是回到家之后,发现一切和当初自己离开的时候发生很大的变化,而儿时的同学、好友也变得无话可讲起来。

很多人是盼望着放假,盼望着回家。可是在家呆了没有二三天,却又急着离开,急切想回到自己在外地的出租屋里,尽管那其实还算不上自己的另一个家。

当然,现在随着交通的发达,过年的方式也还有很多。很多人都把父母接到身边来,在外地过个不一样的新年,这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  ◆  ◆  ◆  ◆  
其实,不管是否能留下,还是回故乡,总之要心里感到温暖、温馨、温情就好。

送给所有“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故乡”这种状态下的漂泊在外一族,让我们的心灵能够在初夏痛痛快快的洗个热水澡,好好休息一下!

内容 |  广州日报, 图片 | 网络 ,编辑 | 梦琪 
本文由「深圳情怀」整理发布
长按二维码订阅深圳



商务合作QQ: 5981133


点下面「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关注 深圳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