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是体育老师教的

 

中国的体育课我在刷动作打酱油,新加坡的体育课我在玩耍和学习。...



我在中国初中的体育课如果不是打酱油,感觉也和数学课刷题或者英语课背课文相似。新加坡中学的体育课看似一群小白在乱玩,内容却丰富多变,实用有趣。

这期的话题是中外教育/课堂文化差异。我想了半天我在新加坡受到的教育有什么和中国的不一样,恰好看到教育部鼓励高校招足球特长生的消息,就想起来了体育课。

本以为有关英语课的感叹会更多,但是回想新加坡四年的中等教育经历,有“没想到上这课也能一辈子受用”的感觉的,就是体育课。英语课也是一辈子受用,不过英语本来就是学校标配,在中国也是很受重视的科目,本来就期望着要好好学学好好的。体育课则完全是意料之外的收获。

西安交通大学编写的《大学体育》系列教材

中国体育课:刷动作 打酱油

之前我在中国上的初中也是校风相当自由的好学校,每次期中期末考之前会给学生放两三天的假,体育课从来没有被文化课占用过,下雨的时候也会在礼堂里上,学校的器材也还不错,至少球类管够,不至于一上体育课就只有跑步跑步跑步。上课基本是老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给大家发几个球,或者让大家排队上器械什么的,然后就是一个个去练动作……感觉和数学课刷题或者英语课背课文相似。初中三年,我学会了站立式和蹲踞式起跑、立定跳远、三步上篮、对墙垫球、推铅球、后翻上杠、分腿横越跳箱、乒乓正手和反手发球……总体来说在中国上的体育课似乎田径项目很多,幸好我并不讨厌田径,长跑的成绩还挺好的。

不过要说对体育有多大认知,那还真的没有。中国的体育课对我来说一直停留在“哦耶不用坐教室了可以去操场上玩儿”和“中考占30分要花半天去考一下”。体育考试和所有的考试一样可以靠突击。虽然学校招体育特长生,但我同班的女生大多对体育课不感冒,觉得没意思。我清楚地记得体育课有课本。里面有广播体操图解和各种体育比赛项目的规则技巧,很详细,插图很多,我还很喜欢看。可是最开头的教学大纲里列的那些目的,什么卫生保健知识、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增强体质促进健康、提高锻炼的自觉性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感觉从来没有听过都好遥远。特别是有时体育老师说一句“这节课大家自由活动”就走了,我就和男生一起去踢足球、打篮球,看起来是很自由,但我总觉得是打酱油:老师都懒得教了,这算什么课啊。

可能体育老师们也很难想得那么多,体育课不被占用已经算很好,把中考成绩都弄达标了就很不错,科学保健、终身体育的理想就暂且按下不表了吧。



新加坡体能测试项目图示。图片来自共和理工学院(Republic Polytechnic)网站

新加坡体育课:玩耍 健康

刚到新加坡的时候只知道中学体育也有考试:仰卧起坐、引体向上、往返短跑、直腿坐弯腰、立定跳远和2400米长跑(可以走)六个项目,总成绩分金银铜三等,分数不影响升学,不及格的话学校可能会通知家长注意小孩身体健康。

开学后的第一节体育课,热完身,老师拿了一个排球大小的球和两把椅子,说:“这个学期我们首先玩司令球(Captain's Ball),大家分两队,每队出一个人站在椅子上,椅子放在场地的两头。规则就两条:拿球的人不许挪步,只能原地传球;可以空中阻挡,不许打手。把球传到站在椅子上的队友手里就得分。好了开始。”

这样玩了一个月。班里除了一个女生是校篮球队指哪打哪的半专业选手,其余人基本都小白。每次中场休息老师也会指导些技巧,可惜指导归指导,到了场上一班小白谁想得起来用什么技巧?还是自顾自乱七八糟地打。球技提高是不指望了,倒是意外地开心:女生也可以放心大胆打球,完全不用担心打得不好,让我重新感到了玩耍的快乐。

起初我觉得这是因为学校是女校,没有男生看着女生比较放得开。后来上了初级学院是男女混校,发现体育课还是一样,老师每个月教一种比赛项目的规则,然后就是大家一起闹哄哄地玩。玩不好不要紧,记不住规则也不要紧,教的规则都都经过适当简化,老师也会在场边监督。四年下来我玩了篮球足球羽毛球,排球藤球(东南亚一带用脚踢的排球)曲棍球,还学过交谊舞和有氧健身操。

田径课也有。教跑步的时候老师一脸坏笑:“你们都觉得跑步还有什么好教的吧,来跑一个我瞧瞧。”然后炫耀正确的跑步姿势如何可以让膝盖亚历不那么山大。每年学校还安排去新加坡岛中央的蓄水池公园越野跑,那是我最喜欢的体育项目,沿途风景优美,还一天不用上课。

每个月第一节体育课的最后十分钟,体育老师会讲各种各样的运动保健知识。我学到了软组织扭伤要用RICE(休息Rest,冰块Ice,加压Compression,抬高Elevation)、热身的时候注意动作幅度避免受伤、小腿抽筋怎么处理、遇到有人噎住了先打急救电话再拍背、日常饮食尽量多样化、节食减肥和吃补品怎样算太猛。还有每年都要听好几遍:新加坡雷雨天气和高大树木都很多,打雷闪电的时候一定要尽快到室内躲避,站在空旷地方树木旁边会被劈哦被劈哦被劈哦……



2002年南洋理工大学女足参加本地高校联赛(不用找了这一场作者扭了脚在坐板凳)。校报记者拍摄。

终身体育:理想可以是现实

后来我上了大学,参加了学校的足球队,有一年我们还得了新加坡高校联赛的冠军。尽管参赛的学校一共就七所,我还是很高兴,把金牌带回家对爸爸妈妈各种炫耀。那年的队服是红黑色,非常好看。当时很要好的守门员妹子毕业后去了阿根廷,各种励志。

后来我工作了,有一次去跑半程马拉松,中途碰到有人小腿抽筋,我帮他扳直。

后来我一直很喜欢运动,不为减肥,就是觉得开心。

现在回头看中学的体育课,那堂跑步课和一个月十分钟的保健知识让我第一次意识到体育课的教学也可以很实用,让运动更有效更安全更舒适,进而让更多人容易发现运动的快乐。那些规则简单乱哄哄的球赛,玩起来没压力,我就会更加愿意去玩,在玩的过程中身体自然而然就锻炼到了。毕竟中学体育不是为了培养运动员,教太多专业选手比赛的规则和知识好像没什么大用,技巧也不需要练到多好,学生能遵守简单的规则、玩得开心安全就不错。哪个学生对哪个项目特别有兴趣,可以选择参加学校的各种体育社团,有职业教练辅导。这样的一套体系相辅相成,学校愿意投入,学生自愿参加,气氛很好,没觉得影响学习。

还有一点我印象很深,就是体育老师的态度一直很认真,从来没有扔给我们一个球或者叫我们自由活动然后就放着不管的现象,每节课都有内容,每次讲保健知识都会拿一个小白板和各种参考资料出来。这让我实实在在地有“体育是一门课,是体育老师教的”之感。

我觉得开招足球特长生和足球特色学校是一个好的开始,非专门体校的学校也可以有体育特长,应该能鼓励家长和学校在体育项目上多投入。希望对体育的投入坚持下去之后,对体育的态度慢慢也会转变,体育课也能成为一门对学生终身有益的课。

作者介绍:瑛伦,语言学爱好者,AB型双子座。爱游走,爱独处,爱二次元,爱三次元。从一个岛国到另一个岛国,明知现实骨感,理想依然丰满。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本公号内的文章欢迎大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文章来源于微信公号‘一拳八零’”

长按下面二维码关注公号“一拳八零”


    关注 一拳八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