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写意汉仙岩

 

神山圣水汉仙岩汉仙岩盘山日出汉仙岩盘山晨曦汉仙湖万丈石汉仙岩盘山夫妻银杏树汉仙岩盘山秋色山水写意汉仙岩在江西...







神山圣水汉仙岩



汉仙岩盘山日出



汉仙岩盘山晨曦



汉仙湖万丈石



汉仙岩盘山夫妻银杏树



汉仙岩盘山秋色

山水写意汉仙岩

在江西,有一个地方一说起来总是会让我神思遄动,情不自禁想走近它。这个地方就是会昌县的汉仙岩。

汉仙岩,山水与人文共交融,神话与传说互辉映。这里是丹霞旖旎江湖萦绕的山水画廊,这里是八仙传说如诗如歌的仙家圣地,这里是民族英雄文天祥留下浩然正气的人文高地。

山水画廊汉仙岩

从会昌县城往南驱车40公里,便是汉仙湖码头。七公里长的山水画廊,从这里开始起步。

游船缓缓启动,画廊风景一一舒展。身后是承载过一千年前北宋将军杨文广战事的杨子岩,迎面是筠门岭的入关处——万丈石。万丈石,巨石环列,天然屏障。万丈石原名军门石,是历代官府屯兵扼守筠门岭的锁关之石,军门岭也由此得名。后来的人们厌恶战争,便取一山的筠竹为名,改名为筠门岭。

汉仙湖宛如仙池,平静如镜,即使是面对一座座无语的山石,也仍然是温柔、婉约,散发着母亲般的敦厚滋味,一路拥抱着军门石、双蟒出水、人面石狮、骏马望江、群象出山、田螺石、盘山、雄鹰展翅……这些格外神肖的山名,不知是被湘水浸染得有了些禅味,还是被岁月打磨得没有了棱角,不见嶙峋,尽皆圆润,无不安详、泰然,让人丝毫也感觉不到往昔的风云战事。只有在导游说起长征出发前盘山保卫战、田螺与马赛跑等一个个故事或传说时,才令人目光凝视,对眼前一一迤逦而过的山峦生发出由衷的敬意或浓浓的兴趣。

显然,汉仙湖是得天独厚的,它融奇山、秀水于一身,集刚毅和柔情于一湖。一泓湘水,如玉带般飘逸在山峦之间。蓝天白云下,丹山碧水,清气氤氲,岸畔泊筏,村舍隐现,牛在食草,鹭在飞翔,大地演绎出一幅无比美丽的诗意画卷。

一小时水路,峰回水转,风景变幻,让行走在山水画廊中的游人们,无不宛若走进了一个仙幻的世外桃源,仿佛自己也被仙化了似的。

仙家圣地汉仙岩

人们只知道山东蓬莱是传说中八仙过海的地方,岂不知汉仙岩也是传说中八仙云游的胜境。

在汉仙岩,处处都濡染着八仙文化。会仙台、神龙峰、玉笋峰、汉仙印、仙姑鞋、白莲池、磨剑石、鹰蹲石……几乎每一处山水都有八仙的仙迹,每一座峰岩都有神仙的传说。

八仙之首的铁拐李,收了五代十国时后汉的一位将军为徒。铁拐李带着徒弟云游四海,见此处紫云缥缈、仙气悠悠,是个修行妙处,遂把徒弟留了下来。春去秋来,徒弟终于修成得道。修成者的名字叫汉钟离,得道的这片丹岩从此有名,叫汉仙岩。

得道后的汉钟离又在这里点化了韩湘子。韩湘子成仙后仍然喜欢到师父修行处与之对弈,有时也独自在山巅上沐浴天风,一不小心,腰带被吹下了深崖,遂有了美丽的湘江水。

江南小蓬莱,神仙得道处。其他众仙闻讯,纷纷云游而来。他们各显神通,往这片人间仙境植入了诸多的神话元素——

铁拐李柱着铁拐、拎着酒葫芦来了,他用铁拐杖在地上捅了一个窟窿,于是清泉涌流,成为饮了可长寿的石罅泉;张果老骑着毛驴来了,他将犯了戒律的雄鹰蹲锢在汉仙岩,让痴情的雌鹰只能远远地在汉仙湖那边日夜引颈相望;吕洞宾背着剑来了,他一来就呆了十年,十年磨一剑,炼成了一把寒光闪闪的宝剑,他举剑向一块巨石劈去,剑到石开;何仙姑驾着祥云来了,她唤来及时雨,在汉仙岩蓄了一个天池,在里面植上莲,直到荷花的芬芳弥漫整个汉仙岩;蓝采和吹着笛子来了,他不改顽性,假扮村姑,将凡心未脱的僧人戏弄一番,尔后现出真身,令僧人狼狈而去,遗下的僧帽化成了一块顽石;曹国舅一脸正直地来了,他依然关心天下苍生,在汉仙岩的最高处垒台祈雨,孝感天地,于是甘霖如注,湘水饱满,养育得湘水两岸莺歌燕舞,百姓欢笑……

八仙云游地,会昌汉仙岩。因沾染了这仙气,本就天生丽质的汉仙岩被笼上了一层迷人的神幻色彩,而显得愈加幽然、隽永。于是,那些伴生着八仙传说的一座座峰台、一个个洞岩、一条条山迳、一线线天光、一处处石门……无不生长着神话,氤氲着仙韵,让穿行于这些风景地的游人们飘飘然,时时有欲仙欲醉的陶醉感。

于是,有人比喻——汉仙岩是一个神仙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而神仙居住过的地方,能不美吗?

人文高地汉仙岩

如果说,山水画廊为汉仙岩赢得了“江南小蓬莱”的山水盛名,八仙文化把汉仙岩铸成了“八仙云游地”的仙家圣地,那么,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则一举把汉仙岩托举到“虔南第一山”的人文高地。

1277年,中原动荡,南宋濒危,元兵的铁骑已经踏入了赣粤闽边际的客家地区。朝廷疲于奔命,文天祥誓死保国。这年5月,文天祥率兵经梅州往会昌而来,抢占粤赣咽喉筠门岭,以图北上。汉仙岩热情地挽留了文天祥,文天祥在合掌门前合掌,在望天台上望天,在鞠躬门下鞠躬。然而,势单力薄,大厦将倾,一介文人的文天祥如何能够力挽狂澜、重振河山?会仙台上仙人散,神龙峰上龙远飞,八宝洞里宝深藏……文天祥满怀报国情怀,无以宣泄,他只能借助一仞崖壁书写下他对国家社稷的最后祈福:天子万年!

三空胜地,壁立万仞,英雄的悲壮呐喊在回荡,文天祥赞颂过的“春来奇洞红花陪,秋溜仙迳和云翔”的那几株鲜红的赪桐花在随之怒放。据说,从那以后,这种学名叫赪桐的花越开越盛,如今已开遍山谷、红透山崖,仿佛在把英雄气吐纳。

几年后,文天祥英勇就义于元大都。然而,英雄长逝,英雄的浩然正气却一直延续了下来——

得知文天祥就义的消息,残留在筠门岭的将士们,面朝北方,长久跪拜,然后集体改为文姓,尊文天祥为一世祖。他们用自己特殊的方式延续着英雄的血脉。

二百多年后的明嘉靖二十一年,明朝廷将目光聚焦了一回汉仙岩。粤赣闽边际地区长年闹匪,当年文天祥领兵抗元转战于汉仙岩的历史启迪了官府,于是,三省咽喉之地的羊角水边建起了一座“周三千尺、高三丈”,拥有兵署、官衙、宗祠、商铺、圩市等诸多功能的集军事、商贸、民居于一体的乡村城堡。今天,古祠堂庄严,通湘门幽深,古城堡威仪犹存,羊角堡成为会昌唯一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仅仅过了26年,清冷的汉仙岩也被人类的笑声温暖。明圆和尚和他的弟子真宁,来到了汉仙岩,建起了圆宁庵。开山的木鱼声声悦耳,唤来了远客近邻,燃起了文明烟火,抚慰着仙山幽谷,也把当年文天祥的悲壮故事再度传扬。

五百多年后,汉仙岩又一次被赋予了悲壮色彩。盘山,这块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之地,是汉仙岩景区最好的观景台。在这里,远可见天边的群山,峰峦重叠,苍山如海;近可观脚下的湘江,宛如玉带,栩栩如生。湘江水,形似羊角,从羊角村蜿蜒而过;古森林,葱郁叠翠,把过江坪绿化如诗。每个日出之时,彩霞璀璨,山河壮丽,盘山散淡着一种无以言说的美感。然而,就是这样一处锦绣山河,红军长征前却发生了一场血战——1934年4月,筠门岭被国民党重兵围攻,红二十二师六十四团进行顽强阻击,最后只剩下一个连退守汉仙岩盘山,直到弹尽粮绝,32位红军战士手挽手跳下山崖,在这片充满正气精神的土地上续写了更为壮美的绚丽诗篇。

汉仙岩,你从远古的神话中来,你从秀丽的山水中走来。你散淡的英雄气概养育人类精神,你绽放的岁月光芒温暖人类情怀。

汉仙岩,风景这边独好!

文:龚文瑞

图:李建平


    关注 筠门岭论坛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