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120岁生日了,我是专门来黑的

 

​再过几天,就是母校——西南交通大学的120岁生日了,在这喜庆之日,让我来黑一黑母校,以供大家思考。黑黑更健康~~...



再过几天,就是母校——西南交通大学的120岁生日了,在这喜庆之日,让我来黑一黑母校,以供大家思考。黑黑更健康~~

2007年,我开始了大学之旅,来到了西南交通大学,开启了多年的学习生活以及之后为我国的轨道交通事业做出了多年的贡献。在此,仅提出一些个人观点,以供后人参考。

section1:1896,1896,1896…

母校成立于1896年,是中国建立的最早的大学之一…所以每年,一看到“母校”,“1896”等字样,似乎总能收割一大堆的眼泪。这实在是没啥意义,类似于每年春节时,人们的“乡愁”之情一样。

在这里我只想说,不要总在乎过去的辉煌,应立足于现在,放眼于未来。当然历史悠久有历史悠久的好,我也没说不好,不过不要过于沉浸其中。现在时代发展很快,总是沉湎于过去,将会阻碍现在的发展,外在环境可不管你有没有悠长历史,有没有情怀的。比如我们伟大祖国有悠悠5000年历史,立足于世界是靠自己的实力,而不是靠把这个挂在嘴边。

我的第一个东家成立于1899年,是个百年企业,听起来很nb,高大上,但实际上嘛,各种关系错综复杂,管理僵化,思维固化,发展不佳,职工待遇很差,并且错过很多发展机会。但同行业另一家企业,企业很年轻,全部用新人,企业没什么毛病,发展快,职工薪水高。

我的第二个东家是一所高校,成立于1952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建立的,也是历史悠久。但是也是一样的管理僵化,思维陈旧,关系复杂,职工待遇较差。但其他省有一所新成立不久的高校,整体氛围积极向上,管理人性化,职工待遇也非常好。

所以,作为大学来说,历史悠久或许算优点,但是不要太过在意了,还是立足当下,着眼于发展。比如之前的香港科技大学,建校不足20年,发展为中国最好的大学(世界排名最高的中国大学)。

section2:轨道交通领域特色高校

母校本是211高校,在985设立之初,或许本应有母校,但985出台之初都是相应几所高校自己商量而成。最后出台之初发现却不在名单上。后来似乎不把母校列于其上又说不过去,就弄了个特色985,什么特色?轨道交通特色。

母校呢,一直以此作为标榜,表示现今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很好,所以我们学校发展也很好…

轨道交通行业好不好?当然好啊,没看到新闻上天天都在报道嘛,所以肯定是好嘛,但是这跟你有什么关系?你天天坐高铁地铁不就好了嘛,干嘛非要干这个行业...

实话实说,这对于母校毕业生来说,就是一大坑啊。我还有从事行业内的朋友,我都不得不为他们抱不平了,是搞轨道交通设计的,按理说,这么有技术含量的工作,而且还经常加班,还985重点高校毕业,一个月怎么不得万儿八千啊,结果一个月多少,两千多块…呃,我只想说,兄弟,你还呆在那儿干嘛,赶紧走啊…

在上学时,学校也不断鼓吹轨道交通好,轨道交通妙,轨道交通呱呱叫。但是其实上学时,就会发现周围其实很多同学都对学校的这套说辞不感冒,虽然上学时学的相关专业,但毕业后,坚决不从事相关工作,离得远远的。

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开什么会,也会不断强调这个行业种种好,还为很多同学不选择这个行业,导致母校在这个行业的从业人数越来越少而深感痛惜。同学们一般不买账。我觉得吧,这反而是好事,其实嘛,行业好,如果挣钱多、有发展的话,不用你学校说,人才自然会涌进来。如果挣钱少,没发展,没有人才进来那也很正常。人力资源,也是靠市场来调节的。

而且作为任何一个领域,如果你在里面呆了5-7年,也就是一般所谓的10000小时理论,如果你还没有成为领域内的专家,哪怕不是专家,也是小有成就,那你还有什么可干的呢...可是在这个领域,请问,你干了这么些时间,有成为专家吗?在专业领域内有话语权吗?可是我有朋友在很多发展快的领域里,干个3-5年就已经成为该领域专家了,这其中的差别真的不是一点半点的。

再说了,其实每年高校都会发布自己毕业生的就业调查报告。就拿去年母校的就业报告来说,就业薪水排行前10的专业中,不好意思,没有一个是母校的轨道交通特色,也就是没有一个专业是属于土木、交通、电气、机械这传统四大学院的。是不是感觉很打脸?

section3:同学来自全国,包容性好

交通类高校很特殊,因为这个种类高校全国数量少,但是人才嘛却全国都需要,所以一般交通类高校会在全国招生,本地生源较少。比方说母校虽在成都,每年招七千多新生,但只有一千多新生是四川人。哪怕是上海的高校,比方说上海交大,每年会有四分之一招本地人,但复旦大学每年会有三分之一招本地人。

客观来说,同学们来自全国各地,的确包容性很好,很少发生地域纠纷,而且也会有更开阔的视野,接纳程度更高。

但是由于学校引导不足等等各方面原因,导致母校学生普遍不接地气。比方说,很多同学在成都上了四年学,不知道如何正确选择一家好的川菜馆或者火锅店…或者高校周边区域,甚少能看到母校的学生在周边活动,比如干各种兼职创业之类的同学,就要比旁边的另一所二本学校的学生少很多,要知道那所二本学校多年前还号称“网络十大骗人学校之首”,但现如今人家已经开始一本招生了,发展挺迅速啊。

当然,这也不是没有原因,可能是由于,同学们基本上都不是本地人,对这个地方也不感兴趣,以后也不在这里工作。所以上学四年,自己只是一个过客,而不是主人翁的心态,周边的一切都跟我没什么太大关系。

这一点,哪怕是在各大高校外的商业街也能看出来。一般来说,高校周边都能带动很多相关产业,会有相关商业街之类,显得很是繁华。但是母校嘛,这么多年了,没有多带动发展任何商业街之类,就林湾村靠这个发了家,致了富。

section4:新校区

我进校之初就是在母校的新校区上的学。进校了学校总说新校区各种好,地方大,设施齐全啊什么的。其实进校时很多还在修好不,等修好了都毕业了。我要说的还不是这个。

国内很多学校发展为了要更大的地方,选择了在城市周边郊区选择了新校区,说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很多高校选择的地方已开始周围啥也没有,就一片荒地。比方说,母校的新校区占地3000亩,是不是很大?校舍及风景的确都非常美。

但是作为高校都需要新校区,在这么多年过去了,其实已经验证了这个思路不行的。就比方说现在的经济行政中心还是在城里市区,如果高校设立在周边,那对于学生的发展势必不利。其实,这一点,北京的高校就很坚持,很少设立新校区,比方说清华北大。前一阵子还传出北京多家高校要搬往河北,但最后又纷纷出来辟谣。其实不搬就对了,搬了可未必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section5:正厅级高校

大家心目中的高校是个什么单位?教育单位?按照单位划分的话,高校属于事业单位,并且还有行政级别。比方说清华北大是全国唯一两所正部级高校,也就是说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是正部级官员。而母校呢,是一所正厅级高校。

作为一所行政机构,那里边势必关系各种复杂,这就不再赘述。比方说我上学时需要找学校相关人员办一件事,结果办了两三年都没办好,各个部门不断推三阻四的,反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效率低下,并且态度极差。如果能按网络上给好评差评的话,那我一定给他们的服务一个差评。

高校嘛,还是得去行政化,要不然怎么发展得起来...

section6:专家、教授

提到大学老师的工作,很多人会想到高知、专家、教授、大师…我工作学习多年,接触的大学老师也甚多,也的确有很多教授,那真是大师级别,我打心眼里佩服得五体投地。知识、人品、见识都无可挑剔。

至于有的嘛,我觉得,老师的话,还是听听就可以了,别往心里去。大学老师,虽然看起来很高端,但是由于圈子的局限,很多时候在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思维就很局限。比方说,我有一朋友,女的,有一个很好的去外企的机会,但是导师说,女孩子嘛,还是要去国有单位,还是要搞技术...然后,就杯了个具了,工作并没有想象中的愉快,反倒是各种钱少活多离家远...

所以,不要听信权威,不要屈服权威。别人的意见应不应该听呢?应该!但是要怎么做,还得自己分析后再行决定。

section7:大学老师工作

刚才说大学老师是从学生角度,现在再来从工作角度谈一谈。大学老师的工作并没有想象中的高大上。由于大学是行政单位,所以现在很多青年大学老师过得并不好,不仅不好,甚至说是苦,而且挣得也不多,新闻相关报道很多,就不再赘述。

我听过这么一个真实的事:有一个人,家境一般,上美国去读研究生,读完后,他导师对他说:好了,你现在学有所成,可以出去挣钱了。本来他想留在学校研究机构搞研发,但导师拒绝了。

我觉得那个导师的思路就很好,从实际出发,学生家境一般,年纪轻轻,正是需要钱的时候,就该去挣钱,呆在学校里边是挣不来钱的。

并且大学老师由于圈子有限,有时思维局限,并不是人人都是大师级。在做很多决定时并不十分高明。

而且大学老师身份、社会地位看起来很高,不好意思,也仅仅是看起来而已。周围有大学老师朋友的小孩上幼儿园、上小学时还不是乖乖去给幼儿园、小学老师送礼。但从没见过给大学老师送礼的...

finally:没有了。

都已经七个方面了,也该召唤神龙了...

大学教育,是教授学习方法的教育,也就是说,按正常来说,你上过大学之后,今后学习什么知识都可以自学。爱因斯坦就说过:大学就是你把所学的专业全都忘掉而剩下的东西。而且毕业后,也不一定非要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还请哪儿好奔哪儿。望与诸君共勉。

最后,毕竟是母校120岁生日了,还是祝母校生日快乐!祝学弟学妹们早日找到男女朋友。毕竟是爱之深,责之切。

感谢大家关注肖俊的个人微信公众账号,愿和大家一起好好学习,天天想上!


    关注 好好学习天天想上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