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创客精神与教育相遇

 

为什么能用积木搭出各种形状怪异的高楼大厦、能用橡皮捏出各种富有想象力的东西的孩子,上学之后创造...



为什么能用积木搭出各种形状怪异的高楼大厦、能用橡皮捏出各种富有想象力的东西的孩子,上学之后创造力和想象力都被磨灭了呢?

创客,源于英文单词maker,不以盈利为目标,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以用户创新为核心理念,是创新2.0模式在设计制造领域的典型表现。

创客空间源于麻省理工学院比特和原子研究中心发起的Fab Lab,他们希望通过用户的参与来缩短从技术研发到应用需求的链条的。而Fab Lab的最初灵感来源于Gershenfeld教授于1998年在MIT开设的《如何能够创造任何东西》课程,很快成为他最受欢迎的一门课。没有技术经验的学生们在课堂上实现随心所欲的创造出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产品。在此情形下,教授认为与其让学生接受科学知识,不如给学生装备、相关的知识及工具让他们自己来探究科学知识。随后,第一个Fab Lab于2001年在波士顿建立。第一间Fab Lab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拨款建造,旨在提供完成低成本制造实验的所需环境,为创客提供们制作、交流、共享知识和资源、项目协作的场所。

当创客精神与教育相遇,“创客教育”便诞生了。创客教育集创新教育、体验教育、项目学习等思想为一体,契合了学生富有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天性。以课程为载体,在创客空间的平台下,融合科学、数学、物理、化学、艺术等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创客教育的关键点是把创客空间整合到现有的教育项目中,要把课堂变成一个充满活力的空间,鼓励学生创建物品、发明工艺、分享创意点子。创客课程主要有以下一些要素:动手做,开放和分享,大胆尝试,迭代设计,注重美学,打破年龄歧视,强烈的个性化学习,技术是基本要素,学生自己掌控学习等。


    关注 小卢笔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