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师为盛】刘继常(机械工程)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英国皇家物理学会(IOP)和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MSE)会刊评审、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致力于研究增材制造(3D打印)与再制造、激光加工工艺与装备、铸造工艺与模具等。...



刘继常

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英国皇家物理学会(IOP)和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MSE)会刊评审、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
近年来,刘教授在专业研究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 除了成功研发了半导体激光机器人3D制造与再制造设备、金属3D打印机外,还在激光熔覆(沉积)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如Nature(自然)子刊Scientific Reports等)上发表数十篇文章,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CISTI)发表的有关激光熔覆科学技术全球发展状况的评述文章(Dubourg L, Archambeault J. Surface & Coatings Technology,2008,202:5863-5869)中,把申请者的研究工作评价为亚洲区的典型代表之一,等等。

“来,给你们看看成品!”刘教授笑着捧出办公桌的抽屉里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袋子,小心翼翼地打开。拆开两层旧报纸后,两座栩栩如生的雕塑呈现在我们眼前——一朵美丽的玫瑰,一座优雅的长颈花瓶。别以为这只是两座普通雕塑,它可是由金属3D打印技术制造的呢!2012年,湖南大学刘继常教授在完成半导体激光机器人3D制造与再制造设备研制后,决定全部采用国内加工生产的零部件研制出金属3D打印机,并用本地生产的金属粉末打印出来金属零件,实现金属3D打印机的国产化。两年多来,刘教授不断完善该技术,制造出更精美的成品,并致力于把该技术应用到更广阔的领域中。是什么激励着他的科研之路,教学、生活中的他又是什么样子?让记者带你走近刘继常教授。
为国为民 勇往直前
“回顾以前,前两次科技革命我们国家都没能赶上,现在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我们一定要尽量赶上,不能什么东西都依赖进口。”作为优秀的科技人才,一心为国的刘教授一直希望能够传播先进理念,推动我国自主创新与科技的发展。另外,随着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到来,互联网日益发达,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主要研究激光熔覆工艺且对与之相关的金属3D打印技术也充满了兴趣的刘教授决定研究金属3D打印技术,向世界难题发出挑战,做中国“吃螃蟹的第一人”。然而,通往成功的道理上总是会布满荆棘,“自主创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十分艰难。3D打印技术作为新兴的高端科技,人们对其了解有限,因此刘教授的研究很难获得认可和支持。加之是自发研究,刘教授只能在不影响其他工作的情况下来研究金属3D打印机,时间精力不够,加之资源缺乏,困难重重,但刘教授却从未想过放弃。在研发期间,刘教授每天在完成学校工作任务之后,为了赶进度,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二十多天设计、绘制了二百多份图纸;他经常在人们合家欢庆节日的时候,一个人使出吃奶的劲抱起钢板进行装配。经过近两年的辛勤努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之后,终于研制出了金属3D打印机。“我研究的金属3D打印技术,随处买的金属粉末都可以作原料,不用再买国外的原料,而且技术指标要求也并不高,这大大降低了成本,符合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购买力不强,资源急剧减少,必须节约资源的国情。”教授自豪地说。

尽管刘教授的3D打印机已经试制成功,但要使3D打印技术成熟并推广应用,还有许多路要走。“目前我在做生物医学组织工程方面的研究,希望用3D打印解决器官移植的问题。”刘教授说。传统的器官移植是指将健康器官移植到另一个个体内并使之迅速恢复功能的手术,这就意味着需要有人提供健康的器官源,这使我们不得不考虑手术对器官提供者造成的不可避免的损害。然而应用于组织工程的3D打印技术只需抽取病人的少许细胞,便可成功培植许多细胞并打印出需要移植的器官,与传统器官移植技术相比,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与此同时,刘教授还在继续进行激光再制造等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着眼于为各种零件的加工制造与再制造提供新的技术手段,节约资源和能源。
辛勤耕耘 桃李满园
硕果累累仍然不懈地躬身耕耘于学术沃土,教授做到了真正将生命融入了学术与科研工作中而无怨无悔。他认为当前的大学教育应该力改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模式,把学生带入实践当中,使他们真正感悟生活,理解科学的奥妙,带着兴趣学习,从而使学生们热爱学习,勤于钻研。在上材料这门课时,教授就把光纤带入教室,让同学们仔细观察实物。“教学强调理念的传播,要创新教学理念,要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学校也可以充分发挥我们教师本身的教学资源与人脉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搭建更好的平台。”因此刘教授平时教学时常常结合自身的科研工作,给出生动活泼的案例,有机会就会把学生带入实验室甚至是企业,让他们亲自观察亲自体会。刘教授关于教学的特别方式以及对科研的严谨态度也深深影响着他的学生们。在教授的学生王兵看来,教授是个典型的“工作狂”。“刘教授的3D金属打印实验室离校区特别远,所以不到六点都要起床,每天还有高强度的工作,特别辛苦,但他还是当日事当日毕,否则绝不休息。”当被问及为何会考刘教授的研究生时,王兵笑着回答:“我是河南人,当时在网上看到了刘教授的资料,觉得他是个很认真实干的人,能够让我真正学到很多知识。”“刘教授对我最大的影响就是教会我认真做事。”他补充道。 然而,工作至刚,亦可兼顾生活之柔,在学生眼里,教授虽然对工作要求很严格,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是个非常平易近人的人。正当记者采访时,一位大四的学生进来请教授修改其论文。教授接过稿子一看,马上就指出了论文中的一个漏洞,“激光熔覆3D打印机的核心部件”的机械结构设计不正确。学生拿着图仔细地看了看后,恍然大悟,但仍对几个地方存在疑问,于是教授拿着论文,仔仔细细地给他解释好几遍,讲了十几分钟,直到他弄懂为止。“教授的脾气特别好,给我们讲解问题很耐心,平时我们都喜欢和教授探讨。”
恬淡生活 致虚守静
当谈到自己的日常生活时,刘教授笑着说:“真的是非常忙,别人是为生活而工作,我是为工作而生活。很少有自己的个人的时间。”可是别看教授工作上这么努力不知疲倦,偶尔闲下来时也有“居家暖男”的一面呢!教授表示自己喜欢安静的家庭生活,有时间总是在家里帮忙洗洗碗,扫扫地,早晨起来会打打太极拳,以平衡高强度的工作带来的负担。“时间充足的话,我也会出去爬山,旅游。现在还希望可以戒酒。”教授笑谈。这种对生活的热爱与恬静的心境,也是教授耐得住寂寞潜心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原因吧。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科技创新不仅要紧跟世界前沿,更应该有超越意识,刘教授身体力行地证明了这一切。正如刘教授所说:“我希望大家把主要精力放在创新上,如果大家都能把好的东西做出来,那么我们的社会上好的东西就不会少,也就不需要盲目进口国外的东西了。”
来源:湖南大学新闻网

微信编辑:小瑶
▼▼▼


    关注 湖南大学研究生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