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修行 感悟行拳 站桩要领

 

行拳感悟文/程峰龟息蛇盘丹炁腾,身携太极乾坤清。推窗夜月松涛涌,探雀疾影叶落宁。扑剪抖虎啸山涧,飞蹄野马撞崖...

行拳感悟

文/程峰

龟息蛇盘丹炁腾,
身携太极乾坤清。
推窗夜月松涛涌,
探雀疾影叶落宁。
扑剪抖虎啸山涧,
飞蹄野马撞崖鸣。
逸龙翻浪涛雪纷,
娴鹤舒翼云水行。
奔鹅踏水虚劲顶,
悠猫进退顾盼灵。
穹鸥旋绕俯冲海,
地火收寂混沌鼎。



修行的快乐

文/王师忍  2016.4.20     

深山独享修真福,静安心品道德芳。

有为之时赏仙界,无为之处日月常!

一个人可以失掉很多东西,唯独不能失掉快乐。快乐有真实的,也有虚假的,真实的快乐是一种心境内在的反应,不假于外在的任何因素;虚假的快乐是一种外界的刺激,以外在因素获得感官的娱悦。一种心灵感受发源于心灵深处的快乐是真实的;因着周围引发的快乐是虚假的。所以,快乐是内外有别的。
内在的快乐不以物质丰富或贫瘠、权力至高或卑微而变化。快乐一定是生活的源泉,坦途、险滩时有快乐就会一路欢歌!

外在的快乐追求感官满足为目的,以外界的占有而满足,这样的快乐,满足时,是快乐的,失去时,同时失去快乐。

物质在某一个阶段是相当重要,但是跨过那个阶段,就是本质、量变。钱和物质并不能使每个人开心,但是欲望又是无止境的。物质不能解决心灵的痛苦,所以我开始变成一个道教教徒,从这当中找到很多快乐。”

有幸皈依了玄门,通过学习了解内在“心”快乐、悲伤的原因!如思虑过度导致食欲不振、脘腹胀满。情绪会产生疑惑,缺乏自信等、、、、、、反之生理五脏健康,影响到情绪,影响生活、工作质量。

修道最大的乐趣在于文武兼备,文:道经典籍文辞华美,唱、念、颂同时传承历代祖师快乐方法;武:吐纳、导引、打坐、太极让人陶醉中成就体魄!文以演武,武以证文,文武演绎身强、志坚、睿智、韬略、、、、、

我亦凡夫,修道对于我最直接的益处是什么?那就是不再被外界假象所诱惑,真正品味五味生活。享受着时时心悦!

无量寿福!




“站桩”养生功的基本要领

一  、动作要领


1


起式



身体正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这一点很重要,自己不易体会,要让别人看你是站得掌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不允许有内外八字,全脚踏地,肩井与涌泉一线,站好了这一点,足心会有发热或发麻的感觉。

双手自然下垂,双眼目视前方(可闭眼进入凝神)。

起式的目的,一是凝神,[从思想上做好练功的准备],二是体会气血的运行,从而进入持桩状态。

2


站桩



双手缓缓上提到胸前,双手外拉而抱圆,同时裹胯而曲膝.(双手的姿势可随意,主要是调节身体平衡用的,每个门派的手姿势都不同,道理都一样)。

二 、要点


一开始,因为要进入姿势矫正期,为了保持身体的可弓背,在后期,胯打开后需脊柱正直,是气机发动的关键,此点必须做到。

头正,颏微内收。这是躯干的要点。

两手指尖相距一拳之远,指尖相对,掌心向内,十指自然分开,手掌与胸距约30公分。

[双手放在肚脐以上肩部以下的部位,具体可视个人的情况而定]手略高于肘,肩井要松,这是内力导于稍节的通道。

内抱外撑,站到一定程度,自可体会深切。还要做到肘横腕挺。

这是上肢的要点。

初学者下肢不能做到完全放松可试试胯往外打开,脚尖向内倾一点,在外脚背形成支点。

初期,膝盖可向前曲,后期要慢慢把重心放在胯部下面,最终使小腿与大腿成90度,大腿与上半身成90为最终形态(简单的说,就是像坐凳子上一样)。

一开始姿势不可能做到,在长期修炼后才能做到,也就是说,一开始只是矫正骨骼的形态,使骨骼韧度提高,后期使上半身骨骼矫正,使从脚底下传上来的能量畅通无阻。

站桩时呼吸自然,身心放松[非常重要的一点,练功中要注意全身肌肉放松,心态平和,只有这样站得才会轻松。]

在站桩中要留意,如果觉得某一部分“走形”,用双手的去体会身体左右的偏差,用双手和身体的距离去体会前后的偏差,必须慢慢就矫正,不可操之过急,如果有人在旁边护法那再好不过了,就叫别人提醒,看是可以,但身体不能动,以免和之前的姿势有偏差,就尽量不要看。

收式

双手往边收好,双腿站直,可左脚向右收,可右脚向左收,收的时候比如左向右收,左脚就脚尖往右边摆90度,然后向右摆180度,着和样把脚合到右脚为止,可能会听到骨骼的声音,那是放松骨骼的一种方法。

三 、练功意念


刚开始练功不必要求意念,功到一定程度自然会有体会。

初学桩功全身酸痛、疲劳,容易造成肌肉紧张,姿势变形,所以在练功中时刻注意姿势,要常留意放松全身肌肉。

刚开始练功时可以考虑听听音乐,看看电视,以缓解练功带来的枯燥和烦躁。

随着以后练功的深入,应该慢慢放弃听音乐看电视,专心练功。



注意事项

1、不可以在电风扇下和空调房里练功,易感风寒。

2、功后最少半小时内不可以接触水(比如喝水、洗澡等等),也不可以大小便。所以最好是在功前喝水,大小便!

3、不可以酒后站桩,不可以房事后站桩。练功的人最好减少或者避免房事,功后想要有房事,间隔的时间越长越好,最好是4小时以后,否则容易短寿。

4、初习者应避免刮风、下雨、雷鸣时站桩。

5、有心脏病的人不可过度练习站桩,可尝试减少每次站桩的时间而增加站桩的次数来过渡,积少成多。

6、感觉到胸闷、头晕、身体疼痛者,应适度减少站桩时间或停止站桩,并寻找原因。

四 、原理作用


1


拉伸脊椎,练就龙骨。 ­



从生理解剖图来看,人的脊椎呈“S”型弯曲,这是人类长期直立行走而形成的生理弯曲,若想回归祖先的力量、灵敏和速度,就要将之拉伸。

站浑元桩时,两髋内收,臀部下坐,下颔微收,同时头顶似一线悬空,就可将脊柱拉伸。

此时摸一下腰部脊椎,就会发现生理弯曲不见了。再摸一下颈椎,会有一根大筋挑起,此时的脊椎已成一条直线,我们称之为“龙骨”。 ­

练就“龙骨”,可以增强脊椎的柔韧性,使得上身与下身不会因腰椎的生理缺陷而产生断层,从而使全身之力连为一体,局部发力即可引发全身之力,在武学中称之为“浑身无处不弹簧”。

用劲时可连绵不绝,武学中称之为“浑元力”。

2


浑然一体,练就“六面浑元力”。



站浑元桩,并非是一站到底地站死桩,而应练就一身“六面浑元力”。

当两臂呈椭圆抱球状时,肘部要有外扩之意,使得双臂之间如同有一气球向外撑的充实感,称之为左右横撑力;背有后靠之意,手臂有前伸之意,形成前后抵力,称之为前后抵靠力,颔微收,头略顶,两髋回收,臀部下坐,形成上下拉伸之势拉直脊椎,称之为上下拉伸力。

身体处于这六面之力的作用下,血气运行的速度就会加快,自感浑身上下充实一体,收功后应神清气爽,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

需注意的是,六面浑元之力并非肌肉收缩之力使然,它是全身筋骨拉伸与血气运行结合自然产生之力,练习时全身应保持放松,不可有肌肉紧张感,用意不用力是诀窍。

不过这松与不松,初学者最难把握,要勤加练习体悟之。

3


培元气,通经络,练就意气合一。 ­



气的涵义颇广,概括言之,一谓物质,一谓功能。以自然而论,宇宙间的万物生长、发展与变化,都赖于气的运动。

以人体而言,气既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生理活动的功能表现。人体之气可分为“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

“先天之气”即元气,它生于先天精,藏于人体命门,是生长发育和各脏腑活动的启动因素。

“后天之气”有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宗气是由自然界的大气和经脾胃消化水谷所得精气结合而成,具有推动心脏行血、肺脏敷布的作用;营气来源于水谷精微,行于脉中,具有营养周身,化生血液的作用;卫气来源于肾脏,布于体表,具有固阳于内,抵御卫外的作用;脏腑之气,禀赋于先天之气,又赖于后天水谷精微的营养而发挥各脏腑的自身功能。

元气充沛,则后天之气得以资助,从而脏腑协调,身心健康。在练习浑元桩时,肾中之精即先天之精受到后天之精的荣养,元精益固,元气自充,从而起到培补元气的作用,这个过程也被称之为“炼精化气”。 ­

经络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统称,它遍布人体全身,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

浑元桩的练习可以调和人体经络的气血,起到通经活络的作用。当功夫练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通过“心息相依,以意领气”的锻炼,随心所欲地“意到气到”某个部位或脏腑,从而练就“意气合一”。 ­

4


拉筋伸骨,增加全身生理活动范围。 ­



在技击中,若要动作到位,劲道顺畅,须有良好的身体柔韧性作基础,这样在做技术动作和发劲时才不会感到肌肉和韧带的阻碍。

浑元桩独特的姿势使全身的肌筋都因骨骼的伸展而被拉伸,无形中锻炼了全身的柔韧性,增加了肌肉、韧带和关节的生理活动范围。

在搏斗中常能在普通人的生理活动极限中发出力道反击对手。 ­

5


[b]上虚下实,稳固下盘。
 ­

[/b]

浑元桩要求练习者上虚下实,即上元(肚脐以上)轻虚,下元充实。

练功时姿势的重心要放在脐下,此时身体才能稳如泰山,舒适自然。气息要求气沉丹田,从而使下元真气得到充实。

待日久功深,下盘会随元气充足而逐渐稳固,最终产生落地生根的功效。


    关注 境谷灵音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