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我自盛开。任凭你来或不来,我依旧在那等你……

 

与自然共舞、漫山遍野红似火...

周如妙摄


五月,乌岩岭的映山红才在满山云雾中揭开面纱。当你气喘吁吁花了两、三个小时登上白云尖时,眼前的美景将补偿一切劳累。

乌岩岭杜鹃开得如火如荼,雾气氤氲中的那一簇簇、一丛丛红艳艳的映山红向你微笑招手。五一小长假,不如和亲朋好友一同到泰顺乌岩岭,赏一山杜鹃、品一方风俗吧!


经典景点

〈柔情乌岩岭〉廖雄摄


五月杜鹃


五六月份的乌岩翠岭是最美的时节,映山红、猴头杜鹃、马银花、麂角杜鹃、满山红、刺毛杜鹃、云锦杜鹃等十多种杜鹃相继开放,五彩缤纷,姹紫嫣红,形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其中特别耀眼的是白云岙至白云尖段,在垂直距离600多米的防火道两旁,盛开着大红的映山红,一簇簇,一片片,艳红如血,灼烈如焰。若逢山风骤起,云海腾波,虚无缥缈处,微红初露,仿佛仙境。
摄影:豆豆


白云尖


白云尖海拔1611.3米,属武夷山系洞宫山脉,是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主峰,也是温州第一高峰、飞云江(湖)发源地,因常年云雾缭绕而得名。登临绝顶,极目远眺,但见群山逶迤,洞宫、括苍、南雁三山之脉尽收眼底。在2009年“寻找中国10座‘非著名’山峰”活动中,白云尖成功入围候选名单。
福漈桥


该桥为木拱廊桥,由荣获央视“状元360”“斧头王”称号的曾家快于2009年主绳建造,其形制仿漈下桥,取名福(谐音复)漈桥,以此纪念漈下桥。漈下桥,又名福庆桥,位于新浦乡潘洋村,长44.1米,单跨32.2米,桥屋16间,中央部分为三层楼阁,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后改名福庆桥,毁于1990年9月的特大洪水。

现在的福漈桥桥长26米,跨度18米,二层三重檐,一层为游走要道,二层是茶室,可倚窗品茗。该桥采用传统的廊桥营造技艺,设计精巧,木工精致,外形古朴而灵动,与周边自然环境合二为一,给清幽的原始森林平添了几分人文情趣。
飞云谷壶穴奇观

位于飞云江源下游,是乌岩岭景区地势最险要、风光最美的地方之一。在白云瀑至彩虹瀑长约300米陡峭峡谷上,壶穴密布,潭瀑相连,鬼斧神工,佳景天成。壶穴是急流中挟带砂砾石磨蚀河床而产生的圆形深穴,又称“深潭”、“瓯穴”。
飞来瀑

由白云尖南面大小峡谷的涓涓细流汇聚成的飞来涧,沿着飞来谷一路向东,在峡谷的中部遭遇一个20多米高断层悬崖,涧水沿悬崖飞奔而下,疑为天上飞来,故名飞来瀑。瀑布冲击潭遍石壁,其势犹如万马齐鸣,飞溅的水雾拂入密林,氤氲其间而久久不散。
龙井潭 

位于双坑口保护站站址1公里外的悬崖下,分上下两口潭,上潭滚圆,面积20余平方米,白云涧之水从5米多高的崖壁上泻入上潭,发出巨大的响声,回荡在峡谷之中。据说在修建芳香坪公路时,洒落的巨石将上潭填得满满的,但一个夏天的大水就将积石冲得干干净净。上潭到底有多深,尚无人知晓。上潭潭水溢出后,注入下潭,落差近10米,即为二级瀑布。下潭比上潭大,但形状稍次。要是在春天绿树发新芽的时节,站在远处看龙潭,周边是万木葱茏的森林,二瀑二潭掩映其中,宛如世外。
猴王潭


白云涧与飞来涧于此汇合后,溪面开阔,水势平稳,形成一个百余平方米的碧潭,水质清澈,鱼石可鉴;潭边巨石林立,原始灌木林迷离深邃。猕猴经常在此嬉水,故名猴王潭。上侧有巨石自然垒砌的平台,传为猴王发号司令的地方,故名猴王台。野生猕猴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个体稍小,颜面瘦削,头和背呈棕黄和橙黄色,腹面淡灰黄色,尾较长。常栖息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食性较杂。本景区内有野生猕猴数群,数量达200多只。
豹跳峡


白云涧和飞来涧在饮翠轩一带汇合后,沿着峡谷冲向印潭,豹跳峡就位于这条峡谷的中部。上世纪八十年代,北师大著名鸟类专家郑光美教授在乌岩岭考察黄腹角雉时,曾多次遭遇金钱豹。有一次途经该地与金钱豹邂逅,郑教授用登山杖敲击巨石,金钱豹跃身跳过峡谷,消失在丛林之中。

从此,该峡谷被称为豹跳峡。金钱豹体型与虎相似,略小,为大中型食肉兽类,全身颜色鲜亮,毛色棕黄,遍布黑色斑点和环纹,形成古钱状斑纹,故称之为“金钱豹”。金钱豹主要分布亚洲、非洲及阿拉伯半岛,栖息环境多种多样,具有隐蔽性强的固定巢穴,善于跳跃和攀爬,生性虽凶猛,但一般不伤人。20世纪80年代前,乌岩岭尚有金钱豹出没,现已难觅其踪。
角雉林


该地带海拔800-1000多米,林下植被发育好,交让木丛生,是黄腹角雉的典型栖息地。乌岩岭是我国黄腹角雉唯一保种基地和原产地人工繁殖基地,目前有黄腹角雉约400余只。黄腹角雉是我国特产濒危珍禽,古人谓“吐绶鸡”,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雄鸟羽毛十分华美,腹部呈黄,冠羽下隐藏一对翠蓝色的肉角,发情时充血膨胀而外伸,故名“黄腹角雉”。 黄腹角雉栖息于海拔600至1800米的亚热带针阔混交林内,以蕨类及植物的根、茎、叶、花、果为食,尤对交让木的果实及叶有依赖性,繁殖期为3~6月份。交让木:又名虎皮楠,新叶开放时老叶全部凋落,故有“交让”之谓,其果实和叶子是黄腹角雉最喜欢的食物。
卢立友摄


半亭揽绿


为俯瞰乌岩翠岭全景的观景平台,上有亭半圆形,故名。半亭南达交让亭,北通飞云源,是连接飞来涧(谷)、白云涧(谷)二景区的观景平台,位于“Y”形溪涧交汇处突兀而起的山坡上,上有亭半圆形,故名。

亭子坐西面东,居高翼然,左右山势呈合揽之形,南北二水在正前方合流,沿峡谷继续东流。倚亭而眺,群山逶迤,蔚然深秀;近观则满目青翠,伸手可掬,天然生成的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之意境,令人心旷神怡的同时,胸襟得到了涤荡。
飞云江源(白云瀑)


位于半亭揽绿之北,为白云涧主流和飞云江主源,是飞云江源头探溯的最佳去处。白云瀑,瀑流终年不断,如巨幅素练从30多米高的悬崖挂下,直捣瀑下深潭。瀑声如雷,水花四溅,彩虹横出,令人惊叹。涧水翻身跌入30多米高的绝壁,注入深潭,声如洪钟,不绝如缕。潭后幽谷古木参天,藤蔓缠绕。潭侧密林中有观瀑亭,倚栏抬眼,白练如挂,雪花翻飞,其气其息,沁人心脾。
飞云江发源于温州最高峰白云尖,主要溪流有三条:一是发源于乌岩岭白云尖东侧的白云涧(即眼前溪流),向东流出保护区后为里光溪;二是发源于乌岩岭白云尖西侧溪涧,流经景宁县东坑镇,向东南折入乌岩岭保护区黄桥区域后为三插溪;三是发源于乌岩岭南麂岗南侧的仙居溪。三条溪流在保护区内不断汇集壮大,最后皆汇入飞云湖(珊溪水库),故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飞云江的发源地和主要水源涵养地。
廖雄摄


凤蝶桥
位于饮翠轩之左,为纪念发现金斑喙凤蝶而建造。2007年春,乌岩岭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进行昆虫生物多样性调查,于此地发现了一只雄性金斑喙凤蝶,在浙江省属首次发现。2011年6月,保护区工作人员在野外巡护中,事隔4年再次发现金斑喙凤蝶,证明了乌岩岭保护区内分布有金斑喙凤蝶种群,而不是单一的个体,也充分体现了乌岩岭丰富的物种资源和生物多样性。金斑喙凤蝶是世界上最名贵的蝴蝶,也是我国的国蝶,名列世界八大国蝶之首,比大熊猫还珍稀,有“梦幻精灵”和“世界动物活化石”的美誉。

自驾游

线路1:到泰顺县城——沿52省道至司前镇——金竹坑村——乌岩岭管理处。登白云尖需要2至3小时。

线路2:司前镇继——沿52省道到景宁县东坑乡——寿宁公路至白云源,在停车场对面登山,只有一个岔道,选择左面的即可。此线路可节省登山时间1小时。

自助游

在泰顺县城——罗阳镇东站汽车站,每天有班车直达乌岩岭景区。
报料、投稿、推荐及合作请联系18758730495(670495)
微信号:18758730495


    关注 泰顺旅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