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征文】家

 

作者:胡琴咿呀如果要让我准确解释“家”这个字的意思,我无法做到,但问我什么是“家”,我能慢条斯理和您座谈几...




作者:胡琴咿呀

如果要让我准确解释“家”这个字的意思,我无法做到,但问我什么是 “家”,我能慢条斯理和您座谈几个小时,人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理论,对于“家”的回答也各具特色。云南人可能会说家是一碗小锅米线,四川人可能会说家是一锅飘满辣椒的火锅,当然,我也有一套自己的理论。

我的家在果敢,每逢与人交谈提及“你来自哪儿”时我会毫不犹豫自豪地说“我家在果敢”,但他们听完后惊奇的表情以及各种好奇的问题能把我的自豪抹杀的无影无踪,“果敢不是打战吗?在那边还安全吧?”等等铺天盖地的“寒暄”,其实我心里是再明白不过了,他们并非真正的关心 ,只是对“打战”这回事感到好奇罢了,但我还是会一一解释清楚,直到他们点头说“哦”或者不感兴趣了才换开话题。

后来,一个人走的时候想了想,其实不怪别人,现在是信息时代,点开手机什么都能见得到,在他们眼中看到的果敢是战争与死亡并存的“共和体”,果敢就是一个危机四伏的鬼地方,何尝不是呢?媒体报道,朋友圈转发,都是一些吸引眼球的字眼儿,谁愿意去报道一些平凡无奇的东西?提到果敢,更多人想到的是战争,甚至有人告诉我说“你还是别回去了,留在这儿吧”,我也只能一笑而过。

果敢有句老话“儿不嫌母丑,娘不嫌儿脏”,多好的一句话啊,提到果敢,也许别人下意识就会想到果敢负面容颜,但,一个果敢人,任凭果敢有多少不足之处,提到果敢,那就是归属,那是家。

从前,家是操场上的一抹夕阳,是放学后母亲摆在桌上的饭菜,是牛背上的草香,是新年的烟火和炮仗,而今,家是朋友圈小视频的一句乡音,是难民营的一句笑语,是战场上一颗正义的子弹。

春节是果敢人最为隆重的节日,没有之一,这一天人们要点上红蜡烛 ,门口挂上红灯笼,放鞭炮来驱赶“年”这个怪物。可是,我已许久没有听到鞭炮声了,自从战事爆发以后,果敢当局全面下发通知,禁售烟花爆竹,百姓也不得以任何渠道购买,对我来说没有“声音”新年绝不是一个满分的新年。

每次回家,站在两国的分界点上,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的鲜明对比呈现在眼前,一面是井然有序的城市规划,一面是一排低矮的布满灰尘的小房子,一面是高科技信息录入,一面是笔记本上的人工抄写,破碎的玻璃窗下是叫卖的小商贩,“卷粉,凉粉,炸洋芋……”,

坐在车上,透过车窗看到的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灰尘与稻香混合飘进车里,起码这个味道是我熟悉的,我再次回到我的小镇,太阳已退到山尖,小镇上的房屋看上去又小了一圈矮了一截,街上冷清了许多,车子在一所小房子前面停了下来,母亲站在门口,手里拿着抹布 ,接过行李,过来捏捏我手捶捶我肩道“儿子又高了,肚子饿了吧 ?菜刚刚上桌”,母亲也同家乡的房子一样,小了一圈矮了一截。在我心中这才是家,即便这里上去了原有的和谐与宁静,这也是家,后来,我不在为新年没有鞭炮而愤愤不平,不再为压岁钱的多少与父母争议,我的家,我的家乡,看上去“老了”,倒不如说是我长大了。



微信扫一扫
或长按关注该公众号



    关注 果敢资讯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