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佛寺大雄宝殿史无前例的大动作今天开始!航拍、延时、动图全景呈现!

 

中国历史上首次古寺庙大殿平移工程...



新民晚报记者 李一能

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 陈炅玮

公众号上海工地(shanghaigongdi)林洁

今天上午10时,上海玉佛禅寺内佛音袅袅,上千市民一大早来到这里,见证中国历史上首次古寺庙大殿平移工程的启动。

只见被装扮一新的大雄宝殿被固定在一个巨大的平台上,平台下方安置着多条“轨道”。在未来的7天内,大雄宝殿将沿着这些“轨道”向北整体平移30.66米,并抬高1.05米。

玉佛寺大雄宝殿平移工程启动。新民晚报新媒体 陈炅玮 摄制
一上午动了大约30厘米,你看出来了吗?新民晚报新媒体 陈炅玮 制作

大雄宝殿是玉佛禅寺的主殿,建成于1918-1928年间,至今有近百年历史,也是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和区文物保护单位。

宝殿是砖木结构建筑,主要承重结构是抬梁式木构架,屋架为歇山式木构架,东西山墙为实心黏土青砖,是古老的江南《营造法原》殿庭建筑,其中大小木作均为重点保护对象。



“上海工地”图

但绝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这座百年古刹已“重病缠身”:

每逢重大节假日人流量巨大,玉佛寺越来越难堪重负,在消防、交通、高密度人员聚集等,各方面都面临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上海玉佛禅寺修缮募捐部的明照法师说,最初寺院内外对是否位移的争论也很大,有人认为大殿本身年久失修,内部佛像既珍贵也脆弱,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但经过反复论证,玉佛禅寺还是决定以公众安全为重,在经过精心准备后启动位移工程。



2017年1月28日,大年初一,人们在玉佛寺烧香祈福。东方IC 图

之前,上海曾有过建筑物整体平移的经验,如上海音乐厅。但以往的平移建筑都是砖混结构,类似“推箱子”。

而玉佛寺大雄宝殿主体是典型的木结构建筑,榫卯结构,木柱不生根,平移过程类似“推桌子”,桌子下方还有佛像、佛台等文物,都需同时移动!

这种平移木结构建筑的复杂技术堪称全国首例!

平移过程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对大雄宝殿进行加固托换,与原基础切断,再放在平台上进行整体移动和抬升,这个平台称之为托盘梁。

托盘梁高0.8m,主要作用是承载上部结构竖向荷载和水平顶推的水平荷载,像盘子一样托着上部结构平移到新址位置。

这是整个平移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工序,以保证整座大殿在平移过程中稳如泰山。



“上海工地”图

第二步,在托盘梁下部修建十条滑移轨道,滑移轨道与托盘梁间安装滑移装置,利用水平千斤顶顶推上托盘梁,使大雄宝殿沿着轨道方向滑移到新的位置,再安装千斤顶进行交替顶升,抬升就位。
这几个大家伙就是推动大殿行走的机器。



“上海工地”图

滑轨上非常精准的标注了位移尺寸,为了克服滑动平移时的摩檫力,采用了不锈钢板和四氟乙烯板摩擦减小滑动摩擦力,摩擦系数可以在0.05以内,这有利于减小启动的加速度。
第三步,将大雄宝殿与新基础进行连接,将大雄宝殿与天王殿之间的广场面积将扩大近一倍。



“上海工地”图

平移顶升难点及关键技术

1、如何确保托换平移中的大雄宝殿结构安全

大雄宝殿木构架承重,托换至托盘梁后,变为无根体系,结构整体性弱,主要受力木构件已出现风化、开裂,连接松动等现象。

负责总承包施工的上海建工四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项目部对殿内的所有构件都进行了检测,进行模拟,分析薄弱环节进行加固。最后采用独立体系钢桁架对木构件进行了限位保护。由于大殿内不允许焊接,项目部特别选用了一批可调节的连接杆件,采用了相对耗时的螺栓连接方式,并对连接节点进行逐一加固,使得整个大殿完成“一体化”,保证平移过程中的结构整体安全。



“上海工地”图

2、如何托换承重受力的木桩

木柱作为大雄宝殿的竖向受力构件,插于鼓蹬,放置于青砖磉石基础上,承担着大雄宝殿上部所有荷载。如何进行托换既能保证木柱平移中的稳定性,又不损伤原有的鼓蹬构件,成为四建项目部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

项目技术人员决定运用可拆卸抱柱技术:

首先在鼓蹬外围放置钢套箍并浇筑灌浆料形成鼓蹬抱箍,随后于托盘梁上架设四根钢柱及两根托换钢梁。通过抱箍与钢梁的精轧螺纹钢连接使木柱荷载通过钢梁托换至托盘梁上,最后形成了可靠的木柱托换体系。



“上海工地”图

3、大型佛台同步平移,整体托换难

佛台是在碎石基上砌砖四周围合而成,内部空心,外形庞大,基础稍加扰动易造成上部砖块掉落。

项目部首先在佛台四周开挖探坑探查佛台基础的宽度、深度数据,并通过钻孔取芯探查佛台基础的内部构造。



“上海工地”图

根据探查结果,最后采用钻孔内插型钢进行佛台托换。

托换前,先对佛台碎砖基础四周进行混凝土围护加固及内部注浆加固,确保钻孔时佛台基础不变形。

完成的佛台基础钻孔孔型呈8字型,开孔后插入工字型钢,封闭孔口,灌入灌浆料,最终形成孔间距300毫米的内插型钢托换体系。



“上海工地”图

4、如何保护泥塑的佛像文物

坐立于佛台上的佛像由泥塑而成,前后左右没有任何支撑,为了保证佛像在平移顶升的加速瞬间依然稳如泰山,施工方采用“非接触式柔性加固技术”对佛像进行保护。

即限位板与佛像间的空隙通过柔性防火材料纤维支垫进行填充,即使平移过程中佛像产生轻微晃动也不会造成损伤。



“上海工地”图

殿堂的门板、抱柱楹联、牌匾被暂时卸下,收入库中。



“上海工地”图

5、前沿技术支撑项目运营和管理

施工过设置了实时自动监测的设备:

7台静力水准仪实时监测东西佛台及中间佛台的沉降情况;

10几个倾斜传感器监测木柱的倾斜情况,激光测距仪监测佛像的位移情况,应变计监测钢结构的应力情况。
数据监测采集系统。“上海工地”图

而且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动力特性进行监测和平移时的动力加速度进行监测,这些数据都是实时采集传输至电脑云端。

数据驱动模型技术与BIM模型相关联,通过手机APP和网页等客户端即可远程实时的监测大雄宝殿移位进度,状态,如果超过设计预警情况则进行报警!



“上海工地”图

11时12分,平移工程正式启动。截至记者发稿时,玉佛禅寺大雄宝殿正以肉眼无法观察的速度缓缓移动,像一个坐上了轮椅的“百岁老人”。
大殿平移1分钟移动3厘米,计划今天平移2米,之后每天6米,整个平移顶升过程一个多星期后结束。

7天之后,它将完成这段奇妙的旅程,以全新的面貌迎接世人。



“上海工地”图

编辑:周春晟

更多精彩新闻可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新民晚报移动客户端


    关注 新民晚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