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台湾漆艺 带你走向海峡彼岸另一个缤纷的漆艺世界

 

那一湾浅浅的海峡...





漆器是中国最独特的发明,源远流长,从浙江萧山跨湖桥出土的漆弓“漆之源”至今,已有八千多年的历史。而漆器在台湾的发展也就近百年的历史。台湾的漆艺文化是随着大陆的移民而带入的台湾,主要是明清时代福建漳泉地区渡海过来的移民,由于他们在大陆的生活习俗和对漆艺的重视,进而出现了大批婚嫁礼俗、宗教信仰、节庆用品等漆器产品,慢慢的需求才得以发展,进而也就出现了大批的宗教信仰、婚嫁礼俗、节庆用品等漆艺。因地缘的关系,自然而然的台湾漆艺源自福州,随着后期人们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和发展,台湾漆艺也得到了创新发展,拓宽了其使用范畴。

台湾漆之源



  

【 台湾漆艺的起源】

明清时期,大量的中国大陆移民渡海去台湾,尤其当时的福建人,他们保留原来的使用漆器的生活,包括生活用具和桼线妆佛等,最有名的当属福州沈绍安漆器店。有资料记载,光绪34年(1898年),沈绍安第五代继承人沈正镐首次选送作品参加巴黎国际博览会,获得金奖。从此福州漆器驰名中外,在诸多国际博览会上屡获大奖,中国的漆器出口量直线上升,为国家赚进不少外汇。在这种大环境下,也带动了地方产业,从业人员逐年增加。虽然台湾最早不产生漆,但在大陆辐射范围内,漆习俗和文化传统,并且慢慢的在台湾发展。明清时期,中国沿海漆器制造业十分发达,当时器制造业也得以生根、发展。

清末日治前,台湾漆店的元祖是厦门人薛乃恭,其最早在台北迪化街开设建兴漆店,原料从大陆运进,主要的漆器品种主要是红床、饭桌等日用品居多。日本治台以后,生漆用量增加,因此建兴漆店的师傅相继出来自行开店,有和兴、泰兴、东洋等漆店,当时生漆原料仍由大陆运进。《台湾省通治》学艺志艺术篇这样记载:本省之漆器工艺,乃传自福建,明清以来,雕刻神像、神龛,均涂漆罩金。制造几榻、屏障、对匣等物,则上朱漆、黑漆,或画花纹、或施螺钿,外观上颇为高雅华美,但多过于单调。【台湾漆树的引进】

台湾地区地处亚热带,农林渔资源丰富,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清朝战败,台湾割让给日本。日本人生活中一直都有使用漆器的习惯,但日本本国内生漆产量始终供不应求,大多数依赖中国进口。据相关资料记载,明治十年(1877年)左右,日本生漆产量约750吨左右,明治二十年降到380吨左右,明治三十年降到169吨左右,大正十年(1921年)降到67吨左右,而日本国内生漆需求量却是逐年增加的,因此在其殖民地试种漆树也是必然选择[1]。据资料记载[2],1901年,日本当局曾移植日本漆树在台湾进行试种,由于气候条件因素,没有成功。到了1921年(大正十年),台湾总督府殖产局从越南河内引进安南漆树种子,在台中能高郡试种成功,中央研究所林业部分别在1926年和1929年进行割漆试验,效果良好,确认了安南漆树在台湾栽培的可行性[1]。此时日本国内漆器业蓬勃发展,齐藤株式会社在台设置造林部研究所,在新竹州规划四大林区,总共350公顷,种植漆树约30万株[3]。1940年,齐藤株式会社在台湾新竹市设立台湾植漆株式会社,然而在1940年和1942年分别受到台风灾害,生漆产量不佳。之后在台南玉井地区从新广泛栽植,但因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栽植漆树来不及预期采割,齐藤株式会社结束在台湾的经营,撤退回国[1]。

台湾割漆的季节从每年4月开始,如果风少可以割到十一月,一年生漆产量最多的是5-7月。每天凌晨3-4点开始割漆,太阳出来生漆流量减少,此时开始采收。一般四月下旬到六月中旬所割生漆叫“初漆”;六月中旬到十月中旬或十一月底所采生漆叫“夏漆”;其后到元旦时所采生漆称为“秋漆”。初漆水分含量相对较多,容易变质;夏漆漆酚含量较高,但干燥较慢;秋漆水分相对也较多,不宜久放[1]。割漆的天气一般选择气压低的天气,相反高气压由于空气干燥,漆液流速缓慢。如果晚间有雾白天散去,割漆量最差;若雾不散,则漆流量大。一般漆树第一次采割流漆量都少,等到连续采割三个月后,漆量开始增加,而树皮也会随之增厚[1]。



台湾漆器产品

 【漆器种类】台湾早期的漆器大多随市场的需求而定,其中主要包括生活器具,如下:

(1)漆盒类  包括糖果盒、文具盒、化妆盒、饼干盒、小箱子、香烟盒、缝纫盒等。

(2)盘类  包括茶盘、茶垫、餐盘等。

(3)碗类  包括汤碗、杯子、钵等。

(4)瓶类  包括花瓶、罐等。

(5)其它  包括桌椅、小屏风、黑板、展示箱、雕刻工艺品等。

 

【胎体与材料】

漆器制作材料好坏的选择,关系到最终漆器的品质,可根据不用产品的需求选择木料。胎体木料主要包括:桧木、楠木、桂竹、刺竹等木料[5],进口杉木主要用作黑板。为避免木胎变形,在制作方盒物品时,会使用桧木和桐木。木胎打底的工序需要34道步骤,因其强度和耐久性最佳,此法被称作“正坚地推光涂法”,还有普通坚地涂立和推光涂法[1],也有在考虑时间和成本基础上,省略正坚地推光涂法中的某些步骤而变通的涂法,以制作中下产品为主。

在陈火庆技艺保存与传习规划报告中,陈氏归纳出漆器常用的底漆及灰漆,将材料、用途及个别的优缺点,如表1所示[1]:

表1漆料的种类、用途、优缺点


       以上制作漆器的材料和特殊的装饰材料大多来自日本进口。新竹理研工业株式会社灰底漆的土,是来自新竹青草胡一种具有粘性的粘土混合生漆制成,在漆料及木料大多采用台湾本地的材料。

【髹漆技法】

台湾早期的漆器制品很多以日本作为市场,以生产纪念品或者接受日本订货为主,所以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在髹漆技法上很有日本各地的特色。主要的髹漆技法包括:高莳绘、梨子地法、后藤涂、根来涂、夜樱涂、布目涂、镶嵌、若侠涂、漆灰垫高描彩(堆灰)、七七子涂、津轻涂、描绘[1]。陈火庆在《漆器艺人陈火庆技艺保存与传习计书》中更详细的介绍了日本特殊髹漆技法的步骤,其中包括:擦漆法、春庆法、木地蜡色涂法、正坚地八云涂法、弹涂、象谷驹涂等日本传统技法。【图纹题材】

台湾漆器的图纹主要综合了闽广、台湾本地、日本的特色。

日本特色的图纹工整细腻,从以往的台湾大师的作品能够看出,图像内容主要包括蜻蜓蝶纹、龟纹、鹰纹、菊桐花叶纹、溪流纹、花卉折扇纹、狮纹、梅花纹、花鸟蝴蝶纹。这些都是日本传统设计上最常用的题材。此外日本流行的漆器纪念品中由一种以漆盘上浅雕风景图案、地名、买家姓名及旅游日期等形式,其中图纹上以日本的日光山最具代表性,也有刻画阿里山的图纹,可见日本文化在台湾当时的渗透性。

台湾特色的图纹主要包括:人物、昆虫、动物、水果植物、人文风景[6]。人物以原住民生活景象为主,如杵歌、娱乐等;动物如山猪、鹿、蛇等与原住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昆虫主要是蝴蝶;水果植物都是台湾盛产的水果,如香蕉、木瓜、凤梨等是主要的图纹取材。此外台湾的兰花也是代表性产物;人文风景主要是日月潭等代表性生活景致。

闽广风格的图纹主要采用描绘技法,且描绘前不打稿,画风随性写意,题材上除了台湾蝴蝶兰及台湾日月潭杵歌、八仙山风景外,也包括中国传统的山水等中国式的图纹,但其风格上,无法达到日本人喜好简单细腻的质感,因而销路并不好[1]。

台湾漆器产业的发展



 台湾漆艺的基石】

台湾日治时期漆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1916年日本山中公先生为发展漆艺,开设了山中工艺美术漆器制造所,历经几次变革(如表2),虽然最终因政治因素废止该校,但其撇下的种子,也开始在台湾生根茁壮。综观日据时代台湾漆器发展三十年,均与山中公先生及台中工艺专修学校脱离不了关系、因此将台中工艺专修学校称为“台湾漆工艺之母”。

表2  台中工艺专修学校的变革[7]



【台湾漆艺发展的关键】

台湾漆工艺产业的发展除了台中工艺专修学校培育出漆工艺专业人才之外,另外还有两个主要工厂设立:新竹理研工业株式会社及丰原米尔帕赫罗工厂,对台湾漆工艺产业技术提升与人员培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新竹理研工业株式会社

1941年在日本静冈县的“理研工业株式会社”在台湾新竹市设立“理研工业株式会社”,生产漆器。当时聘请任职冲绳县工业指导所的生驹弘(日本秋田人)为厂长,以学徒式的生产教育来培训员工,除学习漆器的制作技术及生产外,每周均加强学科专业的课程,是一种有纪律的职业训练之后教学工厂以生产漆碗、漆盘、漆盒为主,从木材制材、木工、车工、雕刻、打底、涂装、纹饰等都严格要求。台湾光复后,该公司由台湾工矿公司玻璃场接收,于1949年因日籍技师遣返而解散。

米尔帕赫罗工厂

米尔帕赫罗工厂是在1961年设立的,由美国资本家出资,日本资本家提供机器、设备及技术,于丰原水源路建厂,专17生产木制色拉碗。这是一种以生漆多次涂装于木器上,所形成的漆器制品。该厂厂长提供此成长的机会。是以木器车磨制造为主要生产项目,大量雇用当地员工,学习车磨技术。在当时是最大的木器生产工厂,当员工学习经熟技术之后,有些纷纷自立门户创业,这是使得丰原地区成为台湾漆工艺故乡的原因之一。现今该工厂虽已停业多年,但丰原地区的许多木器工厂、漆器工厂、家具工厂等都或多或少与米尔帕赫罗有关,所以说丰原地区的木器生产技术的源头为米尔帕赫罗,一点也不为过。台中地区尤其是丰原,因为当地是台湾木材的集散地之一。【台湾漆艺发展的推动力】

由以上可知,台湾漆器的发展与大陆、日本、美国等,均有相当程度的关系,而这当中影响台湾漆器发展的三大推手为陈火庆、赖高山及王清霜等三位,如表3整理。

(1)台湾漆工艺的先驱:陈火庆

陈火庆先生的漆器技艺是在他七十岁时被台湾省手工业研究所请去传习后才被重新发现的,而手工业研究所则是基于对传统漆艺文化的向往,更重要的是漆艺的本质是重要的产品涂装技术,也是产品设计开发中提升产品品级与附加价值的重要手段,而经过这几年来台湾漆艺发展历史的研究调查,台湾社会中并未发现能身怀像陈火庆先生般丰富且纯熟的漆器技艺者,可以说他是漆艺界的国宝,而其技艺得以传承更是国家社会的万幸。

(2)台湾漆工艺的创建:赖高山

赖高山在台湾漆工艺是扮演着创建者的角色,一生经历台湾漆艺的兴盛期、由于社会形态与经济环境的改变而进入衰退期,再进入转型为个人创作期等,可谓是台湾漆艺发展的最佳见证者之一。如今赖高山的漆艺作品不但是国内第一把交椅,甚至到日本展览时,也深获日本漆艺界的肯定。所以说赖高山是台湾漆工艺的创建者,实为实至名归。

(3)台湾漆工艺的守护:王清霜

王清霜在台湾漆艺历史中一直扮演守护者的角色。创作至今已逾一甲子,对于台湾漆工艺从无中生有至开花结实,贡献良多,并建立了漆艺的“台湾”艺术风格,他从事漆工艺创作不曾停歇,对于台湾的漆艺教育、人才培育、传承技艺不遗余力,因此于2007年获得“国家工艺成就奖”殊荣,可谓实至名归。


表3  台湾漆器的三大推手[7]

台湾漆艺未来展望



台湾的漆艺自有一脉相传的历史轨迹,是台湾人民生活文化的一部份,虽然不能说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但它本质上却是文化上、艺术表现上很重要的技艺。虽然台湾漆艺发展时间较短,许多漆艺大师却用心用力地经营它、发展它,其所留下的足迹,反而成为今日台湾发展漆艺的凭借,值得学习之处甚多。但漆艺本身不仅因其历史悠久,更因其特殊的属性,让它成为文化的瑰宝,而更值得我们去欣赏、学习、保存、推广、发扬。


参考文献:

[1] 黄丽淑. 漆器艺人陈火庆技艺保存与传习规划报告书[M]. 台湾省手工业研究所, 1996年5月.

[2] 颜新珠, 王元山. 芳华褪尽又一春, 埔里天然漆的故事[M]. 南投私立文化中心, 1998年6月.

[3] 黄丽淑.台湾漆器文物风华[M]. 南投县民俗文物协会, 2001年10月.

[4]王佩雯. 台湾日治时期漆器的保存与修护[D].国立台南艺术大学古物维护研究所, 2005年1月.

[5] 翁徐得, 黄丽文. 高雄市立歴史博物馆典藏专辑—漆器篇[M]. 高雄市高雄市立歴史博物馆, 2003年12月.

[6] 翁徐得, 黄丽淑. 寻根与展望—台湾的漆器[M]. 国立传统艺术中心, 2000年12月.

[7] 何荣亮, 赖作明. 台湾漆工艺发展之研究[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2004,(2):39-42.
图片来源:台灣豐源漆藝家推廣中心
视频来源:台灣大愛
END
这是一道华丽的分割线
小编微信:终南有桼或zhongnanyouqi
添加小编个人微信请填写备注
阅览更多往期精彩干货请回复“目录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福州老手艺——藤漆皮枕

一条图文告诉你生桼和化学涂料的区别到底在哪

桼彩兵马俑【一篇大桼与秦兵马俑的long long story】

日本漆艺介绍第二期——津轻涂

日本漆艺介绍第一期——镰仓雕

揭秘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中国漆器秘事

来自悠远唐朝的干漆夹苎坐佛

【凤舞九天】神秘瑰丽的楚国桼器

竹子穿【桼】衣 身价比金银

【桼 · 書】何振纪与《越南现代漆画与漆画家》

【桼 · 書】长北与《髹饰录》

➣揭开漆树的神秘面纱(视频为主)

➣漆树浑身是宝——你不知道的漆树用途(图片为主)

➣一部值得收藏的中国生漆科教片(视频为主)

➣以漆之名——探秘漆水、漆渠、漆氏、漆县、漆王、漆传说(文字为主)

➣中国传统漆艺技法汇总(新版)

➣漆水流畅 ·  犀心物语(古今犀皮漆器大观与制作视频)

➣这些材料你都有吗?!(常用漆艺材料)

➣这些工具、设备你都有吗?!(常用漆艺工具设备)


传播桼文化 — 传承桼工艺 — 弘扬桼艺术


■  合作媒体:

《中国生漆》期刊

中国漆艺交流 311822720(QQ群)

【善物阁】艺术平台

当代漆画

磨漆画联盟

■  投稿推广:964176850@qq.com

■  获取更多精彩请回复“目录”

■  点击“阅读原文”可进入西安生漆研究所官网

西安生漆研究所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关注 西安生漆研究所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