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活字丨木活字印刷技艺

 

源自北宋年间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传承古法,字模用的是木头,依靠一套口诀,口耳相传,延续至今有800年的历史,是中国已知唯一保留下来且仍在使用的木活字印刷技艺。...



微观翡翠

我们搬家啦!~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新家”



古法活字丨木活字印刷技艺

文/微观翡翠采编

源自北宋年间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传承古法,字模用的是木头,依靠一套口诀,口耳相传,延续至今有800年的历史,是中国已知唯一保留下来且仍在使用的木活字印刷技艺。



木活字用于排版印刷的木质反文单字。木活字是用梨木、枣木或者杨柳木雕成的,因为取材比较方便,成本不高,制造起来又比较简单迅速,所以成为我国活字印刷史上常用的一种活字。缺点是木料纹理疏密不匀,刻制困难,沾水后变形,以及和药剂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

其主要方法是用纸写字样贴在木板上,照样刻好字后,锯成单字,再用刀修齐,统一大小高低。然后排字作行,行间隔以竹片,排满一版框,用小竹片等填平塞紧后涂墨铺纸,以棕刷顺界行直刷。同时,他还创制转轮排字架,推动转轮,以字就人,便于取字还字。



中国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毕昇(1990年在湖北省英山县发现了毕昇及其夫人的合葬墓碑,还发现了其孙子的墓葬,经国家博物馆专家确认是英山人,2015年1月16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放了记录片毕昇墓碑之谜》,再次明确了毕昇的籍贯是英山县)发明泥活字,是活字的开端。以后又发展了锡活字、木活字、铜活字、铅活字等。其中木活字对后世影响较大,仅次于雕版。 在北宋毕昇试验泥活字印刷之后。

元代初期农学家王祯于大德二年(1298)创制木活字3万多个,并试印自己纂修的《大德旌德县志》成功,这是中国有记载的第1部木活字本方志。



木活字印刷全过程



木活字的印刷的工艺十分考究。工序有开丁、誊清、排版、校对、刷印、大圈、划支、填字、分谱、草订、切谱、装线、封面、装订等15道工序。

所以平时要做好取材、制字模、写反手字、刻字等基础工作。



工具

印刷的步骤众多,所用的工具自然也不会少,比如刻字所用的梨花木,描字笔、雕刀、雕盘、印板、上手刷(棕刷)、下手刷、白蜡等。





描字

先将要刻的字,用毛笔仔细地反写在平整光滑的字模上。老宋体字的特点是横细竖粗,笔划对比很大,字形方方正正,根基扎实,因此,书写时必须静心运气,功到字成。



刻字

字描好后,用刻刀逐步把所有的横笔划刻好,然后刻直笔划,接着刻撇笔划,最后用刻刀将空白的边角全都挖去,一个反写的字就凸现在木模上了。



排版

一般印刷家谱有两种版式,一是序、跋、志等通用文体,按普通古籍的版式排版。二是正页,分为单开的3裁和4开两种版式,竖排,5大格,每格3裁6字,4开5字,每格为一代,意为五世同堂。



印刷

印刷的过程是很原始的,从研墨开始,然后“下刷”。将版面先用水洗一次,晾一会儿刷墨。下刷很有讲究,阴雨天只要刷一次,干燥天要刷好几次。用墨也很讲究,少了看不清,多了模糊成一块。

下刷完毕后,对准印版四角上宣纸,用“上刷”,吃准手力,在宣纸上来回刷动,然后,揭起宣纸,一张清秀的木活字印刷品就展现在我们面前。



装订

整本书印好后,谱师们就去进行打圈、划支、打洞孔、下纸捻、裁边、上封面、订外线等工序,至此一册古色古香的木活字印刷品就完成了。



文章由微观翡翠采编,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观翡翠“新家”
ID:weiguanfeicui01
▲长按扫码关注


    关注 微观翡翠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