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科学素质提升】骨髓捐献,别让误解吓退善举

 



近日网上一则新闻引起热议,"妹妹"患了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两位"哥哥"都配型成功,却在节骨眼上担心骨髓移植影响自己身体健康,放弃了给妹妹捐献骨髓。

看到这则新闻,我们在同情和唏嘘的同时,不禁要问,骨髓捐献真的对身体有巨大伤害吗?其实,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现在所谓的“骨髓移植”更准确的名称应该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已经无需抽取捐献者的骨髓了。

“骨髓移植”不用抽骨髓

白血病,亦称作血癌,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使正常造血受到抑制,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等症状。对于白血病,骨髓移植是终极解决方案。对成年人来说,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红骨髓内,所以20世纪90年代以前,骨髓移植真的要对骨髓下手,用针做骨髓穿刺,从捐献者体内,抽取一部分骨髓。但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技术进步,人们开始从外周血中筛选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使“骨髓移植”变得简单易行、风险大为降低。

“骨髓捐献”与献血很相似

现在的骨髓捐献,分为三个步骤:

首先,给捐献者打“动员针”。由于外周血内的造血干细胞比较少,需要给捐献者打“动员针”,让捐献者的外周血在短时间内生成足够数量的干细胞。

然后,让患者做好准备。对患者进行一次彻底的全身治疗,杀死患者体内所有的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都杀光了,也就意味着患者失去了基本的免疫能力,所以,必须把患者移到无菌治疗舱内。

最后,捐献者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一步跟无偿献血差不多,抽取捐献者体内的血液,从中筛选出造血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
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捐献者危害很小


实际上,“骨髓移植”对于捐献者来说,只有打“动员针”和抽血两个环节。抽血大家都经历过,对人体基本没有危害。而“动员针”的主要成分是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这种物质在人体内本来就有,对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有着重要意义。不管是体内实验还是长期随访,至今都没有发现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捐献者造成长期不良影响的例子。“动员针”的短期不良反应,包括低热、乏力、肌肉酸痛等,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停药后就会自行缓解。所以总体来说,现在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对捐献者来说危害是很小的。

内容整理自:科普中国
    长按下方二维码 关注“巍山科普”


    关注 巍山科普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