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藏区完成一次支教,路上邂逅一生爱情,在4500米藏区最好的相遇!

 

人们把环游世界的愿望写进书里,放到屏幕上真正敢于出发的有几人?去藏区完成一次支教路上邂逅一生爱情开一座承载自...



人们把环游世界的愿望
写进书里,放到屏幕上
真正敢于出发的有几人?
去藏区完成一次支教
路上邂逅一生爱情
开一座承载自由和梦想的青旅
来一次说走就走的世界环游
这是多少人的梦想?
我相信,这其中任何一条
都曾无数次出现在你的愿望清单中
而真正把他们一一实现的
却是洛桑和衮衮
洛桑和衮衮
很普通的一对小情侣
没有富裕的家境,也不是明星网红
但却正在书写一份真诚而不平凡的浪漫
谁也不曾想过,在海拔4500米的藏区
两个纯粹而和谐的灵魂邂逅并相爱
然后这爱情就像星星之火
点燃了彼此余生所有的热情
一起组建高原支教团队
一起开自己的青旅
一起带着婚纱去旅行
一起完成羁旅天涯的梦想
这些无数人想做而不敢去做的事情
他们却一步一步,在现实中踩下坚实的印记
他们的故事中充满着闪亮的星星
晨曦和朝霞、藏区孩子们单纯的笑脸
充满着值得我们深思的生活态度
高海拔之恋

在4500米藏区最好的相遇

遇到洛桑前的衮衮



衮衮遇到洛桑之前,是刚刚考上川大的一名研究生,专业是新闻学,最高理想是做一名战地记者。然而也像大多数人一样,还处在看不清未来的阶段,偶尔也会满脑子伤感,内心敏感,对现实和未来有些许的悲观。



而公益和支教总是像火种一样,能给她带来内心的抚慰。她渴望去体验别处的生活,去帮助最有需求也最值得帮助的人群。

从高中起便已萌生的支教念头,在大学后变成了一种长长的渴望。考上研究生后,再一次被招募网站上寥寥几张孩子们的笑脸吸引,最终到了喜林院。



遇到衮衮前的洛桑



洛桑遇到衮衮之前,在培训机构教日语,存够了钱,就出去玩一圈。

他性格不是极度开朗,但却是一个单纯至极的人,没有什么复杂的欲望,难得的潇洒。



2010年的时候,洛桑已经骑车进藏了一次,沿路得到藏人许多的帮助。自此,他爱上高原的辽阔和纯净,也一直渴望力所能及地帮助、报答他们。

于是,在2013年,东南亚骑行结束后,在网上搜索支教信息,正巧看到位于藏地的喜林院,立马报了名。



她和他相遇,故事就开始了



在海拔4500米藏区的喜林院,洛桑和衮衮相遇了。

那里太纯净,没有网络,连手机信号都很弱。远离了浮躁与喧嚣,每天眼睛里盛满的都是蓝天白云、雨水山泉、绿草雪山、星星闪耀......

那时太简单,每天面对的是孩子们最天真、最明亮的笑脸,教他们汉语,陪他们玩耍,也照顾他们的日常起居.....

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孩子们在草地上追逐嬉闹,他们安安静静坐在山坡上,就十分美好。







他们支教的学校,名字很好听,措普雪童学文喜林院,他们都爱叫它为“山上的喜林院”。

喜林院的孩子们,跟很多地方的贫困儿童不一样,他们温暖灿烂,对人没有防备。虽然孩子们有时候也调皮,楼上楼下桌前桌后乱窜,但一声声姐姐叫得太甜太甜,总让衮衮难以招架。



每天教孩子们读书识字,也跟他们一起生活玩闹,沉浸在原始而单纯的快乐里。而同为支教老师的洛桑和衮衮,也在逐渐地了解、靠近。

衮衮给洛桑讲她对藏区孩子们的爱、对支教和公益的坚持;洛桑给衮衮讲他骑行东南亚、老挝船上遭遇雷雨的历险,讲未来的旅行向往,去中东、去印度、去环游世界!当洛桑讲述这些的时候,眼睛闪闪发亮,衮衮就开始心动了.....

70多天,一整个夏天,形影不离。

支教结束后,她和他,直接回家见了父母。



遇到洛桑后,衮衮的整个人生方向都发生了改变。

她不再是那个迷茫和愤懑的小女生,开始真正与这个世界和解。所有的敏感和脆弱都被洛桑的豁达与通透一一化解。

洛桑也为了衮衮来到了成都,开始了他们青旅的梦想。
第一个梦想 

他们开了能吹一辈子的喜林院

喜不是一个人的喜,林是一个很大的森林





衮衮在成都读研究生,所以洛桑按照约定来成都陪她。

他们半凑半借,开了一家小小的青旅,名字也叫“喜林院”。他们打算边开青旅边攒钱,为了养活以后长期支教和旅行的梦想。

一开始的时候,这里只有大大的3层楼、孤零零的7台空调,但幸好,洛桑和衮衮有用不尽的热情。他们用心地布置,小小的房子慢慢变得鲜活起来。




后来的4年里,他们在这里认识了很多有意思的朋友,有路过的旅人,有流浪的歌手,有特意赶来结识的支教同行,也有一起携手同行的创业伙伴。

夏天,楼顶天台很适合烧烤,十几甚至几十人,放着音乐,聊天,玩游戏;深夜的时候,连上音响,弹吉他唱歌;早上,就着冰啤酒与雾蒙蒙的远方,一起看第一缕日出。






很多人热爱这里,因为这里年轻无畏,这里热血沸腾,这里留下了他们的故事。

有些人在这里长住不愿离开,索性把自己当成了店里的一员;有些人是来过却又一次又一次回来,把这里当成了一方归处。

后来洛桑和衮衮把喜林院转让出去了,转店前刚好是端午节,五六十个喜林院的老朋友从全国各地赶回来团聚。洛桑和衮衮后来写道,那够他们吹一辈子。







不安分的青旅店主



虽然青旅的日子很有意思,但奈何洛桑和衮衮永远是不安分的,时常任性地大门一关,跟着客人一起去游山玩水。



▲开店不到两个月,两人就心痒痒,领着一群客人关门去了色达。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与巴郎山的合影,谁能想到后来会无数次再路过......



▲五月再次丢下店去了牛背山,那时候还舍不得花钱买件像样的冲锋衣,借了装备抬腿就走



▲九月回了拉萨,去了珠峰大本营




▲心里始终挂念着藏区孩子的他们,每年也必定抽时间再去支教
第二个梦想

心有光亮,支教的步履不停

支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喜林院因故关闭后,他们支教的地点转移到达科寺,两地相隔不远,每年还会回到喜林院一些孩子家里住上一段日子。

达科寺是座喇嘛学院,孩子们都学佛,支教老师主要教十岁以上的孩子学汉语。当孩子们完成达科部分的学业,就会去更大的佛学院深造。







达科寺是他们所有支教点里海拔最高,也是唯一未通水电,条件最为艰苦的。这里的藏民和孩子,也是像土地般淳朴。




藏区支教,其实本来就是一件比较辛苦的事情,不是简简单单几个字就可以概括你要接受没水没电没网、缺吃少喝的条件;忍受藏区一年四季的高寒、高强紫外线;承受很多孤立无援、语言障碍的时刻;也必须发自内心的心疼这些孩子、爱这些孩子。

所以,想去做支教的人很多,但真正去身体力行的却很少。

洛桑和衮衮,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坚持年复一年的到藏区去支教。





心有光亮,步履不停



也正是在这一次又一次回去支教的过程中,洛桑和衮衮意识到那块土地、那群孩子,才是最需要他们的,也是他们最无法割舍的。

只是他们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常年留在那里,只能每年回去支教几个月。



不在藏区支教的日子里,洛桑和衮衮开始尝试通过自己的文字和照片,让更多人知晓藏区,愿意关注和帮助那些孩子。渐渐地,喜林院不仅是个青旅,也成了帮藏区招募支教老师和募集物资的平台。

洛桑和衮衮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座桥梁,提供真实的信息,缓慢去消除尚存的误解与偏见,让更多人了解藏区的美丽与纯洁,重新认识藏民们的淳朴与虔诚。



很多认识他们的人,都建议洛桑和衮衮尝试一下拉商业赞助,这样会比他们两个人单打独斗要快速有效的多。

但两人并不是社交性人格,不会利用资源继续去发展各种各样的朋友关系,也不善于用力掀起某种煽情的氛围。所以,无论是旅行还是做公益,这几年他们都走了挺长挺长的路。

也正因为这种完全不掺杂功利性质的行为,也让他们的故事,在这个浮躁而喧嚣的社会中,显得更加真诚而宝贵。



“光亮无声,步履不停”,衮衮这样描述他们的支教梦想。

无论现实有多艰难,藏区的孩子就是他们心中那片“光亮”。支教所给予他们内心的馈赠,还有孩子们带来的安慰,就是他们坚持公益的养分,就是支撑他们走下去的光亮。



这种照在内心里的光亮是无声的,但潜移默化的力量却是最坚固的。所以他们每一步都能踏踏实实地走下去,脚下的道路也在越来越坦荡,自愿同行的人也在越来越多。


这个世界上
总有人做着你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过着你想过而不敢过的生活
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
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
世人有千千万,活法有万万千
梦想的光亮会照耀每个年轻而热血的灵魂
而敢于去实现梦想的
永远是那些勇敢而纯粹的少数
愿洛桑和衮衮
继续做幸福的支教老师
继续做羁旅天涯的侠客情侣!
愿每个看到他们故事的人
拥有梦想、拥有爱情
拥有真正快意的人生


20天川藏青藏拼车大环线
专业司机 车辆 专业随队摄影师
带你领略最美西藏 客服微信:LTHW318




更多线路请联系客服咨询

想体验不一样的旅行,就跟着我们出发吧!微信咨询:LTHW318

川进青出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


    关注 西行藏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