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娃4年以来,得到的12个小感悟

 

好喝再来。...



点击上面蓝字“桃姨和茉莉”关注被娃教育的桃姨

平时,我会用手机便签记录一些碎片的小想法。曾经雄心勃勃的想【每个想法都是一个公众号文章选题】,后来越积越多,越积越多……嗯,就跟【积攒了很多学习的资料资源,别想着有一天能把它们看完,百度云里只有电视剧能有机会看完】,一个道理。鸡汤我写不好,牛尾汤试试看。

抽空整理了这两年的手机便签,发现有些想法还挺有趣的。这篇把关于做妈妈和教育小孩这部分摘出来,看到了自己养娃四年多的心路历程,与你共勉。

做妈妈的体会
01.来自网络全能妈妈的碾压:



在互联网世界,看到这么多鸡血又见效的人生,让我挺自卑的。废柴如我就总会想背后肯定很狼狈、strong之下定有脆弱来安慰自己,都是包装的。

然而其实做人呢,换个角度什么事儿都会敞亮开的。即使包装的,也得有馅儿才能蒸出锅呀。盯住自己没有别人有的那份馅儿,我咋不羡慕演杂技的呢?另外当我想到10后的孩子长大以后常态就是这样互联网生存的,就豁然开朗了——接受同龄人同类人的碾压也是在适应社会。
02.越来越早的人生分岔点:



我们父母辈,年轻时多是各个岗位的螺丝钉,岗位不同但人生观趋同;退休后因为退休金高低、因为社交圈层不同、孩子们的发展不同,才真有了分岔,有了不同的生活方式。而我这一代,大学前的人生都是相似的,玩的玩具一样,看的漫画书也一样,大学之后甚至有娃之后,才开始真正有不同的人生。00后的学生们,可能中学就因为是体制内学校还是体制外学校开始了人生的选择。

社会迭代越来越快,我们的孩子需要去做的不再是我们和我们父母那一辈的“追赶时代”,他们越早发现自己毕生所爱,越早开始“创造时代”。哪怕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小时代,就足够enjoy一生。

03.鸡娃先校准:



一度十分关注是否要鸡娃、是否做个虎妈的话题。我想虎妈并不是自己选择了做虎妈这个状态,而是选择了一个很高的目标,不虎不成。但这个目标,就很多说道了,是孩子能力能企及的目标只需要虎一下就能达成?还是太高的目标虎出抽动症?抑或是目标太低了,还没来得及虎呢孩子就全任务完成了?

换句话说,不管是虎妈,还是爱与自由妈,还是佛系妈,whatever,都需要把自我认知和外界认知的标线校校准,准头差太远了会聊的风马牛不相及。校准之后,同一个价值体系的家长,才能愉快的聊天呐。

目标对标好,虎起来没烦恼。
拉扯4年的技巧体会


04.教育难在最后一公里:



教育理论谁都可以说的一套一套的,哪怕没有孩子的学生党都可以说出普世道理。然而实践是唯一标准,近距离实践是唯0.1的金标准。

养孩子吃喝拉撒,说起来有现行科学育儿下最佳流程;教孩子培养人格,则是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父母可以给娃选择好的学校、好的玩具、好的兴趣班、好的绘本……这些“好”姑且认为是真的很好,即使这样,玩具如何陪玩才发挥玩具的真正价值、兴趣班如何坚持又何时放弃、绘本如何共读才不枉抢优惠券的日日夜夜,这些才是真正让家长焦虑的最后一公里。

因为网络上技巧很多,却都是别人的技巧,搬来自家不好使,才是真斗眼抓狂了。
05.大招是攒出来的:



接上条,最后一公里的教育成果展,其实是靠平时的耐心和谋略攒出来的啊。试试慢慢地把26个字母学会,慢慢地去体会10以内的数字,慢慢地旅游看风景,慢慢地陪孩子荒废一下午……

现在我们太追求快了,车开太快,孩子就看不到路边的风景。社会发展慢的时候,我们可以快人一步;社会变快了,我们就得慢下来看飞车族看不到的东西。
06.焦虑有时候来自于流线不畅:



在把娃当小动物养的第一年,我的流线有时候是慌乱的。当时最大的慌乱是睡觉流线总不对付,该睡不睡,该吃奶不吃,该玩时候又困;小慌乱是周遭事物的不顺畅,曾经因为梦到忘记换尿裤而让娃兜了一腚粑粑而吓醒,冬天出门穿衣服时太麻烦而拖延症晚期不治。这时候我就会焦虑娃是否睡不够影响大脑,会盯着屁股找尿布疹,会变得压根不想出门。

娃大了,这类焦虑变得抽象了许多,也就是下一条要说的节奏感。
07.流线顺畅了才有节奏感:



也就是什么阶段做什么事,下一阶段任务升级的时候才不至于太难受。当然还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每个阶段都有别人满分你却只能做到及格的事,可是下一阶段该预习什么你总该知道吧?下一关努力点打个高分,弥补上一关,总好过一直被通关任务拽着走,掌握主动性,生活才是一首歌。
08.家长自鸡岂止是省钱:



这一年接触了不少兴趣班,跟销售尬聊成了我的乐趣。

英语班顾问说:“你家孩子这个年龄该学什么什么了。” 我以前没经验会说:“哦,我倒是也教了一些……” 这就埋雷了啊亲妈友们,试听完课程,顾问保准说你家这个什么什么还需要加强啊,表现还差一些什么啊,家长教效果不好啊巴拉巴拉。后来我学聪明了——顾问:“你家孩子这个年龄是xxx的敏感期啊~”,我:“哦,我知道,不过无所谓,我不怕错过的。” 这个顾问已经把我拉黑了。

画画班,如果你不提,顾问就会吹他们的技巧教得好;但你如果说学技巧限制想象力,他们会秒懂转画风,去聊他们材料多。学体育、学舞蹈,每个顾问都会说你家孩子有这方面天赋,不要耽误了孩子成才哟;但如果你说我不考级,就练着玩玩,他们会立刻秒懂转画风,说哎呀谁也不指望孩子要做这行,咱们就是一个培养兴趣强身健体的作用。呵呵呵,跟老年人保健品一个套路。
09.兴趣班只学本不打算坚持下去的那些:



标题党了哈哈,真正意思是,铁了心要孩子坚持下去的标配项,课外班贡献值是不够的,自鸡加他鸡plus作用才行。而一些仅是试试的项目,可以报些班来广散网,收获一些兴趣,更便于观察孩子的兴趣偏好。到了小学学业日程紧张以后,再集中收网,收窄兴趣,算是我现在的一个小策略吧,不一定错。
共同成长的感悟
10.没有体会过,就要学体谅:



以前我是个标准的站着说话不腰疼、用同情心去伤害别人的人,孩子的成长让我学会了体谅。为什么会改变,以前我哪里照顾过别人啊,即使想要照顾,也没人需要被我照顾。如今被全能依恋了4年多,我不去体谅娃,娃就给我好果子吃啊。于是附加的收获就是不再去随意judge我自己没经历过的事情了。

这让我想起年初一个开出租车的单亲妈妈,为了带女儿上班不得不开夜车并且让女儿坐在副驾驶。虽然她收获了很多同情,却也被很多人指责不顾孩子的安危,以前的我肯定是拿安全椅来指责的一员。然而,谁都知道这样危险,作为妈妈更知道。换工作?但是她原本是出租车司机,路径依赖当然最让她有收入安全感的还是做司机啊。我不是她,不明白她能做什么更好的选择,所以能做的只有体谅。

因为我们也可能会经历不那么专业不那么正确、却没办法不得为之的各种事情。

11.我们的际遇更多还是国家的变化:



当我们在感叹高考状元的阶层越来越高,穷人的孩子越来越没有出路的时候,可曾想过是把路径变窄了?我倒是觉得因为如今的孩子越来越理性了,接地气了,不再是为了家长的梦(mian)想(zi)去奋斗了。

前几天看到微博讨论技术工人得个世界冠军就可以拿百万奖金的讨论,更觉得优秀的孩子不一定要去读大学做学术,技术也是脑力劳动,有些技术是永远不会被智能替代的,就尤显珍贵。像我们前面说的,世界扁平化了,哪怕孩子只是在一个很小很小的领域有自己的小时代,就可以服务全世界的人。

与其悲观阶层被固化,不如陪着孩子寻找他们的小时代;而我们大人,想想中兴那个悲剧,何尝不是需要在时代洪流中抓几根不一样的稻草?

12.养孩子就是一场价值投资:



上面便签写的有点乱,想说养孩子是不求即时回报的投资,但一定会收获价值,不然为什么选择生娃这个“历尽艰难”的事情呢?不同的投资偏好,不同的收获方式而已。

不羞于谈回报,也不急于谈回报,负责任的投资,一定有符合预期的回报。
这碗牛尾汤也不知道好不好喝,反正外面挺冷的,自我感觉加油加的有点多哈哈哈哈哈。

恁们要喜欢,下次我把其他灵感碎片也贴一贴,狗皮膏药也是药啊。

(金句图片来源于Pinterest或者水印)


    关注 Molly妈妈蜜水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