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峰之路 北大、浙大or中科院?看这位南师才气小仙女会选哪个!

 

“在本该拼搏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这可能会带来迷茫和沮丧。”...



最近,心理学院2014级应用心理学专业的王霈珊同学被浙大、北大、中科院三所高校研究生院录取,她最终选择了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工程心理学方向的直博。

朱敬文奖学金
国家心理咨询师
暑期实践活动“先进个人”
校“三好学生”
校“优秀团员”
校优秀学生滚动奖学金一等奖
江苏省教育厅颁发的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


兴趣点燃梦想

回忆起与心理学专业的“相遇相识相知”,王霈珊表示,工程心理学是自己日后的主攻方向,然而这一方向的确立绝非朝夕之事。“一开始不知道自己到底对哪个方向感兴趣,所以请教了很多导师,对各个方向的研究都尝试了一下。”



大二,在抓紧专业学习的同时,王霈珊还兼顾了心理学领域的课题研究。最开始,她跟随赵凯副教授学习人力资源。深入了解之后,她发现这并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于是她第一次想要尝试新的研究方向。通过积极联系心理实验中心的老师,在袁逖飞等老师的支持下,王霈珊成为同届中最早进入实验室学习的学生。她每天接触精密的仪器、繁复的生物药剂、生理实验和大量的外文文献,对她来说,这又是一次全新的科研体验。

关注到社会上有关遇见老人摔倒扶与不扶的讨论愈演愈烈,王霈珊组建了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团队,针对老年歧视问题,带领团队成员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广泛深入调研。“我们先从外显方面入手,翻阅了国内外文献,搜索与老年歧视相关的资料,从下操作定义开始,然后划分维度,最后编制问卷。”



科研是十分严谨的,要求资料、数据、问卷的有效性与科学性。蒋京川教授对第一次的维度划分并不满意,但王霈珊并没有气馁,与同学们重振旗鼓,不放过文献中任何关键信息,结合国情整合归纳,终于得出了一个比较合适的定义,再根据这个定义编制了中国本土化的量表并向全国各地发放,用统计方法对量表进行分析。“在内隐方面,我们设计实验进行深入探索。最后对比、总结成文,投向核心期刊,目前已进入复审阶段。”

在对不同领域的接触中,王霈珊最终发现自己未来的方向——工程心理学。总结三年来的学习经历,王霈珊感谢那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不惧徒劳的努力。



“在本该拼搏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这可能会带来迷茫和沮丧。”

王霈珊用自己的经历建议同学:多尝试,多付出,苦尽便会甘来。她认为大学不同于中学,学习兴趣不是来源于被动的知识填鸭,而是源于自己主动的探索。与其每日空想,不如亲身实践。只有在不断的探索中,你才能真正发现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能够做什么。一旦发现兴趣所在,你便不会为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怅然若失,便不会被他人的言行左右,从此你为此做的每份努力都变得有价值。
勤奋收获硕果

王霈珊的学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她回忆当初同强化培养学院的四名同学组建项目团队,并请来蒋京川教授作指导的经历:本来自信可以申请到国家级立项,结果却遭遇了只申请到校级立项的滑铁卢。但她转念又想:把这个项目做好,得到科研训练,并尝试改变国内老年歧视的现状才是最为重要的。王霈珊沉下心来,带领队员们继续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制定系统化的项目实施方案。“为了突破一个难题,彻夜讨论,反复修改,这是常有的事儿。”

提及科研经历,王霈珊感言:“不要过于在意结果,科研的过程才是真正宝贵的。科研成果固然重要,但科研经历对一个人科研能力的锻炼、对科学素养的提高也不容忽视。即使最后并没有实质的收获,也没有什么论文发表,这些都不影响自身在科研中所经历的潜移默化的蜕变。这些思维上的蜕变使你足以在面试中,当被问及本科期间做过什么项目,或者要求你提出一个项目方案时,能够有逻辑性地将研究的假设、变量、方法阐述清楚,这种科研的能力和素养,才是面试官所看重的。”



为了完成游学的梦想,王霈珊不仅要备战托福的,还要学会独处,克服一个人备考的孤独和时间带来的紧迫感。三月的南京依然很冷,她常常在自习教室冻得手脚冰凉,站起来走两圈再坐下继续学习,直到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为止。有几次走出教室时,发现整栋教学楼已经一片漆黑,一边打开手电筒一边给父母打电话壮胆。尽管寒风刺骨,她当时的内心却是充实和火热的,因为她坚信每一寸恒心的坚守,都离梦想的学府更近一步。

终于,不负艰辛与期望,她在大二下学期争取到暑假里去往多伦多大学访问学习的机会。



虽然学业繁重,但生活中的王霈珊仍然坚持着自己的小爱好。每个周末她都会去画室画画,或者背着画板去户外写生,长期的绘画练习让她在校级的设计比赛中拿了一等奖。另外,她还会每周和朋友去轮滑或打羽毛球,也常约着一起爬山或者逛美术馆……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王霈珊相信只要你善待生活中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它就能成为阳光雨露滋润着你。让坚守恒心成为一种习惯,再平凡的小事也会变得不平凡。

执着坚定追求

大三的下学期,在邓铸老师引导下,王霈珊对人因工程产生了浓厚兴趣,在邓教授的指导和推荐下,王霈珊准备攻读工程心理学的研究生。大三暑假,她参加了浙大和中科院的暑期夏令营,虽然遗憾没能获得优秀营员,但经过假期勤奋刻苦的保研考试复习后,王霈珊成功获得了心理学院的推免资格。

在保研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是考试时间上的冲突和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九月初,王霈珊准备报名资料,开始向北大、中科院、北师大、浙大等学校投简历。之后她接连收到了北大、浙大、中科院和北师大的面试通知。



时间紧迫,但是王霈珊并没有立刻启程前往北京,她先回了一趟家。彼时的她心理压力极大,成败在此一举,命运的转折点如此明晰的展现在她的眼前。是她父母的安慰和鼓励让她有了心灵的港湾;她过去的信念——只要有方向,便不怕前方的路有多难走——给予她心灵的支柱;是三年来日复一日的勤学苦思、永不言弃精神锤炼给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她勇敢地站在面试考官的面前,自信地说出自己的研究经历,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梦想。

北大面试一结束,马上就有两位导师联系她,这时候她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但为了追求实力更强的工程心理学专业,她还是去参加了其他院校的面试。保研面试奔波的几天,她虽然对食宿条件不适应,却仍旧不敢懈怠,争分夺秒地阅读外文文献,为第二天的面试做出更好的准备。



收到北大、浙大、中科院这三所学校的录取通知后,王霈珊又面临一个选择:是选择更负有盛名、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北大,学偏向理论的基础心理学;还是选择有着她更加感兴趣、更能够切实助力日常生活的应用方向的工程心理学?

一番思考之后,她选择工程心理学排名第一的中科院,攻读五年制直博。她仍然选择从事自己最喜欢、也最能实现她的梦想的职业方向走下去,她希望未来能以己之力推动人因工程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为心理学的发展助力,也为更好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奉献力量。

接受采访那几天王霈珊正准备赶赴中科院投入人因工程学的科研任务中,未来她将跟随中科院的导师展开相关研究。王霈珊透露在攻读直博期间,她还计划申请中德联合培养项目,出国开展学术交流。
感念谆谆教诲

采访中王霈珊同学还介绍了心理学院为学生提供的“福利”。每个心理学院的学生在入学时便可选择自己心仪的导师,随着对专业的进一步了解,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并跟随该方向的导师进行学术研究。其次,除学校里选拔的“英才计划”优秀学生,心理学院也设置了学院的“英才计划”,全面培养有能力的人才,为学院的优秀学子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学院也十分重视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出境学习的机会,并给予资金支持;鼓励学生做科研项目,发表研究成果;创办《长江心理学刊》,由学院学生参与编辑,营造了院内浓郁的学术氛围。



王霈珊说,她要感谢的人有很多,学院浓浓的人文关怀带给她很多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她首先提到了邓铸老师,尽管工作繁忙,但他对学生从来都是有求必应,为他们的切实利益奔波:为学生向学院争取尽可能多的境外学习资金,针对学生特质、字字斟酌每一封导师推荐信,认真准备每一堂课,仔细批注每一份实验设计作业。她还提到了自己曾经的导师钟元老师,感谢他给自己提供了丰富的专业信息和宝贵建议。让她受益匪浅的还有李小平老师生动的授课、渊博的知识储备以及问题讨论、学术沙龙的教学模式,他总是鼓励同学们提出创新性的想法,并组织同学们开展自由讨论,这种授课模式培养了王霈珊善于质疑的创新思维。她还提到了在申请研究方向时,李晶老师对她的帮助和启发,以及在科研过程中传授知识的各位导师……正是在院内浓郁的学术氛围之下,在各位老师的倾情指导下,她才能取得现在的成绩。

谈起在新生宣讲中“绝美之城”的含义,王霈珊解释道——这座“城”大概就是“自我实现后达到的最高理想状态。”王霈珊同学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同学们要树立目标,并敢于坚守,持续不断的为之努力,坚信拼搏终将实现梦想。
策划 | 许文  
文案 | 钱颖智  郑昕怡  王若思
编辑 | 蒋怡欣 姜云 金星
审核 | 郭亮 大华 陈权 潘文娇


    关注 南京师范大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