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徒分享】依恋关系读后感-爱的幻想

 

既然世界是我的表象是一个真理,那么我爱的,不是你,而是我想要去爱的意志。...

“我爱光,我爱,于是便有了光;我爱你,我爱,于是便有了你”。所以我爱的,是你,还是我的幻想。既然世界是我的表象是一个真理,那么我爱的,不是你,而是我想要去爱的意志。克莱因认为,“客体本身构筑在冲动体验之中,甚至从未喝水之前,体验口渴就以某种模糊的方式渴望解渴的客体,渴望的客体本身就蕴含在渴望的体验之中”。  “爱和保护的力比多冲动在其内部容纳和镶嵌着一个爱与被爱客体意向  ;憎恨和破坏的攻击冲动在其内部容纳并镶嵌着一个恨与被恨客体意向。”也就是说,人跟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不只是这两个人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也受到他们背后一整套机制的影响,包括他们内心的客体影像,他们从小经历的爱与被爱的经历等等。

这周的学习任务之一是关于依恋关系,这是一个会让所有人都或多或少会被戳中的话题,为啥有人面对一段关系的建立时,会患得患失缺乏勇气,感觉被掏空;为啥有人处于一段关系中时,时常感到岌岌可危随时担心会失去而表现出过度的黏人;为啥在面对未知的人事物时,有人信心满满勇于探索,有人感到莫可名状的不安全感,裹足不前;这些, 都可能跟早年的养育有关。
情感纽带与安全基地

依恋理论认为,与特定个体建立亲密情感纽带是人类的天性之一,经典精神分析强调食物和性在依恋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依恋理论则认为,决定依恋关系存在的是它的保护功能,依恋理论通过安斯沃斯的实验来描述儿童依恋的安全程度, 在陌生环境中,如果儿童可以将母亲作为安全基地,可以自由的进行探索,陌生人出现时不会感到沮丧,在母亲离开时能够觉察母亲的所在,并在母亲回来时迎接母亲;另一种情况,即使母亲在场,婴儿也不会进行探索,陌生人出现时非常警觉,母亲不在时,会一蹶不振,极度无助,陷入弥散的痛苦中,母亲回来时,婴儿也可能不会迎接她。

依恋理论通过婴儿观察的大量实验,得出了3种主要的依恋模式:

➢安全依恋:在玩耍中非常活跃,在短暂分离时感到沮丧,在分离结束后会寻求与母亲接触,容易被安抚,很快可以全神贯注的玩耍。

➢焦虑和回避依恋:在母亲回来时,会回避母亲。

➢焦虑和抗拒依恋:在寻求跟母亲接触和抗拒母亲之间摇摆,有些表现出愤怒,有些表现出消极。

儿童对母亲的依恋模式是母亲对待他的方式的产物,而依恋者与被依恋者的关系对人格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一切顺利,个体会感到快乐和安全;如果与被依恋者的情感联结受到了威胁,个体就会感到嫉妒、焦虑和危险;如果情感联结破裂了,个体会感到悲伤和抑郁。

父母早期的养育方式,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基础,父母可以给孩子建立一个安全基地,让孩子安心的去探索外面的世界。他知道,那里永远对他敞开,当感到痛苦时,他可以在那里得到平静,这是鲍尔比关于养育的核心观点,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们便朝着离安全基地更远的地方去冒险,且冒险的时间会不断增加,他们的基地越安全,对他们的需求反应越及时,他们就会越自信。

简单说来,父母细致、充满爱的照顾能让孩子确信当自己需要帮助时就能够获得帮助,从而让孩子在探索世界时愈加自信、大胆、富有合作精神;当父母对孩子的依恋行为回应不及时时,孩子有可能形成焦虑依恋模式,孩子害怕当自己需要照顾时父母消失或不提供帮助,因此孩子舍不得离开养育者,不得不表现的十分顺从,对探索外部世界充满犹豫;如果养育者拒绝孩子,孩子可能发展出矛盾型依恋模式,既渴望父母又不愿亲近父母,愤怒成为了孩子的主要情绪。
 我的感受 

依恋理论中有大量的案例描写婴儿与母亲的互动,婴儿对母亲的依恋,对分离的焦虑,对失去的恐惧,有时看着看着会有恍惚之感,婴儿与母亲两个词渐渐隐去,他们之间的爱恋纠葛跃出纸面,似乎是在看成年人之间的爱恨纠缠,婴儿与母亲的爱恋就是他成年后爱恨纠缠的预演,我们成年后一遍一遍重复上演的爱恋关系,不就是早年与母亲互动模式的强迫性重复。

 “一些婴儿,似乎跟母亲有最牢固的依恋,几乎不会出现抗议行为或分离焦虑,而是用另一种方式来展现依恋的力量。这些婴儿随时准备着将母亲作为安全基地,这样双方都可以探索世界,并通过纳入其他依恋关系来拓展彼此的疆界。快乐安全的儿童似乎把母亲视为理所当然的存在,相形之下,焦虑、不安全的儿童可能显得更依恋母亲,那些害怕世界和世界中的人的儿童会粘着母亲,不愿意离开母亲去探索其他人或事物。”

看完这一段对母婴依恋类型的描述,我直接的感觉是,这明明就是在跟母亲恋爱。

我们所有人的第一个恋人都是母亲吧,我们对母亲的爱恋的渴望、害怕分离的恐惧幻化为一个执着的影像,盘踞在心头,像一个柔情似水的诅咒,每当你爱上一个人,这个诅咒就会出现。曾经所有的渴望和恐惧会再度显现,而你无力抗拒,再一次上演你是如何爱你的母亲的。

小时候我会老做同一个噩梦,就是走着走着跟我妈走丢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梦的频次降低了,但并没有停止,一直做到18岁以上,直到谈恋爱了,就不怎么梦见跟妈妈走丢了,而是换成跟男朋友走丢了。这样害怕分离的焦虑,成为不断重复的梦魇。

其实母亲与我们早年的“恋爱”方式,不仅影响我们与人相爱的方式,也影响我们与世界“相爱的方式”,爱世界的过程也是探索世界的过程,妈妈早年给孩子建立的安全感,孩子依恋模式的安全程度,直接影响着他面对未知的世界时,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去探索。
一些延伸阅读以及对代际传承的假设

依恋理论中,父母的养育对孩子的人格发展和人际互动有着重要影响的理论让我觉得非常有意思,我试着看了一些同时期客体关系学派的理论,看是否有反驳或支持的理论,其中费尔贝恩的理论也很有意思,他同样传达了一个观点,即孩子对与父母关系模式的黏滞性和重复性。

经典精神分析工作的一个临床发现是,人们用各种方式让自己一次次痛苦,痛苦的行为模式、痛苦的情感状态以强迫性重复的模式反复出现,好像命运般无法摆脱。弗洛伊德在早期提出力比多遵循快乐原则,具有可塑性,随着理论的发展,他又提出了,力比多还具有黏滞性,会痛苦的固守着无法得到的旧客体、受挫的渴望、被阻碍的欲望等等。

那么力比多是如何黏滞的呢,费尔贝恩提出,力比多的性质正是黏滞性而非可塑性,儿童通过父母提供的互动模式与父母建立联结,这些形式成为他们与他人依恋和联结的终生模式。费尔贝恩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孩子对虐待自己的父母依然怀有强烈的依恋和忠诚,孩子成年后,寻求痛苦成为他们偏好的交往模式,他们从他人那里寻求的是他们在早年养育中体验过的互动经验。

费尔贝恩指出,儿童对早期养育着与他们建立的互动方式产生强烈的依恋,并以这种互动为核心来建立日后的情绪生活。“化学反应”在爱情和各种关系中的实质是,我们对他人的喜好是由于他们引起了我们对旧客体的依恋的共鸣,童年早期人际互动的途径和基调已奠定了爱的基本模式。

看完了这些理论,我觉得我们自己都可以做出一个假设,那就是我们的互动模式是受父母养育影响的,那么,父母是如何养育我们的,又受到他的父母的影响,这就是代际传承,就好像一个家族代代沿袭的宿命,《百年孤独》不就是这样!一个代际传承的百年案例。

我发现之前的描述中用了多次“好像命运”一样难以摆脱,我突然意识到,这不是“好像命运”吧,这就是“命运”本人。

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我会不断涌现出自己对依恋的渴望和对分离的焦虑,想用施琪嘉老师给依恋理论序言中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一切我们儿时的人和物都构成了我们的回忆,也构成了我们,那些急速远离我们而去的人和物形成了人们弥漫的焦虑的来源,很多传统文化,都是慢慢地和环境中的物建立关系的过程,除了慢以外,早期不分开也是父母对孩子的重要承诺,“我爱你,我永远不会离开你”这些恋人的承诺原型来自母亲对孩子说过的话 。"



我想人的一生都在渴望这样爱的客体吧,从妈妈到恋人,爱我,并且永远不会离开我,我们可以一时的分离去探索彼此的疆界,但你会回来,永远不分离。
学员分享文章精选:

  • 【学徒分享】学习心理咨询之初体验
  • 【学徒分享】精神分析及心理咨询学习初体验
  • 【学徒分享】学习心理咨询初体验
报名课程请联络藤藤⬇️
微信:puurjun 
Tel :010-61647981






公众号|路梅心理

路梅心理

提供心理学知识

及个人领悟与感受的

第三空间


    关注 路梅心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