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人”的故事】“无悔试飞人”谭祥升

 

谭祥升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自1985年7月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飞机试飞工作。2007年7月进入上海飞机制造厂,全面主持ARJ21-700飞机在上海地区的试飞及相关工作。

编者按
2015年11月29日,公司顺利接收首架国产ARJ21飞机。这标志着我国走完了喷气式支线客机设计、试制、试验、试飞、取证、生产、交付全过程。作为承担着国产民机成功商业运营历史使命的成航人,我们应该知道 ARJ21飞机在设计、制造、试飞、取证过程中都经历了什么。而“民航强国梦”的造梦者们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甘于奉献的精神又将激励着我们在ARJ21飞机示范运营道路上奋发有为。本报自本期起开设“‘追梦人’的故事”专栏,供大家学习参考。




谭祥升 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自1985年7月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飞机试飞工作。2007年7月进入上海飞机制造厂,全面主持ARJ21-700飞机在上海地区的试飞及相关工作。曾获中国商飞公司ARJ21-700飞机成功首飞一等功,2007~2009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201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成为一名‘无悔试飞人’是我一生的目标。我深爱试飞这份神圣的事业,珍惜投身研发大飞机这个历史机遇、收获每一次任务成功后的喜悦,享受和众多有理想、有抱负、有才干的年轻人在一起飞扬青春带来的快乐。” 2015年5月15日,在中国商飞公司召开的劳模座谈会,一位皮肤黝黑,50岁出头的中年男子在会上作着发言,他表情严肃、目光深邃,声音铿锵有力,他就是全国劳模、中国商飞试飞中心副主任谭祥升。

30年坚守试飞一线

飞机在哪里他就在哪里

“请问谭主任在吗?我想采访他。”“他在东营,找他呀,一般飞机在哪里,他就在哪里……”好几次“碰壁”后,记者终于在ARJ21飞机开展“大场-石家庄-东营”航线演示飞行的航班上“撞”上了他。

飞机试飞是飞机研发的最后一道关卡,工作不仅苦、累,而且压力非常大、极具挑战性。谭祥升自从1985年大学毕业后,就一直从事试飞工作。在他看来,选择试飞这份神圣的工作是幸运而且自豪的,他一直怀着一份无比崇敬的心情对待这份工作:“我的家人和朋友、长辈中有从事试飞的飞行员、航行管制员、飞行机械师,也有搞飞行试验的。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对试飞有更深刻的理解,也传承了一些理念和精神。”

谭祥升认为,从事试飞工作对飞机要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工作既有研究的性质又有生产的性质,很具挑战性,需要一群执着的对之有感情的人来做这件事,而且也需要这些人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每一次试飞安全,才能使试飞的任务圆满完成。

作为一个老试飞人,他一直恪守“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在专业学习和试飞活动中培养和造就年轻试飞人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确保每一次飞行安全,使每一次试飞任务圆满的完成。

凭着这样的信念,谭祥升在试飞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30年。他说:“这辈子注定与试飞有缘,与试飞分不开了,这也是这辈子唯一的追求”。

ARJ21飞机6年试飞全程参与

零下43.2度的坚守刻骨铭心

对于谭祥升来说,ARJ21飞机试飞6 年,有无数个细节值得封存,有无数个故事值得分享。

从长沙高温高湿试飞到海拉尔高寒试飞,从嘉峪关大侧风试飞到东营航线演示飞行,ARJ21飞机6 年试飞,谭祥升全程参与。其中,作为海拉尔外场试验队队长,2014年1月,ARJ21飞机高寒试验试飞令他刻骨铭心。

当时,辅助动力装置(APU)故障不能正常启动,屡次排故没有结果。时间一天天过去,地面温度愈来愈寒冷,队员们开始焦急、忧虑甚至烦躁、抱怨。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和愈发严峻的压力,谭祥升沉着、冷静,以超常的毅力和顽强的作风,带领队员们进行艰辛的排故工作。排故完成的第二天,就抓住机会,利用一周时间,完成所有试飞任务。为赶抢最低气温,试飞团队选择在凌晨或夜间进行试验,试验队员通常是凌晨3:30用餐,4:00发车进场开展试验。海拉尔最低温度达零下43.2度,大家战严寒、斗雪霜,废寝忘食,披星戴月,完成执行高寒试验试飞全部16个科目,共计43个试验点,涉及12项适航条款。

“海拉尔的高寒试验,可谓真正意义上的一次完整的、全面的试验,我们历经艰难、曲折甚至磨难,最后取得了成功。这种经历了风雨终见彩虹的喜悦无以言表”。回顾起零下43.2度的试飞故事,谭祥升脸上泛起笑容。

“坐在我们自己的飞机上心中乐滋滋地,满是由衷的喜悦。ARJ21飞机是我们的试金石和探路者,做好后续优化改善工作,要对标一流,我们还需不断改进,让他拥有美好的市场前景”。谭祥升对于ARJ21的未来充满信心。(中国商飞新闻中心 /于博涛)


    关注 成航NEWS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