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假期就逼孩子提前把作业写完,这样竟然错了!

 

假期里,该如何安排时间?...





今天是端午假期的最后一天,明天就要上班了,西西妈妈的心情却着实不错。一问才知道,西西这次端午小长假,第一天就把全部作业都写完了,所以剩下的两天玩得特别开心。

西西妈妈还说,这次的时间安排是接受了上次五一小长假的教训:上次也是三天假期,西西前两天都玩疯了,老师留的作业全部堆到了最后一天下午才开始写。结果是,不仅是西西自己写得很烦躁,还有一部分作业由于时间太晚没写完,遭到了老师的批评。

不仅仅是三天的小假期,即将到来的暑假,西西妈妈也准备采用这次端午成功的策略:让西西把所有的暑假作业全部在前十天写完,英语、数学课外班也集中安排在这十天。虽然这十天可能会累一些,但是把暑假作业都完成了,后面就可以踏踏实实地疯玩了。



不知道各位爸爸妈妈们是不是也给自己的孩子做出了类似的安排。相信很多爸妈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安排,是来源于我们平时里对工作的时间管理:工作最强调专注,团队面对一个高强度的工作,最好是集中力量解决掉,然后再集中放假休息。这样,工作的连续性强,效率高,也能够省去在工作和休息之间频繁切换的时间。

不过,三天的饭集中一天吃——孩子的学习规划也这样安排,真的好吗?

作业的目的是掌握知识
学习和工作不同——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知识。这个道理说起来其实每个家长都懂,但是在实际中往往容易被忽略。知识将来是运用到实际的,我们都希望它能够像长肉一样长在我们身体上(实际上,真正掌握的知识的确会“生长”在我们的大脑里),而不是随记随扔。因此,对于作业以及其他所有关于学习的任务,我们都应当以掌握知识、产生有效记忆为前提,而不是完成工作的逻辑。

对于人脑的记忆来讲,科学的安排是,针对一定的内容,在学习时间上要留出相应的间隔。对于学到的知识,隔一段时间就要回想一下,然后再学习新的,这样有利于记忆。就拿背单词或者背诗来讲,集中大块时间背诵就不如分成一天里多个小块、甚至是分成几天的时间背诵。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大学里的一门课,最后几天集中突击复习几天,考试也许是可以勉强应付的,但是用不了几天,也就都还给老师了。也只有那些细水长流的东西,最后才能真正留在我们的脑海里。其实,看看我们的寒暑假作业,基本都是按天分配好额度,为的就是能够让孩子能够在寒暑假仍然能够保持一个学习的节奏。

多重刺激和增加提取强度
同一个内容,为了增强记忆和学习的效果,还应当使用不同维度的“刺激”去进行学习。比如,针对同一篇课文,可以先回忆一下老师在课上是怎么讲的或者听听教学光盘上老师的讲解;过一段时间,可以自己动手抄一遍这个课文,增强记忆;再过一段时间,可以上网查一下关于这段课文周边的评论或者相关的小故事。科学研究证明,这样在一段时期内,而不是仅仅在一个密集的时间内进行多维度的“刺激”,有助于增强学习的效果。



良好的记忆还离不开高强度的提取刺激——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要经常、不断地考考自己。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背一段书,最无效的方式就是一直看着念,最好的方式就是参加一次背诵考试,记忆的效果要比一直看着念书强无数倍。这样就告诉我们,知识的掌握不仅仅在于学习的过程,日后的反馈、测验本身也就是学习的一部分。通过测验,知道自己在记忆方面还有哪些缺陷,然后进行弥补,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这些,显然都需要在一个时间段内反复练习、反馈、修正,而不是做完一次作业就弃之不顾了。

今天是端午节,不知道各位小伙伴们现在正在焦急地赶作业还是已经高枕无忧地享受美味的粽子了?你在假期是怎样安排学习时间的呢?快来和我们分享一下吧!

了解更多资讯,请长按下方二维码,点击下载央视少儿客户端


    关注 央视少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