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舞院讲堂第七十三讲《多媒体语境下的传统舞蹈“语言”建构》

 

镜头与身体的邂逅...



《多媒体语境下的传统舞蹈“语言”建构》

——由戴爱莲艺术作品所想到的

2016年是中国舞蹈艺术先驱者——戴爱莲诞辰100周年,围绕戴爱莲诞辰百年主题,舞蹈研究所将陆续开展相关专题讲座,重温戴爱莲及其艺术成就对现当代中国舞蹈的意义与影响。



戴爱莲诞辰百年

(1916-2016)


2016年5月5日晚于本院综合楼6E会议室,由学院舞蹈研究所举办的第七十三期“舞院讲堂”邀请到我院创意学院青年教师吴振进行专题讲座——《多媒体语境下的传统舞蹈“语言”建构——由戴爱莲艺术作品所想到的》。

吴振老师首先分析了戴爱莲的代表作品《荷花舞》如何通过传统舞蹈语言的调用,营造独具中国美学特征的意境。“民族形象”与“民族美感”是戴爱莲创作《荷花舞》时最为重视的原则,正是基于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才有了《荷花舞》独特的审美形象与舞台意境。
在多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随着技术的不断翻新,如何在多媒体时代寻求民族化的艺术表达,将来自于西方文明的镜头语言和摄影技术融合到携带着中国审美传统的舞蹈语汇中,是未来中国多媒体舞蹈影像必然面对的挑战。吴振老师以自己的作品《琴歌-水墨》为例,对多媒体舞蹈影像中的传统艺术元素进行分析,例如墨舞与中国水墨画的结合等。
他进一步谈到当前多媒体语境与舞蹈相结合的两种主要形式:一是舞蹈影像,例如《琴歌-水墨》这样的单元性舞蹈影像短片;另一种是与传统舞台表演相结合的多媒体影像。除了在技术手段方面的相同之外,二者在创意重点、呈现方式等方面各有特性。在参加国际舞蹈影像展映的评奖过程中,舞蹈影像通常分为纪录式影像、改编类影像和镜头编舞类影像三种类型,这也要求创作者在创意时明确作品的特性,以便在参加影展评奖时准确定位。在总结自身参与国际影展经验的基础上,吴振老师认为与国内相比,目前国外舞蹈影像作品的新特点主要呈现为题材范围的拓宽,前沿科技手段的运用,以及专业化和网络化双向发展的趋势。

谈到舞台多媒体影像的创作方面,他认为新媒体舞蹈的诞生从依托影视媒介的二维影像舞蹈(Video Dance)逐步发展形成一种新的舞蹈形式——融合光电声效多感官体验的互动舞蹈(interactive dance)。作为当今“新媒体舞蹈”范畴内表演领域的前沿分支,“互动舞蹈”(也称“交互舞蹈”),通常是借助LED大屏、投影幕布等介质,运用特效制作、动作捕捉、虚拟现实、传感装置、体感探测、3D映射等技术手段,在人机互动配合中生发出的新形态舞蹈品种。独特的技术手段与创作观念必然将滋养出新的审美形式——融合交互性优势、虚拟性特征与多元化理念的审美形式。
吴振老师通过大量的舞蹈影像作品以及自身在舞蹈影像创作方面的经验,形象、生动、全面地介绍了当前多媒体舞蹈影像在国际范围内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通过对民族传统文化元素的使用,确立独具中国审美的舞蹈影像标识,是未来中国舞蹈影像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而新技术所带来的新视野,对于传统舞蹈艺术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镜头语言与肢体语言相结合所产生的魅力已经在舞蹈影像作品中初露端倪,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与艺术创意的多种可能性。




主办/舞蹈研究所 研究生部

文/闫桢桢 

图/任妍静


    关注 舞院讲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