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点让你明白ACT为什么被评为“世界十大徒步线路之首”

 

ACT-世界上排名第一的徒步线路,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惊喜。...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喜马拉雅的鹰
ACT,全称“Annapurna Circuit Trek”,译为“安娜普尔纳环线徒步”,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海拔8091米的安娜普尔纳峰周边地区。

注:本文照片全部拍摄于ACT,已标注好拍摄地,时间为2019.4。文中看法纯属个人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更多人的了解ACT。



▲Manang(马南村)。马南无疑是ACT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村子,雪山、冰川、河流、湖泊、寺庙、佛塔、经幡、神树,眼前的这一切就足以说明了旅行者已经抵达了“神的领域”
(摄于ACT马南村,海拔3600米)


它被公认为“世界十大徒步线路之首”,没错,世界第一的徒步线路并不在新西兰、也不在阿尔卑斯,很多人可能会以为是喜马拉雅的EBC,但也不是,而它就是“ACT”。

ACT为何是“世界十大徒步线路之首”?首先,我明确一下个人的观点:EBC确实很震撼,它肯定会让我终身难忘。但是如果有人问我想去喜马拉雅徒步走哪条线路比较好,我通常首推的都是“ACT”,其原因实在是太多太多,除非你一点都不对人文景观感兴趣。

注:本文会经常拿ACT和EBC作比较,分析他们之间的区别与优势,因为国内驴友只对这两条线路比较熟悉,并且大多数人认为EBC是优于ACT的线路。



▲骑行者与徒步者。探索喜马拉雅山脉不光可以选择徒步或登山的方式,骑行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自行车可以抵达汽车与摩托难以抵达的地区,还可以节省徒步上的体能消耗。
(摄于ACT陀龙垭口大本营,海拔4800米)




▲Braka(布拉卡村)寺庙。布拉卡寺庙是布拉卡村内的一座寺庙,从村子本身的规模上看,寺庙领地就几乎占据了一半的面积。该寺庙供奉着众多佛像,其中就包括当地比较出名的一个传说“米拉热帕”。
(摄于ACT布拉卡村,海拔3400米)
1.评价标准
(国内与国外存在着差异)

国内:整体难度。

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线路难易、外在感官、甚至是否够虐”等等因素来评价的。而不是出于线路的“安全性、探索性、体验性”这些内在的因素。EBC整体海拔高于ACT,相比ACT无疑是更艰难的存在,加上极致的高山风光,大多数人走完这2条线路,在“硬实力上”肯定是更偏向于EBC的。



▲永无止境。在前往陀龙垭口的路上,无数的徒步者正顽强的抵御着环境所带来的磨难,一步一步朝着ACT的海拔最高点进发。
(摄于ACT陀龙垭口路段,海拔5400米)


以一条线路的难易程度或完成人数的多少来评价其级别,仔细一想,这样真的有助于户外普及的发展吗?换个层面看,当一个人刚接触户外的时候如果听到了顶级线路是多么“自虐”,一般人都会潜意识的给徒步本身的印象“降分”,而不是激发他对这方面的兴趣。

国内对于顶级线路的评判未免有点太过于“技术性”了,因此这些顶级线路更适用于那些经验丰富的“户外大神”,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它带给一个正常人的感觉就是“初级,不虐;中级,开始虐;高级,很虐;顶级,超级虐”,这就显得特别尴尬了。



▲雪域奇缘。在前往Ice Lake(冰湖)的路程当中,两位西方徒步者与路边的一只狗狗相遇并产生了了奇妙的情感。见证着眼前这壮阔景色的同时,一并分享着内心的喜悦。
(摄于ACT冰湖,海拔4500米)


国外:综合体验。

影响综合体验的因素有很多,其实包括了上面说到的“难度”,另外还有“安全性、舒适性、体验性、回味性”等等。这里我总结两句“何为顶级徒步线路”的话术:

“任何一个人走过一次,就一定会发现徒步魅力的所在,即便是相同的线路再走一遍也都会认为是值得的。而不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走过一遍就不想走第二遍,甚至再也不想接触户外徒步的线路,或是在回忆当中第一反应不是它的“艰辛”,而是过程当中令人回味无穷的故事与经历。”



▲雪山脚下的神射手。Upper Pisang(上匹桑村)位于安纳普尔纳二峰的山脚下,该地区男性的日常生活爱好就是射箭,虽然现在几乎不用外出打猎了,但这一项古老的风俗仍然保留至今。
(摄于ACT上匹桑村,海拔3300米)


也就是说,徒步线路所谓的“顶级”:

1.一定是有着能给大多数人带来感受深刻的过程,能让人积极参与到户外徒步活动当中去的作用。

2.即便让你再去走第二次,也会抱着极高的热情去对待或向往。

3.线路本身具备“多样化”的选择,如安全性与探索性为互不冲突,徒步者可随意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完成流程,而不是只能有着“一路享受到底”或“一路自虐到底”的标准。



▲Ghyaru(高卢村)羊头骨。在喜马拉雅地区,羊/牛头骨的说法各有不同,有人认为是“感恩”,有人认为是“辟邪”,也有人认为是“祈福”。
(摄于ACT高卢村,海拔3800米)




▲驴子的残骸。路边发现了一头驴子的尸骨,看外表分心应该是去年冬天冻死在路边的。
(摄于ACT木吉村,海拔3400米)


那么,ACT具备了那些“顶级”的条件吗?它不光具备了,甚至可以说是完全超出了顶级的标准。

ACT的走法有很多,多到数都数不清。有的人14天(2周)内即可走完,有的人30天(1个月)都走不完,这就足以表明了它的选择性大于其他所有的线路。也就是说,根据每个人不同的走法,你可以让ACT成为世界上最虐的探险级线路,也可以让它成为最舒适的享受级线路。



▲Ngawal(尼格旺村)出口处的佛塔。该佛塔样式属于典型的马南地区佛塔,与木斯塘“圆形”佛塔不同,马南地区的佛塔有很多是“方形的彩塔”。
(摄于ACT尼格旺,海拔3700米)


2.线路景观
(丰富的自然景观&惊叹的人文景观)

在加德满都或博卡拉的游客中心办理完了进山证之后,就可以乘坐大巴车前往徒步线路的起点了。通过地图我们可以看到,该线路起点位于右下角的“贝斯萨哈”,海拔为760米。最高点为正上方的“陀龙垭口”,海拔为5416米。终点是“ABC”,海拔为4130米。

海拔抬升的景色变化无疑是ACT这条线路的最大亮点,从平原的“热带丛林”到高原的“雪山冰川”,从河谷的“绿树成荫”到荒漠的“土林戈壁”,路上能看到的一切,本就是一场大自然所展现出来的视觉盛宴。

▲ACT徒步线路图
注:终点的选择有很多,其实翻越完陀龙垭口抵达地图左上方的“佐莫索姆”就有车可以下撤了,而后续的布恩山与ABC则看个人情况是否前往



▲博卡拉前往ACT起点“贝斯萨哈”的大巴车。大巴车顶上都是徒步者的“背包”,车上的乘客几乎都是去自主徒步。
(摄于博卡拉客运站)




▲起点Besisahar(贝斯萨哈)附近的村子。与中国的山村没多大区别。
(摄于ACT贝斯萨哈,海拔900米)




▲海拔3300米地区的一个高山湖。湖水非常的绿,周边的地貌则有点像新疆的“喀纳斯”。
(摄于上匹桑,海拔3300米)




▲Pisang(匹桑村)。匹桑村分为了上匹桑与下匹桑,上匹桑坐落于山腰上,而下匹桑位于山谷当中,海拔落差有100米。徒步的话建议选择上匹桑的线路,因为海拔越高视野就越好,能看到的自然景观也越多。
(摄于ACT上匹桑,海拔3300米)




▲Ghyaru(高卢村)附近所看到的安纳普尔纳峰。安纳普尔纳峰被分为了5座山峰,高卢村能清楚看见的是二峰(7937米)与四峰(7525米)。
(摄于ACT高卢,海拔3800米)




▲马南旁边的Ganggapurna Lake(贡嘎普尔纳湖)这个湖的水源就来自照片当中后方的Ganggapurna(贡嘎普尔纳峰),它是安娜普尔纳峰的延伸,山上聚集着大量终年不化的冰川。
(摄于ACT贡嘎普尔纳湖,海拔3500米)




▲ABC位置所看到的鱼尾峰。前面的铁皮房就是安纳普尔纳峰大本营,几个月前这里发生了一起雪崩,当时几乎所有的房屋都被雪给掩埋了,如今4月份雪渐渐的融化开来,但依旧无法在此地住宿。
(摄于ACT安娜普尔纳大本营,海拔4200米)




▲Kagbeni(肯贝尼村)周边的“土林”。木斯塘的入口处,像极了西藏阿里的土林。
(摄于ACT肯贝尼,海拔3000米)


每天你都会与不同的自然景物打交道,甚至是在一天当中就会经历“一年四季”的变化。以下4图皆为1天所拍摄,摄于贾科特村周边。



▲春



▲夏



▲秋



▲冬

除了以上那些惊奇的自然景观,ACT线路上的人文同样也值得一探究竟。就拿路上数不尽的村落来说,起点处的居所生活的多为印度教教徒,随着旅途的深入,当地的人文会逐渐变成以Thakali(塔卡利族,尼泊尔当地民族)为主的景象。

由于越来越靠近西藏且受藏文化的影响,一阵阵“藏族风”会跟着海拔的抬升随之而来。其差异性表现最为突出的东西,就属一路上的宗教建筑,其中最为醒目的就是“佛塔”。



▲Chulu(楚卢村)所遇到的当地村民。由于这个村子人烟稀少,上山的路径不是很明显,当地的好心村民成为了“临时向导”帮助徒步者指明道路。
(摄于ACT楚卢村,海拔3500米)




▲Ice Lake(冰湖)佛塔。冰湖是安娜普尔纳地区的一个海拔高达4500米的高山湖,即便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之下,却仍然有着“信仰的痕迹”。
(摄于ACT冰湖,海拔4500米)


不同地区的佛塔所展现出的形态也有所不同,印度教由于更亲近于佛像本身,因此是不会在外面竖立佛塔的,尼泊尔当地民俗文化的佛塔则会有一双“神的眼睛”,而靠近木斯塘地区的藏传佛教更多是以“白塔”或“彩塔”的形式展现出来。受木斯塘文化的影响, “守护者三塔”会在路程中段的村口处出现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尼泊尔式佛塔。这种带有“神的双眼”的佛塔多出现于尼泊尔的城区,加德满都就是很好的例子。
(摄于ACT布鲁布勒,海拔900米)




▲Tal(泰)村的守护者三塔。泰是马南地区的第一个村子,从马南地区开始,每个村的村口都会出现这“守护者三塔”的大门。
(摄于ACT泰,海拔1700米)




▲藏式白塔。随着海拔的抬升,这种庞大的白塔会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这种样式与西藏风格很像,因为当地受到的更多是藏传文化的影响,而非印度教。
(摄于ACT尼格旺,海拔3700米)




▲Manang(马南村)村口的守护者三塔。这种类型的佛塔多是以“红白灰”三色表现出来,也有部分地区会用上不同的颜色。
(摄于ACT马南,海拔3600米)




▲Jharkot(贾科特村)的木斯塘彩塔。图中这种高大、方正且花纹精致的佛塔,是木斯塘典型的佛塔样式。佛塔内部通常是可以进去参观的,墙壁上都会画满精美的壁画。(
摄于ACT贾科特,海拔3500米)




▲Marpha(玛法村)的藏式白塔。受藏传文化的影响,喜马拉雅地区部分地区的佛塔与西藏的白塔相比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摄于ACT玛法,海拔2700米)


ACT路上的雪山冰川虽然不及EBC(珠峰大本营)地区的广阔宏伟,但也没有像珠峰地区那样的极端环境显得“荒无人烟”,取而代之的是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的和谐场面。

这边的氛围更贴近普通人的正常生活,这段旅途仿佛是一场喜马拉雅文化的“探索之旅”,而不是一场挑战自身的“极限冒险”。路上的一切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所经历与所感悟的一切也都是无可比拟的。



▲马南村前的雕刻墙。墙上刻满了经文与佛像壁画,他们就直接被“搁置”在路边,没有进行任何“保护”,路上徒步的游客可以随时欣赏。这好像在告诫路人“历史就让它成为历史吧,没有必要去刻意挽留”。
(摄于ACT马南,海拔3500米)




▲雕刻细节。有众多菩萨像与忿怒像,画像上部已有被侵蚀的痕迹。
(摄于ACT马南,海拔3500米)




▲Ganggapurna Lake(贡嘎普尔纳湖)。该湖位于马南村的对面,从村内徒步不到30分钟即可抵达。附近有一条上山的道路,站在山顶可以看到周边雪山的全景与山谷下方的景象。
(摄于ACT贡嘎普尔纳湖,海拔3700米)




▲Manang(马南村)。站在马南村对面的山头所俯览的村落景象。
(摄于ACT贡嘎普尔纳湖,海拔3700米)




▲Ngawal(尼格旺村)。尼格旺是高卢村后面的一个村子,该村旁边的山丘上有一座莲花生大师的佛像,注视并保佑着村里的一切。
(摄于ACT尼格旺,海拔3700米)




▲Chulu(楚卢村)。7户人口的村子,从村头走到村尾只需半分钟,但其景色是极为壮阔的,面朝着安娜普尔纳四峰。
(摄于ACT楚卢,海拔3500米)


3.支线挑战
(让你深度体验探索喜马拉雅的乐趣)
什么是ACT的支线挑战?
除了主要线路以外,在途中会有很多“岔路”通往各式各样的“观景点”。路上的红色路牌会帮助徒步者指明“主线方向”,蓝色路牌则通常是用来指明“支线挑战”的。支线更适合第二次来到ACT徒步的旅行者。

为何是挑战?因为大多数“支线任务”的难度并不低于主线,而且至少需要会花费1天以上的时间才能往返,有的支线甚至需要花费3天以上的额外时间才能回归到主线。



▲红色与蓝色的路牌标识

由于路上的支线过多,如果想全部走完加上ACT至少得花上30天以上的时间,这里就简单的讲几个:

1.Tilicho Lake(提里卓湖。当地最出名的高山湖泊,被评为世界上最高的湖泊,当然西藏有比它还高的湖)

2.Ice Lake(冰湖。海拔4700米的冰川融水湖)

3.Milarepas Cave(米拉热帕洞穴。米拉热帕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飞升之人,根据传说,有一位猎人将他射死,至今都可以在悬崖峭壁上找到那把射死米拉热帕的长弓)

4.Ponkar Glacier&Lake(庞卡冰川与高山湖泊。其实这条线路是MBC-玛纳斯鲁环线的后段,ACT从Thoche托切村可以前往)

5.Muktinath(木克提纳斯。个人认为是整个ACT环线最为值得一去的村子,该村融合了印度教与藏传佛教的理念,到处都是喜马拉雅文化宗教的痕迹)



▲冰湖



▲木克提纳斯神庙



▲贾科特村(寺)

在ACT后段,是著名的Poon Hill(布恩山)与ABC(安纳普尔纳峰大本营)线路。它们分别都是安纳普尔纳地区的徒步线路,单独徒步布恩山需要3-4天的时间,徒步ABC需要5-7天的时间,出发点Nayapul(南丫浦)可以从博卡拉乘坐大巴车前往。但如果是徒步ACT的话,是可以顺路一口气把这两条路线给走完的。详细线路上方的地图已经标记出来了。



▲Poon Hill(布恩山)。布恩山其实是一个观景平台,西北处的雪山便是著名的Dhaulagiri(道拉格里峰),而东北处则是安娜普尔纳峰。能够以“前方180度无遮拦”的视野观赏到喜马拉雅群山的平台,足以让其闻名于世界。
(摄于ACT布恩山,海拔3200米)




▲布恩山所看到的安纳普尔纳峰。
(摄于ACT布恩山,海拔3200米)




▲布恩山所看到的的道拉格里峰。
(摄于ACT布恩山,海拔3200米)




▲ABC所看到的安纳普尔纳峰。
(摄于ACT安娜普尔纳大本营,海拔4100米)




▲ABC所看到的鱼尾峰。该山峰原名为“Machapuchare”(马恰普恰瑞),因其山峰造型从南边看极其像“鱼的尾巴”,故又名为“Fish Tail”(鱼尾峰)。
(摄于ACT安娜普尔纳大本营,海拔4100米)




▲ABC周围的冰川。由于入春的原因,原本在冬天冻结的冰川开始融化。
(摄于ABC安娜普尔纳大本营,海拔4100米)




▲Chhomrong(乔姆龙)所看见的鱼尾峰
(摄于ACT乔姆龙,海拔2160米)
上述这3点,相信经历过的驴友都深有体会,它足以让ACT成为公认的徒步线路之首。成熟的线路、合理的消费、惊艳的自然、纯朴的人文,这些都是让旅行者打开探索喜马拉雅大门的钥匙。



▲前往Ghyaru(高卢村)的最后一个爬坡处入口的佛教壁画。
(摄于ACT高卢,海拔3500米)




▲迈向远方的探索。
(摄于ACT出发点周边,海拔1500米)




▲Chame(查米村)遇见的法国一家四口人。他们计划了20天的时间,徒步探索安娜普尔纳地区。
(摄于ACT查米村,海拔2500米)


无论是你初来乍到的新驴,或是经验丰富的老驴,在ACT都能找到相应的乐趣,并对它留下了一个不可磨灭的回忆。喜马拉雅山脉,并不是看上去的那么遥不可及,只要你有着一颗迈向远方的心,以及人类与生俱来的探索精神,就没有无法抵达的地方。
长按二维码报名ACT
END
2019年 

跟《徒步中国》一起

每天发现新世界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徒步中国》活动
↓↓


    关注 徒步中国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