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温和坚定地讲道理”行不通? 新编

 



文 | 李雪
没有幻想,人天然就是超级,舒服的状态,体内自动翻涌喜悦。人的所有焦虑紧张都来自幻想:幻想去掌控自己不能掌控,的事情。
温和而坚定地“讲道理”

为什么行不通?

权力关系的对立面,是现实界限。也就是说,除了对于小月龄,期间的孩子,孩子不是被父母掌控的,父母也不是被孩子掌控的。

通过跟雪居住客的交谈和观察,雪居住客互动,我反复验证了一个事实:什么情况下父母说话有用,什么情况下孩子就是要,跟父母对着干。

并不是父母按照,一个正确的程序:蹲下看着孩子的眼睛 + 语调温和 + 确认孩子的情绪感受…然后问题就解决了。这就是一个天大的幻想:我做到了"ABCD",孩子就会表现出"E",孩子是可以被我掌控的。而事实是:无论是使用高级文明用语还是说粗话,甚至脏话都没关系,关键区别是,父母讲话是基于没有界限,的幻想,还是基于有界限的现实。

比如在茶话期间,一个妈妈对不肯离开的孩子,好好地讲:妈妈知道你很想留在这里,现在是茶话期间,我们要听李雪老师讲课,你到其他地方玩…

孩子就是不走,还很愤怒地把,每个住客挨个打一下。打得不重,住客们也没计较。



孩子要来打我的时候,我抓住他的手肘,把他按倒在垫子上,告诉他:我的力气比你大,你再过来,受伤的会是你。我对这个孩子没有敌意,也没有幻想要教育他,懂规则,我只是告诉他一个,清晰简单的事实。

孩子妈妈吓坏了,因为孩子在平时有,一丁点不如意都会歇斯底里,从来没有人像李雪这样严,重地对待过他,那他还不得闹一天么,孩子妈妈做好了一天不得,安宁的准备。

结果孩子一声没哭,去一边玩去了,期间还数次听到他的笑声。这是他在雪居玩得最,开心的一次。

我和这位妈妈的区别在于,妈妈一直活在没有,界限感的幻想中:我只要做得足够好,比如足够温柔,足够陪伴,孩子就会理解我,不哭不闹的听话。

同时,这也是妈妈在给孩子无,边界的幻想:妈妈和孩子不是,独立的两个人,而是互相操控的共生体。

我们可以操控自己的肢体,可以为自己的,情绪感受做主,但是不能决定别人的,情绪感受——这是现实的边界感。父母有现实边界感,孩子也会明白人我之分——别人是我之外的独立存在,不是受我意志操控的。

所以,育儿不是话术,是父母的修行。比如,孩子非要拉着父母,一起玩不肯睡觉的问题,我曾经给过一个话术“父母可以告诉孩子‘我困了需要睡觉,你可以自己玩”。然后有的父母反馈,非常管用,孩子自己玩一会就睡了。有的父母则反馈,根本没用,孩子还是不让父母睡觉。不管用的是怎么回事呢?

父母嘴上说着界限清晰,的话,心理继续演着彼此操控,的戏“这孩子怎么这么,不体谅父母,都讲了7个故事,了还不满足,我已经快要累死了孩子,都看不到。”这场戏里,父母认为自己足够付出,孩子就应该表现得懂事。——这就是没有人我之分的,无边界妄想。父母有妄想,孩子自然也活在,幻想中跟父母共生纠缠,害怕被评判,害怕被情感抛弃。

说回到那位住客的孩子,我这么“严重”地对待孩子,为何孩子还玩得那么开心?因为孩子第一次碰触,到了真实,知道了哪些是他能做的,哪些是他不能掌控的。人所有的紧张都来自无,边界的幻想,活在现实中,是人类最舒服最,放松的状态。
“我想要自己待着。”
VS
“妈妈自己待一会,可以吗?”

清楚表明:“我想要自己待着。”——是告知孩子事实。

婉转试探:“妈妈自己待一会,可以吗?”——其实是没有边界地彼此操控——妈妈妄想控制孩子,是否要生气,与此同时,给了孩子“你可以掌控妈妈”的幻觉。
几条微博互动

@82子非鱼:我对这个“套餐”感受很深。我和女儿说:我要干嘛干嘛,她通常说那好吧,你做好了跟我玩。然后孩子自己玩得很嗨。

我家爸爸和女儿说:我可以先…好吗?女儿多数是:不可以!你现在就陪我!然后各种不能沟通。

感觉养的不是同一个女儿

-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123:越发觉得,没有好妈妈这回事,其实就是做一个内核稳定边界,清楚的人,就好了。

-

@陆象河:小时候妈妈这样和我相处,我长大了如法炮制,经常在关系中“请示别人”,老想为别人的喜怒哀乐,负责,希望对方开心,还发自内心觉得是,尊重人家。

怪不得有朋友觉得烦和,不自在呢。比如我困得不行了要睡了,不好意思先结束对话,会先问人家困不困了,人家说困了我才,好意思说自己也有点困,早点休息吧。

-

@李雪爱与自由:破解这个剧情,核心是:看到“我可以掌控他人的情绪”是个幻想。
延伸话题:

给孩子的“自由度”怎么把握?

*以下,摘自李雪的另一篇文章。

敌意,是一个很深刻的议题,它反映在生活,的各种细节中。

学员提问:我知道要给孩子爱和自由,也尽力给了。比如晚上他不肯睡觉,9点不睡,我允许他,10点还不睡,我继续忍住,可是11点了我都,很累了他还不睡,难道我还要继续给他,自由吗?再比如他不肯洗澡,三天不洗我忍了,一周不洗呢,甚至一个月不洗,这里面的度在哪里呢?

我回答说:你所说的“度”,它真实的含义是敌意。当你觉得自己被攻击了,当你内在感受到敌意,你就会提出“度”的问题。

学员觉得很费解:哪里有什么敌意?我就是担心孩子晚睡对,身体不好,和我自己确实很累很困,跟敌意有什么关系?

孩子晚睡、不洗澡等等行为让父母,痛苦焦虑,这是必然的吗?到底是什么让,父母痛苦焦虑?是孩子的行为本身,还是父母觉得自己被,攻击了?
想想当你心情特别好的,时候,怎么看孩子都觉得可爱,这时候他晚睡,你还会生气吗?这个时候孩子让你帮他,拿个东西,你会觉得他自己的事情,不肯自己做,偏要使唤你吗?

从耐心地给孩子自由,到无法忍受孩子的行为,这个转折点,就是你感受到敌意的时候。你觉得孩子在试探你的边界,挑战你的底线,在剥削你,这都是敌意的投射。当父母处在觉知中,有现实的边界感,就可以给孩子,百分百的自由。比如网友“突然想叫哈喇子我,是孔德惠(孔德惠)”的孩子整整半年不肯洗澡,妈妈都接纳了,因为妈妈有边界感,知道孩子不洗澡有,她自己的原因,并不是在攻击妈妈,所以妈妈没有因这,件事情升起敌意,就可以保护孩子的自由。

后来孩子自己主动去,洗澡了,并且告诉妈妈,她体验到了水,流过皮肤的美妙感觉。之前不肯洗澡是内心,对水充满恐惧:因为小时候她经常被爷爷奶奶用很,烫的水洗澡,她怎么抗争都无效。

用爱与自由的,态度支持保护孩子,这不是与孩子“谈判”的筹码,这种支持的背后没有“我给你自由,你就应该学会自律”的期待,而是真的尊重,孩子本身的存在。
如果一个人没有现实,的边界感,活在全能的幻觉中,会感觉生活中处处是敌意。只要别人的言行跟自己,预想中不一样,就会觉得被攻击,从而对对方升起敌意。

当然这个过程会被无数的“道理”所掩饰,比如孩子不爱吃青菜,你跟孩子较劲非让他吃,头脑会说这是,为了孩子健康着想,而真相是你觉得孩子不肯乖乖吃青菜的,行为是在攻击你,你为此唠叨孩子,其实是你在对孩子,表达敌意。
比如,当我们经常觉得自己已经很讲道理,很宽容退让了,对方依然做过份的事情,这其实也是我们,内心敌意的外显:因为不敢单纯地做自己,所以需要拿出道德者的姿态,来攻击对方。

而没有剧情的方式是:既不攻击对方,也不攻击自己,只是单纯地声明界限,清晰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自我负责。

当我们活在现实感中,心思会用在去做有趣,的事情,让能量流动起来,比如把青菜做得更好吃,创造舒服入睡的环境,享受洗澡时水流过,皮肤的感觉。你做一件事情时很享受,孩子也会收到这份美好。

由“全能神”做回人,是从全能幻想走向现实边界,感的过程,这需要我们去信任命运,的善意,臣服于无常的本质,最终走向无我的终极实相。

*以上,摘自李雪的另一篇文章。
话题延伸:

幼儿期,人如何走向独立

*以下,摘自李雪的另一篇文章。

孩子正常的发展路径是:在婴儿期黏着妈妈,幼儿期开始逐步尝试独立,探索。

比如,幼儿专注在自己的玩具上,只要确认妈妈在附近就行。有情感需求和物质,需求时才去找爸爸妈妈。一个三岁的孩子在,正常情况下,不会事事要求妈妈看着自己,陪着自己。

那些三、四岁了还像袋鼠,宝一样挂在爸爸妈妈身上,不停的索取妈妈的,关注回应,妈妈几乎没办法做,自己的事情,几乎都是因为妈妈没有,自我。除非是,孩子在婴儿期被,残酷对待过,就另当别论。

妈妈的意识没有安住在,妈妈自己身上,而全扑到了孩子身上,孩子也就会一直像,婴儿一样与妈妈共生。妈妈的这种“没有自我的状态”正常的是在,婴儿六个月大之前,与孩子完美共生。

随着孩子的长大,妈妈的自我逐渐,回到妈妈自己身上,孩子也逐渐从原始,自恋走向自体客体,最后具备客体意识。

而没有自我的妈妈,如果一直在充当孩子的,自体客体,孩子也就配,合着妈妈长不大,无法意识到客体的存在。外在表现是:孩子很“霸道”,一直占用着妈妈,不允许妈妈做妈妈自己,也很难接受这个世界不如,他意。

如果孩子在婴儿期,被残酷对待,比如被严苛地睡眠训练,那么这种“霸道”是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爱和自由来抚慰,这是人格级别的问题。

* 附:《 睡眠训练 与 哭声免疫,核心是:绝望 》

* 附:《 睡眠训练:奠定孩子灰暗的生命底色 》

* 附:《 停止睡眠训练,孩子还能重新,信任这个世界 》

如果婴儿期被照顾得挺好,只是因为妈妈没有自我,这种“霸道”是由关系中的动力推动的,可以瞬间就好。

比如,雪居的几个住客在上课时,孩子还一刻不停地霸占,着妈妈,让妈妈无法听课,有的得被爸爸强行,哭着抱走才让妈妈听完课。第三天听课时,孩子已经能自己安静玩,一个小时不打扰妈妈了。因为妈妈的意识回归到,自己身上,孩子感受不到共生的动力,就能做自己了。而且,以前无比艰难的“睡前战争”催刷牙催洗澡催上床睡觉,孩子现在都能自主安排,不用哄。

*以上,摘自李雪的另一篇文章。
作者 | 李雪

心理学学者,新浪微博@李雪爱与自由。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有限责任家庭》。当当、京东、淘宝全平台在售。

公众号 | 初心心理

公众号 | 李雪爱与自由

编辑 | 林诗野

插图 | 动画电影《狮子王》的原画与截图
点 → 击 → 进 → 入 →【 初 心 心 理 社 区 】
* 大 目 录 2019 *
我是作者李雪,感谢你的打赏


    关注 李雪爱与自由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