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本硕博十年,他实力诠释优秀是怎样炼成的!

 

2019年度吴玉章奖学金获得者杨奇光...

党委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青年」出品


GPA3.83

连续两年获得博士国家奖学金

发表中英文论文29

其中CSSCI 论文9

中国新闻史学会学报《新闻春秋》责编

哥大新媒体研究中心(Tow Center)

课题项目特邀研究员

朋辈咨询师,学术年会志愿者领队

……



这位科研成果显著、新闻实践丰富、本硕博都就读于人大的“中关村守护者”,就是2019年度吴玉章奖学金获得者、2016级新闻学院博士生杨奇光


“科研三是”孕育累累硕果


做科研,“主要的是”对学术要有真正的兴趣和尊重,“重要的是”要向导师和前辈积极请教学术问题,“关键的是”要肯下真功夫。这是拥有丰富科研经历和学术成果的杨奇光总结出的“科研三是”。

身为博士生的杨奇光说:“科研成果是学术研究实践活动最后的结果,但绝对不是学术的全部。”博士生面临着论文发表的任务,但论文数量的多少与学术能力的高低并没有必然关系。杨奇光的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都曾告诫他,不能把学术发表完全当成一种KPI,否则会越做越痛苦,也背离了做学问的初心。“主要的是”成为杨奇光科研之路上的主要基石和前进动力。

提及另外“两是”,杨奇光分享了一个他难忘的例子:“记得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新闻名记者的3000字左右的小论文,我本以为简单写写就可以了事,结果交上去就被导师发回来要求重写。”对于这段经历,杨奇光回忆道,其实一开始非常困惑,字数少应该难度更小才对。但导师告诉他,字数越少的论文才越不好写。经过第二稿、第三稿直至第五稿的反复修改,他才发现,第一稿的内容删去废话,最后能用的其实不到500字。

这让杨奇光留下深刻印象,他明白了即便是围绕人物写学术论文,也要遍阅与该人物相关的所有文献资料,包括人物传记、媒体报道、历史档案等。如果只是为了发表而发表,如果没有导师的严格要求,如果缺少后期不断打磨完善的四次修改,那么这篇文章很可能只是“水文”。任何一篇好的文章,一个好的项目,背后都是日复一日的精益求精,都离不开问心无愧的真功夫。



(杨奇光和导师王润泽教授)

杨奇光对导师王润泽教授充满了感恩,“在面对困难时,是我导师第一时间鼓励我,即便她工作再忙也会亲自下厨做饭给我们吃。师门就像家,比人大汇贤更好吃的饺子是我导‘王姐’做的”。学术上她是严格的,生活中她像母亲也像大姐姐,是想起来就会觉得温暖的人。


培养国际视野

讲好中国故事


杨奇光在欧洲和美国都有过留学经历,目前已经去过17个国家和70多个城市和地区

2015年,他作为硕士交换生在维也纳大学学习,主要研修媒介人类学和数字新媒体课程。2017年,他成为人大新闻学院第一位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培养的国家公派留学博士生。在哥大留学期间,他主要研究中美新闻传播技术史和新闻生产两个领域。这些在异国他乡独自生活的宝贵经历,让杨奇光深切感受到许多人所说的“留学经历能够扩展我们的视野”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现实且具体的,这些经历也离不开人大为学生搭建各类留学平台的努力。



“这些日子让我能够以更加包容和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而不再仅仅局限在自我的小世界里。”从古老的欧罗巴到现代的曼哈顿,从维也纳的蓝色多瑙河再到纽约的哈德孙河,我们往往是从“他者”的异域文化中才真正认识了自己,认识自己的文化,才能够去理解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是一种“学术专业动作”,参与这些国际学术会议,杨奇光获得了和全世界的学者共同交流的机会,了解学科发展前沿问题,也给自己的学术研究带来灵感。

2018年8月,杨奇光作为唯一受邀的中国籍博士生在美国波士顿参加了由世界经济史研究委员会、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主办的一场千人国际会议——第十八届全球经济史大会全球传播分论坛,其基于中国互联网媒体历史图景的研究所发表的论文“Going Global: China’s Digital Economy since 1994”,被授予最具贡献奖。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三位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在会后和杨奇光交谈,都认为他的研究颠覆了自己对中国互联网的刻板印象,并表示会及时修改自己的课程大纲。原来,三位教授开设的《国际传播》这门课中,涉及中国互联网方面的还是西方媒体老生常谈的话题,而对中国省市县级的媒体融合以及个性化新闻生产都闻所未闻。



(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参加学术会议)

这让杨奇光觉得自己的学术研究是有能量的,是可以通过科学扎实的学术研究讲中国故事的,这一切都是那么真实而具体。也正是受到这次学术会议的启发,杨奇光和哥大的博士生朋友共同申报了哥大Tow Center(哥大新闻学院的新媒体研究中心)的课题,目前他已被聘为哥大新闻学院的特邀研究员,有机会开展更多的国际化学术研究。

相似的经历还发生在2017年在意大利博洛尼亚举办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向世界传播中国”学术研讨会上。对于“为什么一些西方新闻媒体总妖魔化中国”这一问题,杨奇光通过10年涉华报道的新闻文本分析、相关规律探索,深受启发,“我们‘讲好中国故事’应该寻求国际新闻交流中平等对话的空间。”他相信,作为中国的青年新闻传播学子,我们在国际舞台上还有很多能做且亟待做的事情。作为“双一流”大学培养的博士生,本土化和中国特色是我们的优势,我们也应该有自信在国际学术共同体面前发出年轻的中国声音。


永不灭的新闻热爱

诉不完的人大情缘


高考填报志愿时,杨奇光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全国排名第一的人大新闻学院“成为人大新闻人是我的荣耀。这份荣耀也是‘双一流’‘学科评估第一’的母校和母院赋予每一名人大人的。”作为人大新闻学院培养的学生,杨奇光深知业务实践和理论研究同样重要,在严肃的学术研究之外,他也一直希望能够将学术研究的内容反哺实践。



(参与人大新闻学院承办的中国新闻史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

结合文化传播理论,他曾担任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国家级项目负责人,走进乡村去调研中国最古老的摇滚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老腔”,如何走出大山。可喜的是,调研结束后的第二年,“老腔戏班”就登上了央视春晚的舞台。

本硕博新闻专业的学习让杨奇光对这门学科认识地更加深入,自身的兴趣、性格特点结合在外交部新闻司、新华社的实习经历,让他在热爱的新闻专业道路上深耕不辍,越走越远。他希望自己能够通过业务实践和学术理论的结合,为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说起人大情缘,恐怕没有多少人比杨奇光更有发言权了,人大本硕博一路走来,他被身边的同学笑称为“人大钉子户”“中关村守护者”

杨奇光与人大的故事被由他主创主演的微电影《美好食光》记录,这部微电影以美食烹饪的方法为主线,以校园爱情为暗线,几乎搜罗了人大校园内的所有美食,曾获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五四文化艺术节二等奖,后来被《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全网推送,让更多的人了解人大的“美好食光”。杨奇光在该片中饰演了一个爱好美食的人大暖男,事实上,生活中的他也是一个低调、幽默的天蝎座暖男,同样热爱美食,还喜欢健身和旅行。

实事求是,谦虚感恩;纵横国际,初心不移。走在学术探索反哺实践的路上,“感谢人大,借汝之光,得见光明”

在人大这方沃土中成长,他希望不论今后我们走到哪里,“我喊‘国民表率’,你接‘社会栋梁’”
丨精选阅读丨
高考倒计时丨去年考入人大的他们说……
超萌!人大校园里的动物“小可爱”
叮咚!一起看看好久不见的“小窝”吧
中国人民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结对“找工作”啦!
今天,人大官微五周岁了!
“走进三农”通识课丨从课堂走向田野的人大实践课
权威发布丨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考研复试名单陆续发布!你关心的问题,答案都在这里
中国人民大学关于推迟春季学期开学时间的通知

采写:王泳苓

编辑:林洁 欣欣蔡

设计:陈曦

特别支持:学生处


    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