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

 

写在大涨之后...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专注大趋势,不负好时代。

市场又是大涨,并且放量了。时隔3个多月,沪深两市成交量合计再度突破万亿。同时,风格有所切换,很久不受待见的金融股报复性雄起,而今年以来抱团牛掰的股票,除“茅五”等白酒外,大部分开始休息。

大盘昨天一举收复3000点大关,今天又继续强势上攻,难免让人的心思像这夏夜一样躁动。不过我说,躁动也没关系,现在成交量起来了,可以对指数高看一线。只是,后面的风格是不是真切换了,暂时还不敢定论。

我是坚持盯着趋势评分说话。今天,市场总体趋势评分8.5分(评分区间4-9分;8分以下建议不超过半仓,6分以下不建议参与),阶段性最强指数依然是创业板指和中小板指。所以,虽然大盘股连续牛气了两天,但我还没法快速叛变。即使有所踏空,也是我这交易系统必须付出的成本,趋势交易本来就具有滞后性。

滞后不代表不好用。不管你是什么投资风格,股市赚钱的要义在于重仓参与了大行情。其余的时候,赚点亏点,都不那么重要,都很难影响大局。当然,什么时候都不能亏太多,不然大行情来了人家赚钱你还在解套。

回头来看,我的趋势评分平时很像反向指标,8分以上卖6分以下买似乎总是对的,也经常被一些股友善意吐槽开玩笑。但我总是只呵呵笑着,坚决不改。因为我知道没关系的,总有一段时间,趋势评分会在8分以上停留很久,而这,才是真正赚大钱的时候。

市场震荡的时候比有趋势的时候多,可绝大部分收益又是趋势行情贡献的。所以,好的收益曲线一般都是:平时起起伏伏随波逐流很平淡,间或攻击一波,大行情时掀起主升浪。并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样,一直线性往上的。这样想的人实际操作起来往往都会失望,而且最后结果往往会不怎么好。

为了确保有行情时重仓,一方面要加强复盘选股,争取及时上车;另一方面,要囤积大量指数ETF(三至五成仓),防止踏空。

囤积指数ETF是看透投资本质后的一种智慧。在大行情还没来之前,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搞太多股票容易(因频繁止损或下跌深套)亏大钱,而不搞,又怕行情真起来后有些股票失去好的上车点,仓位打不足。

所以,囤积指数ETF就很有必要。只有这个,是不需要止损还能逆势加码,坚信以后会涨回来的。为什么坚信,因为历史数据表明,在经济发展、货币超发导致通货膨胀的大背景下,核心地段的房子能抵御通货膨胀,优质公司的股权能跑赢通货膨胀。

从2019年一季度开始,我喊牛市已经很久,也被一些人质疑过:是不是因为你做私募了,所以天天唱多。其实不是,正因为看到了未来股市可能长牛的趋势,我才选择做私募。这一年半,陪着我一起囤积指数ETF的朋友,都获得了很不错的回报。并且这个回报,绝大部分是最近3个月获得的。感觉很像人生:很多时候都是在做准备,真正的爆发只有几次。

那么接下来要不要卖?当然继续牢牢抱着。我们熬了这么久,一定是不破楼兰终不还的。真到了需要风紧扯呼的时候,我会连续多天在文章里提示撤退的(仅限指数不是个股)。现在,即使后面还有震荡、有回调,那又怎么样?我们坐电梯的次数还少吗,怎么会介意再多坐几次呢?怕就怕,我们辛苦了那么久,坚持了那么久,刚过上好日子就自己主动把更好的未来放弃了。

不好意思股评写成散文了,简单归纳一下:

我们既然看到了长期趋势方向,就不要被近期彪悍的涨势所惑。一不猜中短期顶部何时到来,二不猜风格是否就此转换,就保持相对高的仓位(股票不够指数ETF来凑),牢牢占据股市这根赛道。

有人说,现在行情有点像2014年了,券商先动今天整个板块都差点涨停。如果真像,那自然是好。即使不像,2015年晚一两年来也没关系。反正,迟早都会来。

最后再聊点鸡汤,股市投资其实是一门“知止”的艺术。

不少人不愿意囤积指数ETF,甚至这两天为能不能无缝跟上市场风格切换而犯愁,就是对于到股市来,到底要赚什么样的钱、要赚多少钱,缺少一个有“止”的定位,无限制对自己高要求。

不能总想着赚越多越好,这会不经意把要玩的游戏调成了最困难的模式,不断碰壁、不断失败。没必要的,长期稳赢也很香。股市不是竞技游戏,不需要争第一、做高手,能赚钱做老手就行了。

回顾我的炒股生涯,2013年中秋节是个分水岭。在此之前,其实我已经掌握了交易的技巧(现在使用的都是以前沿袭下来的),就是因为不知止,想赚大钱快钱,战法太多什么机会都去干,每次重仓集中压很少数股票,虽有过程中的辉煌,但总是最后难逃长期稳定亏损的命运。

是我不够聪明吗?不是的。我从小到大拿过很多第一,而且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比较强。我并非法律专业,但初从警时进入角色很快,因为快速领会到了法律的一些本质。

事实有两种,一种是客观事实,一种是法律事实。客观事实是无法再现的,再现的只能是法律事实,所以一切得靠证据说话。而口供是可以反复(翻供)的,所以物证等一定要有能够互相印证、完整的证据链。对于刑事案件来说,当事人不需要证明自己无罪;对于民事纠纷来说,当事人需要举证对自己有利的地方(个人面对公权机构时除外)。如此等等,因此我做的笔录很清晰带教师父很喜欢。

可我也非绝顶聪明,毕竟没有被保送清华北大,能领会的法律还是更聪明的人编出来的。既然我不是天选之子,没办法在中场附近保证每个任意球都打在球门死角,就得承认每个行业的天花板。

而炒股的天花板在哪里?顶尖金融人士汇集的机构,5年10年长期下来的年化收益,20%到30%已经非常牛。不管每年有什么样的股神,甚至偶尔有连续多年的股神,去除过于偏离的样本,只要把时间拉到足够长,股市优秀收益的大数据就有个区间范围。这个区间范围(甚至是偏下限),才是我真正要去追求的。

如果想用能复制、有规律的方法,去追逐大数据区间范围外的偶然,岂不是缘木求鱼?

于是就豁然开朗。我艰难坚决做了断舍离,砍掉三分之二不够极致的战法,降低每次入场买个股的仓位,朝着比较正常(然后在大多数人看来就偏低)的收益预期去努力,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按单年度论再也没有亏过钱。

其实你也能。因为很多本质的东西,我已经反反复复分享。
陪伴大家干一轮牛市,点击“在看”支持奶爸


    关注 趋势交易的奶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