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1940年摩托罗拉造出了车载无线电,至今仍是无线电领域的领军者!

 

当我们习惯了一坐进车里便可以享受智能科技带来便利的今天,手机就像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融入到了路上的每一个瞬间...

当我们习惯了一坐进车里便可以享受智能科技带来便利的今天,手机就像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融入到了路上的每一个瞬间,有时甚至忘记了它的存在。然而在30年前,电话的存在感简直炸天!如果你在车里举起一个布满按键的话筒在耳边、卷曲的电线绕过手腕,那就确实是人生巅峰了!今儿就跟大家盘盘这30年前的身份象征30年后无人问津的消失的车载电话!
传统意义上的车载电话,应该是00后未闻、90后曾闻、70、80后梦想拥有过的一种东西,实际上我们在上世纪80年代接触到的车载电话,已经是车载电话生命的末期了,很快它便被更先进的蜂窝移动技术全面取代。说白了,车载电话并不是因汽车工业而诞生的产物,但却是因为汽车,才让通信“移动”了起来。
车载电话的身先士卒是贝尔和摩托罗拉两家公司。1946年6月17日,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一名司机从中控下掏出一支听筒,拨打了世界上第一通移动电话,这一刻被记录在了史册当中。包括后来AT&T CEO在内的一群贝尔实验室工程师耗时10年完成了这项创举,两年之后,美国近100个城市开通了无线电电话服务,主要用户群来自公路警察。但是仅仅5000名用户每周创造30000通电话,这一数字看上去离伟大还很远。
虽然摩托罗拉在今天的手机市场早已不是主流品牌,但全世界的移动通信起源却和这家公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开始作为无线电通信的先锋企业,摩托罗拉在1930年便推出了自己第一款车载无线电,1940年摩托罗拉推出了第一款手持双向无线电“Handie-Talkie”。之后产品遍布安全、商业、娱乐领域。而车载电话对于摩托罗拉来说可以算是在是移动通信领域的一个新商机。
1946年无线电电话服务开始在美国出现后,摩托罗拉也推出了相应的产品。说到底,实际上它就是一种特殊的车载双向无线电系统,而随着需求量的增大它的弊端也暴露出来。由于技术限制,无线电电话在同一时间只允许非常有限的通话数量,使用者通常要忍受长长的等待时间才能接通,并且受通信信号受基站干扰非常严重。
举例来说,几乎每个城区只配备一名接线员操纵接收和回复信号,一般一个城市只能有三通电话同时在线。最早的车载移动电话无需拨号,只要拿起听筒,按下通话键,然后等待接线员帮你接通你需要通话的另一方。有趣的是,当你拿起电话准备拨打时,没准先要听一段陌生人之间的对话才可以要话。

每月15美金的收费在当时绝对昂贵,而算上电源、接收器、发射器,整套重达近40斤的设备除了放在车上,基本后备箱空间就没了。所以说当时这不是一般人能负担得起的“玩意”,更何况你所要联络的对方也要有一套相同设备才行。
直到1968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开放了800-900MHz频段以便利用新技术来解决这些问题,很快AT&T就在几年之后提出了蜂窝技术的概念,即庞大的地理面积可以分为无数个区块,从而使更多的车载电话可以在同一时间使用,每一个区块的基站则可以随着用户的移动提供通信转换服务。1970年代,AT&T和摩托罗拉共同宣布了基于蜂窝技术的高容量车载移动电话计划。
而AT&T集中注意力在车载电话服务上时,摩托罗拉则将目光放的更远,“当你停下车离开后,你也离开了电话。”于是,便有了接下来的“手机”,或者说“大哥大”。1983年9月21日,历时10年、投资超过10亿研发的划时代产品DynaTAC 8000X诞生,它改变了通信方式,某种程度上也改变了“车载电话”的未来。
接下来,车载电话朝着小而紧凑的方向发展了起来,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转变,但无论花费还是配置费用,车载电话无疑仍然是相当奢华的配置之一,几乎只出现在豪华品牌的顶配车型上,而需要它们的人多以“Business Man”为主,如果你重温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电影的话,不难发现成功大佬们的座驾上无不拥有一台“座机”。
从大哥大到真正“手”机的革命才彻底终结了传统车载电话的生命,加之蓝牙技术等数据传输技术的发展,人们再也不需要往车上安装一个带线的话筒了,巴掌大的系统模块替代了最初近40斤的设备,未来又会是什么样的呢?发挥一下想象力吧。


● 老照片 | 现代对讲机的鼻祖:摩托罗拉SCR系列步话机(文末有彩蛋)

●  【评测】美国大兵装备:摩托罗拉军刀对讲机拆解评测

● 资讯 | 不做手机的摩托罗拉,给对讲机加了一块触控屏

● 全球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代?中国人数暂排第四,潜力巨大!



    关注 对讲机世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