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凭什么和你做“闺蜜”?

 

你是好闺蜜,自然会勾搭到好闺蜜。人以类聚啊。...

男女在定义自己关系特铁的朋友时,往往就不在一个地平线上,男生认为这个是朋友,那么怎么折腾、怎么糟蹋都还是朋友,而女生就不一样了,朋友或许还能有很多,但闺蜜却只有一个,所以闺蜜比“撸友”难求。
大学时代:

同学、朋友、同学的朋友、同学的同学……各种社交排着队的来,男男女女认识一大堆人。那时候我们有个闺蜜聚会,每周一次,高峰期从5人扩大到10人,成员把自己的姐妹也都带来了……那时候,你会认为,有朋友就足够了,生活丰富成这样,也知足了。

大学毕业后:

上升期,累死累活……别说朋友了,每天看见自己家的床都很难得。这时候,不同行业的朋友逐步走向了不同的发展方向。

再过几年……

她们都结婚了有没有?生孩子了有没有?你累死累活的时候,一半的朋友跟你一样累死累活,另一半的朋友结婚生子去了……再召唤大家出来聚,就是各种事儿,再也凑不齐了。

我想说的是,人对于朋友的态度以及和朋友的关系,不仅仅决定于双方感情,还取决于:环境、生存质量和对未来的目标。所以大部分的朋友都是阶段性的,能一生一起的,一定是双方的“发展步伐和社会功用共性最大的”。
好吧,小编来解释一下......


发展步伐:你移民了,她还在三线城市当公务员——必然共同语言越来越少,了解对方和互相体谅也难做到,再好的朋友久了也只是念旧“当时的感情很好”而已。成不了真的闺蜜。

社会功用也是必需的:你有多大价值?能为朋友做什么?别人帮助了你之后会获得什么长期价值?

一方持续帮助另一方而没有任何回报,那个叫救助;反过来,没感情但一方却在持续提供帮助,那个是付费消费。

我说的不只是物质,包括感情:回馈和认同。很多人会不愿意跟穷亲戚交往,就是因为你帮对方很大忙,对方觉得这是你应该做的,帮忙的人就会觉得价值没有得到认同;或者,你帮穷亲戚一次忙,又帮一次,又一次……总付出而没有任何回报时,付出就变得不情愿了、感情的驱动力就变淡了。
中国有句话叫“远亲不如近邻”,说的就是回馈和认同的问题。

而朋友,作用应该是相互的。

肯定有人觉得这么说有点儿抹杀感情的重要性。

注意啊,我说的主语是闺蜜,好朋友。一定实现具有能成为朋友的要素:谈得来、互相的信任、共同的社交倾向。然后才是进一步的加深这些特质,成为闺蜜。

所以,感情是基础。但是这个世界上跟你一样友好、善良的人很多,为什么不是每一个都成为了你的闺蜜?就是因为“发展步伐”和“社会功用”不匹配。

或者,某人闺蜜遍天下,关键时候却没有任何人来帮忙;

又或者,各种拿着男票ipad去闺蜜家自动连上wifi之类的狗血剧情出现;

还有,你叫她是闺蜜,她叫你“认识人”……之类种种,也全都是不匹配造成的。

我曾设想,作为一个妹子,要在生活、理财、法律、医疗等关键行业培养闺蜜……这个虽然有难度,甚至还会被认为是心机婊,但还是那句老话:谈不谈的得来、有没有共同价值观是做朋友的基础,若没有这些不如干脆花钱买服务。

另一个思路是,一个会生活、懂理财、法律、医学的妹子或者其他技能专精的人是这个时代大家竞相争抢的好闺蜜,你不妨把自己打造成这样的人!

所以,中国好闺蜜是这么勾搭来的:

1.先让自己变成有用的人;

2.找到跟你价值观接近的人,真心和敢于信任;

3.帮助别人而不求回报的好心态;

4.还要会拒绝那些利用你好心的“伪闺蜜”。

你是好闺蜜,自然会勾搭到好闺蜜。人以类聚啊。
 — THE END —


    关注 内蒙古国风网络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