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谋百科】古人近视了怎么办?

 

现代社会中,近视这一状况在人们身上虽常见但并不麻烦,我们只要配上一副近视眼镜,甚至去做视力矫正手术,...








现代社会中,近视这一状况在人们身上虽常见但并不麻烦,我们只要配上一副近视眼镜,甚至去做视力矫正手术,都可以很快解决问题。但是,现代社会看起来如此容易解决的问题,放在古代,却着实是个大问题。


明代《南都繁会图》中戴眼镜的老者

来源:《北京晚报》



那么,古代人近视了怎么办?
没有电视、电脑和手机,古人因何近视?
有关视力问题的记录,远在殷商甲骨卜辞中便已出现,如“目不丧明”、“疾盲”等。但 “近视眼”的增多则是在唐宋时期,有一个小方法可以印证这个论点——检索各个时代诗文中关于“眼力”和“目力”这类词汇。

检索发现,在唐之前的诗词文中几乎没有含有“眼力”或“目力”这样的词汇。到了唐诗(词)中,这两个词汇开始出现,到宋诗(词)中则突然增多。在唐和宋两个朝代中,“眼力”一词共有106条,其中唐代有5条,宋有101条,唐代5条均出自全唐诗。“目力”一词宋共有74条。

这种检索虽不完全严谨和全面,但至少从一个方面说明了这种现象:唐宋时期,尤其是宋代时“近视眼”多了起来,这才反应到了诗词中去。

除了诗词,唐宋时期的笔记中也有很多关于视力问题的记载,连一些历史上的文学大家都是“近视眼”。其中,就有“诗圣”杜甫,以及“唐宋八大家”中的王安石、韩愈和欧阳修。

杜甫和王安石曾对视力下降感叹不已,他们曾不约而同地在各自的诗中用了“老年花似雾中看”来形容这一问题。

韩愈的视力不好是自己说出来的,他在《祭十二郎文》中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欧阳修也对自己的近视很苦恼,他曾在《读书》诗中说:“吾生本寒儒,老尚把书卷。眼力虽已疲,心意殊未倦。”在南宋叶梦得《石林燕语》一书中,也提到欧阳修“近视,常时读书甚艰,惟使人读而听之”。

现代人的近视,多是由于看电视、看电脑和看手机等行为造成的用眼过度。但在没有这些用品的古代,难道他们是因为看了太多的书?

还真是。

苏辙在《夜坐》诗中便称:“少年读书目力耗,老怯灯光睡常早。”陆游也有同样的感觉,他曾在《夜坐闻湖中渔歌》中感叹:“少年嗜书竭目力,老去观书涩如棘。”唐姚合在《武功县闲居》诗中便称:“簿书销眼力,杯酒耗心神。”


古人读书常常夙兴夜寐

来源:网络



但书籍并非出现于唐宋时期,为何这一时期的“近视眼”突然增多?这主要可归结为两个原因:技术的进步和社会体制的变迁。

从人类文明的发展角度而言,印刷术在唐宋时对信息传播的贡献,丝毫不亚于如今互联网技术给予信息传播的贡献。因此,伴随着印刷技术逐渐成熟,唐宋时期也产生了信息传播数量的几何级增长——各类书籍多了起来;而另一个原因,社会体制的变革即科举制的兴起。科举制自隋出现,在唐得到巩固,科举取士使人们读书的热情空前高涨。于是,读书这件事,不仅有了科技基础的支撑,还有了社会体制的“支持”。但是,古代的夜间照明条件远不如现代,读书的人越来越多,视力下降的人也越来越多。


科举考试时的场景

来源:网络

古人创造的近视眼大法
既然都近视了,就要想办法缓解,古人在这一点上作出了很多方面的探索和尝试……

古人认为,矫正视力的其中一个好办法是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刘禹锡建议减少阅读以保护和恢复视力,他在《闲坐忆乐天以诗问酒熟未》诗中提出:“减书存眼力,省事养心王。”

除此之外,古人还通过医药手段,如洗眼、服药等方式来恢复视力。

有人通过制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来着手。《本草纲目·菖蒲》引《臞仙神隐书》云:“石菖蒲置一盆于几上,夜间观书,则收烟无害目之患。”菖蒲是一种植物,在古代被文人青睐,被誉为“花草四雅”之一,它不仅具有观赏功能,还有吸收黑烟明目的功能(因为古代点蜡会产生黑烟)。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以菖蒲或镂或屑以泛酒。

”菖蒲有明目的功效。

来源:壹读



也有人从制作灯油的材料这一方面来创造更好的阅读环境。如宋代赵浩《养病漫笔》云:“枸杞子榨油,点灯观书,能益目力。”就把普通的植物油换成了枸杞子榨出的油。

除了从灯油入手,还有药枕法,如菊枕、决明子枕、磁石枕。菊枕是古代文人喜欢用的药枕之一,它的明目效果颇受青睐。如陆游诗云:“采得黄花做枕囊,曲屏深幌闭幽香。”此外,黄庭坚喜用决明子作枕:“茵席絮剪茧,枕囊收决明。”到了明代,还有磁石枕,明代养生名著《遵生八笺》记载:“用磁石为枕,如无大块,以碎者琢成枕面,下以木镶成枕,最能明目益睛,至老可读细书。”
决明子常被用来做药枕



决明子常被用来做药枕

来源:网络





还有一种是外洗眼目法,如《苏沈良方》卷七“治诸目疾”条,就记载了一种外洗眼目法:“上盛热汤满器,铜器尤佳,以手掬熨眼,眼紧闭勿开,亦勿以手揉眼,但掬汤沃,汤冷即已。若有疾,一日可三四为之,无疾一日两次,沃令眼明,此最治赤眼,及睑毗痒。予(苏轼)自十八岁,因夜书小字,病目楚痛,凡三十年,用此医法,遂永瘥。枢密邵兴宗,目昏,用此法逾年后,遂能灯下观细字。大率血得温则荣,目全要血养。若冲风冒冷,归即沃之,极有益于目。”

用双手捧起少量的热水,洒在紧闭的双眼上,不断重复这一动作,直至水温变凉。据记载,苏轼本人因写作过劳所患的目痛,“沃之而愈”。

还有一种方法是吃中药,药补加食补。《本草纲目》记载多种药物有明目助读功效,如芜著(蔓著)花:“主治虚劳眼暗,久服长生,可夜读书”,槐实“令人可夜读书,延年益气力”。

另外还有一些方剂,专为读书人劳伤眼目而设。例如由神曲、磁石、朱砂制成的“神曲丸”,由熟地、黄连、决明子、没药、菊花、防风、羌活、肉桂、朱砂制成的“地黄丸”,由巴戟天、肉苁蓉、五味子、枸杞子、菊花制成的“菊睛丸”等。
古代真的没有眼镜吗?
在近视眼镜出现之前,古人就发明了一种工具来解决近视的问题——放大镜。

考古发现,先秦时人们已借助于放大镜。1977年春从陕西岐山县凤雏村周初遗址上出土的甲骨文,考古报告称,字体“小如粟米,要用五倍的放大镜才能看清楚”。1980年的一次考古发掘也间接证实,当年从江苏邗江甘泉2号汉墓中出土了一只东汉初年的放大镜,为金圈嵌水晶片,直径1.3厘米,可放大5倍。这个放大镜镜片磨制精细,实际就是一只单片眼镜,很小巧,方便携带。这种单片镜,西方人的叫法更为贴切,称作“读书石”。

宋朝出现的用眼镜看书的记载是宋朝国民视力水平下降的又一证明,南宋赵希鹄《洞天清录》记载:“叆叇,老人不辨细书,以此掩目则明。”叆叇,眼镜也。

到明末时,戴眼镜已不鲜见,制作眼镜成为一门新手艺,中国第一本研究眼镜的专著《镜史》也是这时出现的。《镜史》的作者、明末光学仪器制造家孙云球曾阐述过“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凡人目不去书史,视不逾几席,更于灯烛之下,神光为火光烁夺,则能视近而不能视远。又有非由习贯,因先天血气不足,视象不圆满者。用镜则巧合其习性。视远自明。量人目力广隘,配镜不爽毫厘。”

古代配一副眼镜要花多少钱?物以稀为贵,初期昂贵,一开始也是贵族才买得起。《陔余丛考》称:眼镜“在前明极为贵重,或颁自内府,或购之贾胡,非有力者不能得。”


黄铜柄水晶眼镜

来源:《清代宫廷眼镜研究》



而清代早期眼镜一般都用来进贡,只有皇族成员有资格享用,中期以后我国有了自己的眼镜生产作坊,产量有所提升,但还是主要用来进贡,皇帝会把质量一般的作为赏赐赏给有功的大臣,得到赏赐的大臣会把这视为无上荣耀。

▍责任编辑:张珊芳

▍内容来源:网络


    关注 农家参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