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玉扳指儿

 

“快马飞生耳后风,浮麋数肋中无空。漫言刻玉占佳兆,发羽抨弦屡此同。”...

《玉艺联盟》做专业的和田玉爱好者平台
名家展示 | 文化交流 | 精品欣赏 |知识资讯 |线上互动


“快马飞生耳后风,浮麋数肋中无空。漫言刻玉占佳兆,发羽抨弦屡此同。”这是乾隆皇帝咏赞玉扳指的一首御诗,一生爱玉的他,对扳指情有独钟。千百年来,从当初的弓射实用器发展成为赏玩的对象,小小的玉扳指上,记录了中华悠久文化的源远流长,也成为收藏界的一道亮丽风景。
扳指是比较晚的名词,中国最早对它的称呼是韘(She),何谓佩韘,《说文》记载:“韘,玦也,能射御则带韘。”即指佩韘是表示具有射御的能力。扳指初见于商代,在春秋、战国甚为流行。我国已知最早的一件韘是出自商代晚期王妃妇好墓中。商代的玉扳指作用是拉弓护指,不仅较后来的扳指更长,而且其上有槽痕。
随着年代的变更以及逐渐演化,玉扳指的材料和形制在各个朝代有所不同:到了战国就开始变短;汉代的扳指出现玉片形状,类似于玉佩,带有用来拉弦的小钩,但这个时候的扳指已经不能承受拉弓那么大的力量了。
清代以民族军事力量夺取天下,射箭作为冷兵器时代重要的个人军事技能受到极大重视,因此清朝军事力量的核心武装——八旗——对此物甚为重视,几乎人手一枚,因而成习。初时因重实用,大小扳指皆选韧涩材质制作,宽窄肥瘦不一,因人而异,以便套带。
入关以后,举天下以奉养八旗,不劳而获,待遇优厚,八旗风气日渐奢靡,扳指这种军事器械渐渐成为一种极为时髦的饰品,八旗子弟争相以贵重材质制作扳指,相互攀比炫耀。最终,形成了上自皇帝与王公大臣,下至满蒙各旗子弟,以及附庸风雅的富商巨贾,虽尊卑不同而皆喜佩戴的风气。
在乾隆皇帝的《御制诗文集》中,发现乾隆皇帝单为玉扳指作诗就多达50多篇。由此不难看出乾隆皇帝对于玉扳指的喜爱可谓是情有独钟。
对于玉扳指来说,除了质地之外,扳指的造型纹饰也非常有讲究,如瑞兽纹、花草纹、山水、人物、诗词等纹饰和图案。
玉扳指虽然体量很小,但制作并不简单,尤其是画意扳指、御题诗文扳指。要在如此小的空间内将人物、动物等形象和自然景观以及文字融合在一起,成为一幅幅清新自然的画卷或耐人寻味的书法作品,这对设计者而言固然不容易,对雕刻者则更为困难,没有高超的技艺是很难做到的。
纵使如今太平日子、田园花酒,只要有了一枚上佳的扳指,也是一种戎马情怀的表达,一种气度不凡的化身。
观察一枚小小的玉扳指,它的材质、雕工,可以回顾到文化的魅力,就是这样一枚小小的玉扳指,蕴藏着很多讲究,很多故事,细心考究,才能体会里面的奥妙。








玉艺联盟


010-62828850


北京市海淀区杏石口路50号中间建筑5区18号楼102室

玉艺联盟是玉雕名家作品展示、文化交流、线上互动的聚集地。如果你想见识高端、创意、前沿的和田玉作品,欢迎加入玉艺联盟。

如果您喜欢玉艺联盟,就将玉艺联盟公众号置顶吧:


    关注 玉艺联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