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正义》学习系列之三:《礼记正义》序

 

诚挚希望《礼仪正义》能对国家的宏伟教育规划增光添彩、能对后进学人和后辈给予垂范与引领。...





原序05:

於是博物通人,知今温古,考前代之宪章,参当时之得失,俱以所见,各记旧闻。错总鸠[jiū]聚,以类相附,《礼记》之目,於是乎在。

意译05:

俗话说“博物能通天地人”,历经温古知今的广泛调查与深入研究,细心考核前代遗存的宪章典籍,参考其在当时实行时的损益得失,将往昔的掌故、逸闻、琐事等及其所示现的经验教训都一样样全部记录下来。然后再将这些错杂交织的汇集资料分门别类加以整理,《礼记》的条理顺序和叙次篇目就形成了。

原序06:

去圣逾远,异端渐扇,故大、小二戴,共氏而分门;王、郑两家,同经而异注。爰从晋、宋,逮于周、隋,其传《礼》业者,江左尤盛。其为义疏者,南人有贺循、贺玚、庾蔚、崔灵恩、沈重、范宣、皇甫侃等;北人有徐遵明、李业兴、李宝鼎、侯聪、熊安生等。其见於世者,唯皇、熊二家而已。

意译06:

鉴于离圣人的境界越远,各种偏离正道的假说观点越炽盛,为便于对症下药扶携正念,所以礼学家戴德编撰的《大戴礼记》和礼学家戴圣编撰的《小戴礼记》,虽同为戴家所著,但分属于不同的礼学门派;经学家王萧所著的《礼记王氏注》与经学家郑玄所著的《礼记注》,虽然注解的礼学经典相同,但注释的出发点和角度却迥然而异。从晋朝、宋朝,一直到周朝、隋朝,专门从事《礼记》注释研究的,江东地区(长江以东,大致包括现在的苏南、皖南、浙北、赣东北)尤为盛行。其间为《礼记》释义注疏的,南方有贺循、贺玚、庾蔚、崔灵恩、沈重、范宣、皇甫侃等;北方有徐遵明、李业兴、李宝鼎、侯聪、熊安生等。但其中到现在还一直流传于世的版本,就只剩下皇甫侃、熊安生两家了。

原序07:

熊则违背本经,多易茆[máo]义,犹之楚而北行,马虽疾而去逾远矣。又欲释经文,唯聚难义,犹治丝而棼[fén]之,手虽繁而丝益乱也。皇氏虽章句详正,微稍繁广,又既遵郑氏,乃时乖郑义,此是木落不归其本,狐死不首其丘。此皆二家之弊,未为得也。

意译07:

熊安生版本注释的《礼记》,背经甚远,以假乱真用茅草替换灵芝的地方太多,这就像要去楚国,本应南往却向北行,车马纵然是疾驶之速,无奈因背道而驰却愈行愈远。再就是他注释《礼记》经文,只专注在深奥难懂的含义上,这就像整理乱丝找不到头绪一样,虽然手不停地繁忙,而手中之丝却越理越乱。

皇甫侃版本注释的《礼记》,虽然章节和句读详实无误,但稍嫌繁多而广博。再就是,既然遵循经学家郑玄所著的《礼记注》,但又不能深刻领悟郑玄注释的内涵并与时俱进,这就无法达到木落归本、狐死首丘、落叶归根的注释境界。上述都是皇、熊两家的诟病所在,本注疏将不予采纳。



原序08:

然以熊比皇,皇氏胜矣。虽体例既别,不可因循,今奉敕删理,仍据皇氏以为本,其有不备,以熊氏补焉。必取文证详悉,义理精审,翦其繁芜,撮其机要。恐独见肤浅,不敢自专,谨与中散大夫守国子司业臣朱子奢、国子助教臣李善信、守太学博士臣贾公彦、行太常博士臣柳士宣、魏王东閤祭酒臣范义頵、魏王参军事臣张权等对共量定。

意译08:

然而比较熊、皇二家所注《礼记》,觉得皇氏注本更有胜出。虽然著作的编写格式和组织形式不一样,但愿意因循沿袭其优点。现在我们奉皇帝之命对《礼记》注释加以添删整理,主要以皇氏注本为蓝本,期间若有不完备的,则依据熊氏注本加以补充。整理原则是,文证详悉、义理精审的内容直接取用,繁多芜杂的内容剪删不用,直达经义的重要内容摘聚而用。惟恐一家之言肤浅疏漏,不敢独断专行,一切取用都是抱着谨慎的态度与其他经学专家或礼学泰斗达成一致后共同裁定的,他们是中散大夫守国子司业臣朱子奢、国子助教臣李善信、守太学博士臣贾公彦、行太常博士臣柳士宣、魏王东閤祭酒臣范义頵、魏王参军事臣张权等。



原序09:

至十六年,又奉敕与前修疏人及儒林郎守太学助教云骑尉臣周玄达、儒林郎守四门助教云骑尉臣赵君赞、儒林郎守四门助教云骑尉臣王士雄等,对敕使赵弘智覆更详审,为之《正义》,凡成七十卷。庶能光赞大猷,垂法后进,故叙其意义,列之云尔。

意译09:

到了贞观十六年,又奉圣命与前修疏人,再加上儒林郎守太学助教云骑尉臣周玄达、儒林郎守四门助教云骑尉臣赵君赞、儒林郎守四门助教云骑尉臣王士雄等,大家一起当着敕使赵弘智的面,再次全面详尽地审核,为之定名为《礼记正义》,总共70卷。诚挚希望本《正义》能对国家的宏伟教育规划增光添彩、能对后进学人和后辈给予垂范与引领,特综叙意义如上所述。



说明:

1.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若有不妥,请及时告知以便删除

2.原序作者为我国唐代著名经学家、孔子第31世嫡孙、《礼记正义》奉诏编纂者孔颖达。

3.本次意译特别承蒙青岛市礼仪学会名誉会长杨朝明、副会长刘怀容、副会长兼秘书长孟天运教授的虚怀指正,在本会顾问、本会礼仪文化推广基地领导、本会全体同仁和会员的共同支持和包容下,集结微信短信而成。

4.官职未翻。


    关注 青岛市礼仪学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