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EC】“倡导型公益行动”怎么做?

 

“倡导型公益项目”怎么做?有人说难做,有人说简单。...




“倡导型公益项目”怎么做?有人说难做,有人说简单。纵观这类项目的发展轨迹,不难看出倡导性项目在选择、设计、推广、评估上都有各自的特色,这些特点相似也有区别。

项目选择:

符合社会大背景

社会环境的大背景成为项目选择的初衷,比如以下几项典型案例:

“地球一小时”——

跨入21世纪后,各国能源消耗与能源短缺的矛盾频频出现,而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又严重威胁环境健康,这样的背景下WWF(世界自然基金会)推出“地球一小时”项目: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20:30-21:30,以熄灯的方式来倡导公众爱护环境。



“光盘行动”——

2012年4月19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奢侈的垃圾》的新闻节目,节目中提到“通过计算,中国人一年下来浪费粮食的比重超过2亿亩耕地上种出的食物数量,这相当全国1/10的耕地”。这个数字让发起人大吃一惊,遂有了“光盘行动”的初步设想。



深圳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易国松认为,对于NGO组织从事倡导性公益要有区别。NGO组织分为大、中、小,同样倡导性项目也有分级,对于一般草根组织就应该从小做起,通过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传递性来扩散。他说:“项目选择上一定要跟社会现实需求紧密结合,在这个大的前提下去倡导某种项目,切不要将项目定得过高,过于宏观公众感觉不到响应了倡议项目后的效果。”

项目设计:

门槛低 趣味性强

在WWF看来,公众要想参与“地球一小时”并不难,只用动动手在生活中注意关灯节能就算是参与,但更多的时候WWF认为应该将这种行动变成习惯,而在每年举办地球一小时的同时都会有着不同类别的造势活动。

倡导性的公益项目就应该让参与者简单明了,有一定趣味性,不用太多外部包装和铺垫。项目还应该符合社会需要的长期性,倡议者也应该长期坚持自我的倡议目标。门槛不高、务实些的项目,更容易坚持。“比如,倡导少吸烟、节约食物、经常锻炼等,这些倡导公众都很容易就参与进来。”

项目渠道:

新媒体首当其冲

国内著名公益人邓飞先生发起的“免费午餐”和“大病医保”等项目发起后,也是由新浪微博等新媒体作为主导,进而引发大范围响应。而WWF的“地球熄灯一小时”在每年也是很多网站力推的活动。



“光盘行动”的发起人徐志军说:“倡导就希望更多人的知晓,首先就应该让你的目标群体能够知道,再谈相应参与、响应,所以推广方式和渠道就很重要,微博、微信既能够保障信息传播的速度,还能够将信息整理得耐看、惹眼,这不就更能抓住公众眼球了么?这比去印制传单散发和街头宣传要快、准、狠。”

项目评估:

更多是一种象征意义

对于一个倡导型公益项目的评估并不像其他项目评估那样容易。它的阶段性评估更多是一种象征意义,并不具备一个恒定参考数值。




    关注 ILEC绿风车公益行动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